河南在古代是什麼國

2021-03-05 15:36:25 字數 4975 閱讀 9510

1樓:二鍋頭就是二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

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佔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

擴充套件資料

河南在戰國時期,還真是個比較迷糊的地方,因為七雄裡面,基本除了燕國和齊國以外,個個都能和它連上點關係。

經過春秋一輪的淘汰賽,河南眾多古國成為了歷史,反而壯大了活下來的諸侯國實力。到了戰國時代,河南主要有魏、韓、鄭、衛、宋、楚等國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從三家分晉開始,戰國時代來臨。晉國在河南的領土被魏國、韓國繼承。楚國在戰國時代採取北上東擴的政策,河南成為其必須佔領的目標。

齊國、趙國、秦國先後爭霸,主戰場也定在了河南地區。鄭國、宋國、衛國等小國苟延殘喘,惶惶不可終日,終究迎接它最後的滅亡。

河南在戰國初期,分別為楚國和晉國佔領了南部和北部地區,鄭國也擁有一小片地區。後來三家分晉,楚國仍然佔據河南南陽一帶,原來的晉國在河南的地區主要被韓國和魏國瓜分,韓國主要佔領了中部地區,魏國則佔領了河南的北部東部和東南部,對韓國成夾擊之勢。

而當時的戰國七雄之中,屬韓國實力最弱,也屬韓國地理位置最為重要。因為當時韓國佔據著河南的中心地帶,也是七國的相交地帶,哪個國家佔領了這一地區,誰就有了地利上的優勢,進可攻退可首,所以韓國和當時已經小地不能再小的鄭國成了列國攻伐的物件。

後來韓國滅了鄭國,完全佔領了河南的中部地區,也成為戰國一霸,但終究逃脫不了,被秦滅亡的下場,公元前230,秦滅韓,河南之地,正式併入秦國國土。

2樓:風中一縷薰

不是,河南在古代稱洛陽,為周、東漢、西晉等國首都。被稱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鄭州新鄭也用龍作為新部落族的圖騰,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就因此而來。

而魯國為周朝的諸侯國,今山東魯南、魯中地區。首封國君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其統治核心區大都位於今山東省濟寧市境內,亦包括泰安南部寧陽,菏澤東部單縣、鄆城,臨沂平邑等市縣。

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

3樓:魔法森林小主

河南在古代自西周開始便成為各王朝建都

之地:西周,周成王營建都城成周洛邑。

東周,定都洛邑(今洛陽)。

春秋戰國時期,宋國、陳國、衛國、管國、鄭國、許國、應國、蔡國、魏國、韓國等諸侯國都城在河南境內。

東漢,劉秀定都洛陽。

東漢末期,遷都許昌。

曹魏,曹操定都洛陽,末期遷都許昌。

西晉,司馬炎定都洛陽。

北魏統一後,孝文帝遷都洛陽。

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均定都安陽。

隋朝,以洛陽為東都,在河南設立河南郡、滎陽郡、陳留郡、樑郡等郡。

唐朝,以洛陽為東都,期間數度遷都洛陽,在河南境內設立都畿道和河南道。

武周,武則天定都洛陽,改洛陽為神都。

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定都於開封、洛陽。

北宋定都開封,以開封府(今開封)為東京、以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以應天府(今商丘)為南京。

南宋,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繼承了宋朝皇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金朝貞祐二年(2023年),遷都開封,末期遷都商丘。宋、金劃淮河而治之後,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區屬南宋。

元朝,在河南境內設定河南江北行省,開封為省會。

明朝,河南省下轄8個府和1個直隸州。

清朝,基本沿襲了明朝區劃。

擴充套件資料

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被描述為人牽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姓氏的主要發源地,在中國300個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按照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國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之根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內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

春秋戰國時期,河南是「百家爭鳴」的主陣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主流思想均發源於河南。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陽一帶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在安陽湯陰羑里城的監獄裡寫下了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易經》。

