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璽是什麼來歷,最後又是在誰手上

2021-05-19 21:29:11 字數 6099 閱讀 6911

1樓:匿名使用者

傳國玉璽:簡稱「傳國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歷代欲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兩千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嘆息。

中文名傳國玉璽

外文名chuan guo yu xi

別稱傳國璽

玉璽印文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

材料和氏璧

製作者李斯(有待考證)

現藏故宮博物院(乾隆鑑定為假)

2樓:赤冢真人

傳說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山中看到鳳凰立在一塊石頭上,他就知道這塊石頭一定不凡,因為鳳凰非梧桐不落。他抱著石頭向獻給楚王,可是楚王請來的玉工認定這是塊頑石,於是楚王大怒,砍掉卞和一條腿把他趕出去了。老楚王死後新楚王即位,卞和又去獻玉,玉工仍說是頑石,結果卞和又被砍掉一條腿,被趕了出來。

等楚莊王即位後,卞和帶著石頭在王宮外大哭,楚莊王派人把他招來,命玉工剖開石頭,發現美玉,於是加工成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戰國時和氏璧輾轉到了趙國,完璧歸趙的故事就不多說了。

秦統一後,秦始皇得到了和氏璧,名人刻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作為傳國玉璽。劉邦攻入咸陽,傳國玉璽被劉邦獲得,又獻給項羽。項羽失敗後,傳國玉璽重新回到劉邦手裡,繼續作為國印使用。

王莽篡政後,向他親姑姑王太皇太后索要傳國玉璽,太皇太后大怒將傳國玉璽扔到地上,磕掉一個角,被王莽用**補上。

此後歷朝歷代仍將傳國玉璽作為國印使用。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石敬瑭造反,滅亡後唐建立後晉。而傳國玉璽在這段時間徹底消失,應該是由當時的宮人帶出了皇宮,最後不知所蹤。

傳國玉璽的由來

3樓:淚

由來:和氏璧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說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然而經玉工辨認,璞被判定為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為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

」卞和感嘆道:「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啊!」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為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就是後世傳說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遊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50餘年後,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鑑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趙王懾於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簡介:「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刻。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此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

4樓:百度使用者

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

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

「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

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

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

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5樓:衡蛋疼有多疼

戰國時期,楚人卞和見鳳凰棲於一石上,知其必是寶,便獻於楚惠王,楚惠王不識寶,趕走卞和並斬去雙腿以示懲罰. 楚惠王的兒子楚昭王即位後卞和又去獻寶,楚昭王命人鑿開,發現寶玉.於是重賞卞和並把寶玉築成玉璽代代相傳.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定為皇帝專用璽.相傳秦始皇第二次出巡時遇上風浪,始皇將玉璽拋入江中,風浪即止.第五次出巡時有土人得到玉璽獻於始皇.

秦滅亡時,始皇長孫子嬰殺掉趙高,將玉璽獻於攻下關中的義軍首領漢王劉邦. 西漢末年,皇太后用玉璽砸叛亂的王莽,而蹦一角.平定叛亂後,漢光武帝劉秀命人用**鑲器其上,美名曰"金鑲玉" 東漢靈帝十,十常侍作亂,玉溪失蹤.

後董卓專權,誅董卓後諸侯孫堅在皇宮一枯井內找到玉璽. 三國時期玉璽展轉到了曹操手中,至此一直傳到隋朝煬帝楊廣手中.可惜楊廣被禁衛宇文化及殺死後,玉璽失蹤,從此再也沒有露過面.

後來的皇帝都仿照玉璽製作自己的專用御章.

