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沒有黃角兄弟這個人物歷史上有沒有黃角兄弟這個人物

2021-05-21 19:16:03 字數 6011 閱讀 8389

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聽說。

但有張角兄弟,即張角、張寶和張樑。

張角(?-184),鉅鹿(治今河北平鄉)人。中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太平道的創始人。

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傳《太平清領書》(即《太平經》),遂以宗教救世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觀念和社會政治思想,組織群眾,約於靈帝建寧(168-172)初傳道。中平元年(184),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率領群眾發動起義,史稱「黃巾起義」。不久張角病死,起義軍也很快被漢朝所鎮壓。

2樓:秋風霓裳

沒有。《西遊記》中倒是出現過一個**黃極黃角大仙。

據考 ,黃角大仙的原型極有可能是太平道的創始人張角(?——184),鉅鹿(今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人,中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

張角早年信奉黃老學說,對在漢代十分流行的讖緯之學也深有研究,對民間醫術 、巫術也很熟悉。漢靈帝建寧年間,疫病流行。張角於是帶著他的兩個弟弟,張樑和張寶,前往災情特別嚴重的冀州一帶,借治病為名,進而開始傳教活動。

到漢靈帝熹平年間,張角在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吸收徒眾的基礎上,創立了太平道。不久之後,太平道信徒發展到了幾十萬人,張角把他們編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

六、七千人。張角號召農民起來推翻東漢政權,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將起義日期確定為漢靈帝中平初年(公元184年,甲子年),並積極謀劃起義,在叛徒反叛後,張角提前發動起義。起義爆發後,身為太平道首領的張角在冀州領導黃巾軍主力作戰,沒有為其他軍團作調控,直到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病死於冀州。

3樓:q船長丶丶

……我知道張角、、、、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貂蟬這個人物

4樓:小肥仔

關於貂蟬其人其事,在正史中並無任何記載。「貂

蟬」古語中是指古代達官貴人帽子上的裝飾物,後又指達官貴人。

但是在《三國演義》問世以後,貂蟬便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此可見,貂蟬這個人物是**家杜撰出來的。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形象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後其身世後心生一計,設家宴款待太師董卓,讓貂蟬與董卓見面。王允又設宴招待呂布赴會,讓他與原配妻子相會,並承諾改日讓他們正式團聚。

之後王允便送貂蟬到董卓家,董卓誤以為是王獻給自己的厚禮,喜出望外,當晚便共赴雲雨之好。呂布得知董卓的行為後,勃然大怒,提劍入堂殺害醉倒的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則是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

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恰巧為王允瞧見。於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係。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配給呂布,再明著把貂蟬獻給董卓做妾。貂蟬嫁給董卓之後對呂布曖昧送情,周旋於父子二人之間。

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望貂蟬,貂蟬和呂布相約來到鳳儀亭相會。貂蟬假意對呂布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

正巧被董卓回府撞見,發怒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從而留下一個「呂布戲貂蟬」的千古傳說。

在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呂布被曹操軍隊圍困,貂嬋不願丈夫單獨突圍,矢言要與他「生則同居,死則同穴,至死不分離。」呂布深受感動,放棄陳宮妙計,每日只與貂蟬作樂,置前線的戰事於不顧。最後被擒殺。

5樓:林夏勤緞

正史上沒有貂蟬其人的記載

貂蟬的事蹟,按照《三國演義》的「演義」,涉及到王允、呂布、董卓三人,我們為了證明問題,不妨來個順藤摸瓜。

先看《後漢書•王允傳》:

允見卓禍毒方深,**已兆,密與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公業等謀共誅之。乃上護羌校尉楊瓚行左將軍事,執金吾士孫瑞為南陽太守,並將兵出武關道。以討袁術為名,實欲徵卓而後拔天子還洛陽。

卓疑而留之。允乃引瑞為僕射,瓚為尚書。二年,卓還長安,錄入關之功,封允為溫侯,食邑五千戶。

固讓不受。士孫瑞說允曰:「夫執謙守約,存乎其時,公與董太師並位俱封,而獨崇高節,豈和光之道耶?

」允納其言,乃受二千戶。三年春,連雨六十餘日,允與士孫瑞、楊瓚登臺請霽復結前謀。瑞曰:

「自歲末以來,太陽不照,霖雨積時,月犯執法,慧孛仍見,晝陰夜陽,霧氣交侵,此期應促,盡內發者勝,機不可後。公其圖之!」允然其言,乃潛結卓將呂布,使為內應。

會卓入賀,呂布因刺殺之。語在《卓傳》。

從這段記載中,看不到一點貂蟬的影子。也沒有貂蟬與呂布、董卓二人「三角戀」的任何記載。

我們再來看看《後漢書•董卓傳》:

越騎校尉汝南伍孚忿卓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懷佩刀以見卓。孚語畢辭去,卓起送至閣,以手撫其背,孚因出刀刺之,不中。

卓自奮得免。急呼左右執殺之,而大詬曰:「虜欲反耶?