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陽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內的各諸侯國講學論道,傳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縱橫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於河南。

4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春秋戰國時期,宋

國、陳國、衛國、管國、鄭國、許國、應國、蔡國、魏國、韓國等諸侯國都城在河南境內。

東漢,劉秀定都洛陽。

東漢末期,遷都許昌。

曹魏,曹操定都洛陽,末期遷都許昌。

西晉,司馬炎定都洛陽。

北魏統一後,孝文帝遷都洛陽。

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均定都安陽。

隋朝,以洛陽為東都,在河南設立河南郡、滎陽郡、陳留郡、樑郡等郡。

唐朝,以洛陽為東都,期間數度遷都洛陽,在河南境內設立都畿道和河南道。

武周,武則天定都洛陽,改洛陽為神都。

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定都於開封、洛陽。

北宋定都開封,以開封府(今開封)為東京、以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以應天府(今商丘)為南京。

南宋,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繼承了宋朝皇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金朝貞祐二年(2023年),遷都開封,末期遷都商丘。宋、金劃淮河而治之後,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區屬南宋。

元朝,在河南境內設定河南江北行省,開封為省會。

明朝,河南省下轄8個府和1個直隸州。

清朝,基本沿襲了明朝區劃。

河南,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

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從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四個及商丘、南陽、許昌、濮陽等古都。

5樓:匿名使用者

河南省地處中原,又大多為黃土地,在春秋戰國之前分封了許多國家,主要的有:1、周朝王室屬地,又稱王畿,都城在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市,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洛陽市管轄範圍;2、虢國,分為兩個,一個叫做西虢國,都城在上陽,也就是今天的三門峽市,管轄範圍相當於今天的三門峽市,後來西虢國被晉國所滅,這裡成為晉國屬地;東虢國,在今滎陽市以東,都城不詳,管轄範圍相當於鄭州市西部地區,春秋初期被鄭國所滅;兩個虢國的開國國君都是周文王的兄弟,姬姓,是周朝的同姓封國,且為最高爵位公爵;3、焦國,都城焦,在今三門峽市陝縣西十里鋪一帶,轄境也相當於今三門峽市範圍,周朝東遷之後被西虢國逼迫遷走,焦國為神農氏後人,姜姓,屬外姓諸侯;4、蘇國也稱溫國,都城溫,也就是今天的焦作市溫縣,轄境相當於今焦作市北、東、部地區,蘇國在春秋中期被狄人所滅,土地併入王畿之內,後來被周襄王封給了晉國;4、原國,都城原,在今濟源市城西,轄境相當於今濟源市北部地區,原國姓氏不詳,也應當屬於異姓國,東周周襄王時期原國的土地被周襄王封給了晉國;5、共國,都城共,在今天輝縣市,《竹書紀年》記載共國的國君共伯就是西周共和行政時期代行天子職務的人,共國應是周朝同姓諸侯國,春秋初期共國被鄭國吞併;7、衛國,都城朝歌,即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縣城朝歌鎮,轄境相當於今安陽市、鶴壁市、濮陽市全境,新鄉市大部,開封市大部,衛國的開國國君康叔是周武王的弟弟,又是王室的司寇,國土面積是最大的;8、鄶國,都城在鄶,在今河南省密縣曲樑鄉大樊莊一帶,鄶國為妘姓古國,是祝融氏後代,為異姓諸侯國,春秋初期被鄭國所滅;9、鄭國,都城新鄭,即今鄭州市所轄新鄭市,轄境相當於今天鄭州市全境、開封市大部、許昌市一部、平頂山市北部、駐馬店市北部。鄭國是在西周末年從鎬京附近遷到這裡的,開國國君是周宣王的弟弟友,屬周王室同姓諸侯國;10、陳國,都城淮陽,即今周口市淮陽縣,轄境相當於周口市北部、開封市南部地區,陳國為媯姓,是舜帝的後代,為異姓諸侯國;11、宋國,都城亳,即今商丘市睢陽區,宋國為子姓,是商朝後人所封的諸侯國,是異姓諸侯國,轄境相當於今商丘市全境,周口市部分地區,開封市東部,濮陽市南部,以及山東、安徽的部分地區,宋國與衛國一樣都是在「三監之亂」後由周成王所封;12、蔡國,都城上蔡、春秋之後遷到新蔡,轄境相當於駐馬店市大部、周口市一部、漯河市一部、信陽市北部,開國國君蔡叔度是周武王的弟弟,參加「三監之亂」被周公流放,國家一度被廢,歷史上延續的蔡國是蔡叔度的兒子受封的,為周王室同姓諸侯國;13、息國,都城息,即今信陽市息縣,國君息侯也是周武王的弟弟之一,為周朝同姓諸侯國,轄境相當於息縣一帶淮河上游肥沃地區;14、申國,都城宛,即今南陽市北,轄境相當於今南陽市,申國是四嶽後人,姜姓,為異姓諸侯國。

