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是什麼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是什麼啊

2021-03-06 20:15:45 字數 6244 閱讀 7607

1樓:不笨也要先飛

1《悔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慎哉?」

2《禮記·學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註釋】 ①第2節選自《學禮》。②君:這裡的意思是統治。(3)兌(yue)命:《古文尚書》中的篇名,也作《說命》。④念終:始終想著。

【譯文】 玉石不經過琢磨,就不能用來做器物。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眾,都把教育當作首要的事情。

《尚書.說命》中說:「自始自終想著學習。

」大概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

3《韓詩外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行。

【註釋】行:品德,品行和修養,自己所成的成就

【譯文】玉不加工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不學習,就不能使品德有所成就。

翻譯: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製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東西,它固然有好的好本質,即使不琢磨製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會受到損傷。

人的本性,會因為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改變。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會從品德高尚的君子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2樓:柴半段幹珠星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人不學,不知義。

拼音:yù

bùzhuó

bùchéng

qì釋義:

琢:雕,刻。玉石不經過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經歷磨難,就會難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另有其他含義。

原文出處:

《三字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註釋】義:義理、道理。一塊沒有經過雕琢過的玉石,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一個人若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懂得知識和道理。

3樓:呂莎司水之

出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出自《三字經》:人不學,不知義

4樓:襲從談葳

《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意思是: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玉不琢不成器 下一句是什麼啊??

5樓:陰謀論

出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出自《三字經》:人不學,不知義

6樓:朱嘉懿葛穎

1和2兩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出自《三字經》

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出自《禮記.學記》。

7樓:顧專戢曜燦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8樓:改懷騎凡巧

人不學,不知道。(我資料書上的,沒問題)

9樓:說魁黨冰

木不雕不成材(我亂猜的)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出自《三字經》

天資豐厚的美玉,也要雕琢後方可成器具。人要經過後天的培養,才能懂得學會做人的道義。強調後天的教育和實踐的必要性,是成才所必須的。即使天分再好,也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1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三字經》

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

一、明代黃佐《廣州人物傳》十,明末諸生屈大均《廣東新語》十一,清代惲敬《大雲山房記》二,都以為作者應是宋末區適子;

二、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注:「《三字經》,南海黎貞撰。」據此以為《三字經》為明代黎貞撰;

三、或者又有區適子所撰,黎貞增廣之說;

四、世傳王應麟撰,王應麟(1223—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學紺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麟),因取文熟復焉,而嘆其要而該也。

」清代賀興思《〈三字經〉註解備要敘》:「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矇者,鹹恭若球刀。」都明確認為《三字經》是王應麟所撰。

一般來說,《三字經》作者應為王應麟。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啟示: 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譯文】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12樓:今後自己做老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13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出自《三字經》:人不學,不知義

14樓:匿名使用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15樓:百度使用者

1.出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出自《三字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意義」

16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意思是: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麼?

17樓:阿杰9號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人不學,不知義。

拼音: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釋義:琢:雕,刻。玉石不經過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經歷磨難,就會難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另有其他含義。

原文出處:

《三字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註釋】義:義理、道理。一塊沒有經過雕琢過的玉石,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一個人若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懂得知識和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的下一句是什麼?希望大家可以接下去

18樓:帥氣的小宇宙

下一句是: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原句出自於漢代鄭玄的《禮記》。

《禮記》原文: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意。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白話譯文:

說話和考慮問題合乎法度,招求一些賢良人士輔佐自己,那就足可以有小的聲譽,但還不足以勝任統帥軍隊的將領。禮賢於德行賢良的人,親近於才藝廣遠的人,就足以勝任統帥軍隊的將領,但還不足以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處於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這一定要通過學習呀!

玉石不經過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不會明白儒家至道。所以古代的三王,建立國家,統治人民,要把興辦教育作為首要任務。《尚書·兌命》篇中說:

「由始至終要經常想著學習先王正典」,這就是它所要表達的意思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下一句是什麼?

19樓:匿名使用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解釋: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出處】: 《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原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

玉璧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

「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玉石不經過琢磨,就不能用來做器物。比喻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眾,都把教育當作首要的事情。

《說命》中說:「自始自終想著學習。」大概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

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會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導別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學業的不足,這樣以後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這樣以後才能自我勉勵。

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說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大概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吧。

20樓:鑫鑫紫

《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出自《三字經》. (此為南宋以後的事了)

21樓:匿名使用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出自《三字經》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出自《禮記.學記》。

22樓:匿名使用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23樓:清於藍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出自《禮記.學記》。

意思是:

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精美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不可能懂得該懂得的道理(這裡的「知道」不是一個詞,「知」是知曉,「道」是道理的意思)。

24樓:☆☆想飛

《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5樓:囡囡

不知義。不過兩個版本意思差不多,應該都可以

26樓:飛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27樓:笑傲江湖

不知道,這個「道」字是道理的意思,並不是「不知道」那個意思,不要搞混了

28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義「不知義」是原版

「不知道」是白話,通俗語

29樓:佛寶的妖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30樓:閎廣稱景天

1、玉琢器知義

2、玉琢器知道

3、玉琢器知禮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麼

31樓:妙酒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出自《三字經》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上角「採納答案

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

32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譯文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製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恆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墨製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

(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解釋〗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道:道理 常德:

固有的特點,本性。 害:妨礙;影響 念:

思考【意思】

一塊美玉如果不經過精雕細琢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精緻的玉器,人如果不認真學習,就永遠不會懂得許多知識和道理。

出處  《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33樓:高天流雲自瀟灑

1《悔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2《禮記·學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34樓:小飛俠

《悔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35樓:束典山凌寒

人不學,不知道

或者人不學,不知義

36樓:韶宸五忻

1和2兩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出自《三字經》

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出自《禮記.學記》。

37樓:鄒炫韶凱澤

我保證是人不學;不知義。《三字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的意思

啟示du 一個人的成zhi 才之路如同雕dao刻玉器一樣,玉在內沒有 容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譯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的意思是 玉石不經過琢磨,就不能回用來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知下來是什麼?不知禮還是不知道

最早見於 禮記.學記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不成才。後見於北宋歐陽修集 筆說 計十九條 誨學說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付奕。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道 ...

我姓徐,下一句是什麼,下一句是什麼

我姓徐 願許你一生 擴充套件資料 徐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為徐姓始祖。徐姓 在宋版 百家姓 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按人口排序,徐姓 在中國大陸列第十一位 在中國臺灣列第二十位 大陸人口近20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 1.43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