傳國玉璽最後丟在了誰的手裡

6樓:倪微微

1、在歷代王朝使用的璽印中, 秦代以「 和氏璧」 製成的御璽最為名貴, 代代相傳, 被奉為天命的象徵, 稱之為「 傳國璽」 。璽本來是印的統稱, 從秦代開始專指皇帝的印。它在流傳0r 0 多年後, 神祕地失蹤了, 而有關它的傳說也無不充滿著神祕的色彩。

2、說起傳國璽就要提到和氏璧。春秋時代的楚國有個採石的人叫卞和, 一天他在荊山採到一塊玉石, 把它獻給楚厲王。但是玉工沒有識別出來, 認為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於是厲王大怒, 認為卞和在戲弄自己, 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楚武王即位, 卞和又去獻寶, 仍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 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後來, 武王的兒子文王做了國君, 卞和還想去獻寶, 可他失去雙腳無法行走, 抱玉大哭, 哭寶玉不被人識。

楚文王聽說了這件事, 派人接來卞和, 讓玉工進行打磨, 果然得到一塊潔白無瑕、光潤晶瑩的寶玉, 更神奇的是「 側而視之色碧, 正而視之色白」 。因為是卞和所獻, 便取名「 和氏璧」 。

3、威王時, 相國昭陽滅越有功, 王以此和氏璧賜之。旋昭陽在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 是時有人大呼: 「 淵中有大魚!

」眾人乃離室臨淵觀之, 回席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當時疑為門人張儀所竊, 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 懷恨在心, 便一氣之下, 離楚入魏, 再人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 巧), 拜為秦相, 乃遊說諸國聯秦背齊, 復以使節身份人楚, 瓦解齊楚聯盟。

後拘懷王, 克鄭都, 盡取楚漢中之地, 終於得報此仇後此璧為趙國太監纓賢所得, 旋被趙惠文王據為己有。

4、秦昭襄王獲悉和氏璧在趙國, 假意用秦國15座城來交換, 並派軍隊來威脅, 實際上逼迫趙國交出和氏璧。當時秦強趙弱, 趙惠文王無奈,遂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臨危不懼, 不辱使命, 設計「 完璧歸趙」 , 秦昭襄王的陰謀未能得逞。

但61 年後, 秦滅趙, 和氏璧終成秦王的囊中之物。

5、秦王政統一中國, 稱始皇帝, 改定製度。選用和氏璧, 命廷尉李斯製作皇帝御璽, 璽文「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 八字, 由李斯篆書。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 雕琢為璽。

秦始皇想讓這塊玉璽也代代相傳, 因此稱為「 傳國璽」 。

6、公元前21 9 年, 秦始皇乘龍舟行至洞庭湖口,風浪驟起, 龍舟將傾, 秦始皇忙將傳國璽拋人湖中, 祈求神靈鎮遏風浪。

7、8 年後, 使臣從關東來, 夜過華陰平舒道, 突然有人持璧攔住使臣說: 「 為吾遺池君,今年祖龍死。」 使臣愕然不解, 再欲詳問,那人放下玉璽璧便不見了, 傳國璽由此失而復得。

其事真假難辨。

8、公元前207 年10 月, 劉邦率軍至濡上, 秦王子嬰捧璽跪於咸陽道上, 秦滅亡, 傳國璽歸漢王劉邦所有。

9、西漢末年, 王莽篡權。當時因小皇帝劉嬰年幼, 傳國璽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讓弟弟到長樂宮去要玉璽, 皇太后氣憤地把傳國璽使勁摔到地上, 罵道:

得這塊亡國璽, 看你兄弟有什麼好下場! 傳國璽被摔缺了一角, 後來王莽用**鑲補, 但無濟於事, 還是留下了缺痕。王莽被殺, 璽為校尉公賓所得, 獻給綠林軍將領李鬆。

又由李鬆派人送給尚在南陽的更始帝劉雲。劉云為赤眉軍所擄後, 傳國璽落人赤眉軍擁立為帝的劉盆子手中。後來隨著劉盆子的投降, 傳國璽為東漢光武帝劉秀所得。

10、東漢末年, 外戚何進謀誅宦官不成, 反為宦官所害。何進部下袁紹領兵人宮誅殺宦官, 宮中大亂, 漢少帝夜出北宮避難, 倉促間未帶傳國璽, 返宮後傳國璽查無下落。隨後發生董卓之亂, 少帝被殺。

董卓擁立漢獻帝劉協, 並強迫遷都長安。關東各地軍閥紛紛起兵討伐董卓。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