15、許國,四嶽後人,都於許,即今許昌市一帶,為異姓諸侯國;16、杞國,都於杞,即今杞縣一帶,齊桓公稱霸時被遷到山東境內,是個異姓小國,為夏朝後裔。除了上述十六國,春秋時期在周口市境內的還有頓國、沈國,在信陽市與漯河市交界的地方還有英國,在信陽市境內的還有黃國、江國、賴國,在南陽市境內的還有鄧國、呂國、唐國、廖國;在河內也就是今焦作市一帶的還有樊國、檀國、孟國;在王畿附近的還有伊洛之戎、蠻氏戎人;在太行山、王屋山、中條山東路一帶還有翟國、長狄、赤狄活動。春秋中期之後,晉國佔領了河內,即今焦作市、濟源市一帶,後來又佔領了衛國的東陽,即安陽、新鄉、鶴壁,衛國只剩下今濮陽一帶地方了;楚國先後佔領了方城山以南地區,後來又北侵擁有了駐馬店、平頂山市大部,信陽市全部,漯河市大部。

戰國時期,在河南的國家有魏國,佔據著開封、商丘、新鄉大部分地區;韓國佔據著焦作、濟源、鄭州大部分地區;趙國佔據著安陽、鶴壁大部分地區;楚國,佔據著南陽、信陽、駐馬店、平頂山、周口、漯河大部分地區;秦國佔據著今洛陽大部、三門峽全部地區;鄭國僥倖存在了一段時間後來滅亡了,衛國直到秦二世胡亥時才被滅亡。逐鹿中原,河南人民在歷史上遭受了無數次戰爭,生靈塗炭。尤其是春秋時的鄭國處在晉楚兩霸之間,受的苦難更多。

婉在古代是什麼意思,且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形 婉轉 委婉。左傳 成公十四年 春秋 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譯文 春秋 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 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能夠編寫?引 順從 溫順。史記 佞幸傳 此兩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貴...

在古代「赤足」是什麼意思,在古代「赤足」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有三個意思,其中最早出自 山海經.北山經 1 紅色的腳。山海經 北山經 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初刻拍案驚奇 卷三 這首詩所言 蝍蛆 是甚麼?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 百腳 2 光腳,不著鞋襪。唐 韓愈 山石 詩 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清 袁枚 消夏雜詠 科頭赤足徜徉過...

農曆520在古代是什麼日子,520在古代是什麼日子

在古代,沒有520是什麼日子的記載。520起源於現代網路,是網路情人節。中國真正的傳統情人節是上元節。也就是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在宋代以前,各朝都實施宵禁,即晚上不得外出。但各方都有對上元節的需求,故而晚上解禁的上元節,辦的越來越盛大,夜晚難得外出的百姓有了夜遊 觀燈 交友的機會。帝京景物略燈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