某日辰時, 兵士在城南甄宮中一井中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 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孫堅獲璽之後, 心生異念, 但不久與江夏太守黃祖作戰身死。孫堅之妻吳氏扶停歸裡,揚州刺史袁術拘留吳氏, 強取傳國璽。

11、其後, 袁術稱帝不成, 憂鬱而亡, 廣陵太守徐戮又從袁術之妻手中奪璽, 獻於曹操, 由曹操轉交漢獻帝。漢獻帝延康元年, 獻帝被迫「 禪讓」 , 曹巫建魏, 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 大魏受漢傳國璽」 , 以證其非「 篡漢」 也, 實乃欲蓋彌彰。

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 2 65 ), 司馬炎依樣而行,稱晉武帝, 改元泰始, 傳國璽歸晉。晉永嘉五年( 311), 前趙劉聰俘晉懷帝司馬熾, 璽歸前趙。十九年後, 後趙石勒滅前趙, 得璽。

更別出心裁, 於右側加刻「 天命石氏」 。

12、東晉初年, 從北方逃到南方的皇帝, 沒有「 傳國璽」 , 被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譏為「 白板天子」 。又二十年, 璽傳冉魏, 後冉魏求乞東晉軍救援, 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 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 今南京), 由此, 傳國璽乃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傳國璽歸東晉後, 經南朝朱、齊、樑、陳四朝,公元58 9 年, 陳朝滅亡, 為隋朝所有。

大業十四年( 61 8 )3 月, 隋場帝楊廣被殺於江都( 今揚州), 隋亡, 隋場帝皇后蕭氏與其孫楊正道攜帶傳國璽逃往突厥。

13、唐初, 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 乃刻數方「 受命寶」 、「 定命寶」 等玉「 璽」 , 聊以**。貞觀四年( 63 0), 李靖率軍討伐突厥, 同年, 蕭後與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歸中原。蕭後說「 此乃傳國玉璽。

太宗即位, 天下歸心, 理應物歸正主。」 太宗一聽說是傳國玉璽, 忙接過匣子, 但見匣內放有一塊方圓四寸, 龍璃虎鈕的玉璽, 以**鑲補缺角, 並有篆文,曰「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 。太宗取在手中, 激動的手微微顫動, 寶璽玉色正青, 以龍叫鳥魚文, 正是秦始皇傳下來的帝王受命之符。

14、唐末, 天下大亂, 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 9 07 ),朱全忠廢唐哀帝, 奪傳國璽, 建後梁。十六年後, 李存易滅後梁, 建後唐, 傳國璽轉歸後唐。

又十三年後, 石敬塘引契丹軍至洛陽, 末帝李從坷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 傳國璽就此失蹤。

傳國玉璽銘文是什麼字型秦朝的傳國玉璽上的八個字是什麼字型

傳國璽又稱傳國玉璽 傳國寶,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的玉璽,為秦始皇所作,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李斯所寫篆文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傳國璽貫穿中國歷史長達1500多年,忽隱忽現,秦以後歷代帝王爭以得璽為符應。確為天下所共傳寶,國之重器。說起傳國璽就要提到和氏璧。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給厲...

歷史上最著名的夫妻書信是什麼,歷史上有哪些著名書信

報任安書 全文淋漓盡致的將太史公司馬遷的感情宣洩出來,受了多大的委屈,遭了多少事,自己的心裡所思所想,受了極刑之後用盡了多大的毅力忍辱負重,只為了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情侶有哪些?梁山伯與祝英臺 羅蜜歐與朱莉葉 梁山伯與祝英臺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山伯與祝英臺,羅...

歷史上著名的槍有哪些,歷史上有哪些著名武器?

涯角槍 三國演義 中蜀國五虎將之一趙雲使用的長槍,取 海角天涯無對 之意。丈八蛇槍 丈八蛇矛 三國演義 中蜀國五虎將之一張飛使用的槍矛,又稱 丈八點剛矛 槍頭彎曲有若盤蛇。張飛以此槍在敵陣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與關羽的 青龍偃月刀 先後成名,被譽為三國第一槍。暴雨梨花白杆槍 使用者明末著名女將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