」孚大言曰:「恨不得磔裂肝賊於都市,以謝天地!」言未畢而斃。

時王允與呂布及僕射士孫瑞謀誅卓。有人書「呂」字於布上,負而行於市,歌曰:「布乎!

」有告卓者,卓不悟。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會未央殿。卓朝服升車,既而馬驚墮泥,還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從,遂行。

乃陳兵夾道,自壘及宮,左步右騎,屯衛周密。令呂布等捍衛前後。王允乃與士孫瑞密表其事。

使瑞自書詔以授布,令騎都尉李肅與布同心勇士十餘人偽著衛士服,於北掖門內以待卓。卓將至,馬驚不行,怪懼欲還。呂布勸令進,遂入門。

肅以戟刺之,重甲不入,傷臂墮車,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布曰:

「有詔討賊臣!」卓大罵曰:「庸狗,敢如是邪?

」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

這段記載中同樣沒有「貂蟬」。

這也沒有貂蟬,那也沒有貂蟬,那麼貂蟬是怎樣「冒」出來的呢?

「貂蟬」所由何來

中國古代一些有名的美人,其事蹟雖然被「演義」得有些出神入化,但畢竟還是有真人作基礎,如西施、王昭君等,莫不如此。

貂蟬其人,作為《三國演義》中塑造的一個重要人物,其事蹟純屬子虛,這已成定論,其人有無所本呢?

《後漢書•呂布傳》有這樣一段話:

董卓誘布殺(丁)原,而並其兵。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

卓自知凶恣,每懷猜畏,行止常以布自衛。(布)嘗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顧謝,卓意亦解。布由是陰怨於卓。

卓又使布守中閣,而(布)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見司徒王允,自陳卓幾見殺之狀。時允與尚書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因以告布,使為內應。

布曰:「如父子何?」允曰:

「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擲戟之時,豈有父子情耶?」布遂許之,乃於門刺殺卓。

事已見《卓傳》。

6樓:百度使用者

人們一提到貂蟬,就會聯想起《三國演義》裡面那位捨身報國的可敬女子,她為了挽救天下黎民,為了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統治,受王允所託,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年華,成功的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挑動呂布殺死董卓,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著名的京劇《鳳儀亭》選段敘述的就是這段故事。千百年來,人們為了紀念貂蟬,將她與西施、王昭君、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傳說她們分別具有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並圍繞她們了無數悽美動人的故事。最終,西施與范蠡歸隱西湖,老有所終;王昭君出塞,為睦鄰邦客死他鄉,內蒙草原上至今「青冢」猶存;楊貴妃因兵變被唐明皇賜死於馬嵬坡,歸宿問題在史書上亦有根據。除貂蟬之外的三大美人都芳魂雖歸,青冢猶存,惟獨貂蟬生死兩茫茫,一縷香魂不知歸附於何處。

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貂蟬這個人呢?答案是否定的。關於貂蟬其人其事,在正史中並無任何記載。

「貂蟬」古語中是指古代達官貴人帽子上的裝飾物,後又指達官貴人。但是在《三國演義》問世以後,貂蟬便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此可見,貂蟬這個人物是**家杜撰出來的。

在仔細研讀《三國志》以後,或許還能發現一些貂蟬人物原型的事蹟。有一點是肯定的,歷史上董卓確實是被呂布所殺,但是不是因為貂蟬。起初,董、呂二人的關係甚為密切,見《三國志·呂布傳》:

「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說呂布是董卓的乾兒子一點也不為過。但是董卓這個人性情極為暴躁,做事情只要有一點不如他的心意,他就動則辱罵,甚至拳腳相向。

一次,呂布不知因何事惹怒了董卓,董卓二話不說,竟然抄起手戟向呂布扔去。幸虧呂布身手敏捷,閃了過去,但是還要恭敬的站在一旁,堆起笑臉向董卓道歉,就好像沒發生過什麼事情一樣。呂布也是位性情中人,怎能忍受如此羞辱。

漸漸地,他越來越厭惡董卓。加之當時呂布與董卓的一名侍女私通,怕被董卓發覺,心裡越發不安。終於,呂布在司徒王允、僕射士孫瑞等人的唆使下,刺殺了董卓。

時人有歌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猶不生。」殊不知,「千里草」、「十日卜」合起來正好是「董卓」二字。

董卓竟然絲毫不知自己死期將至,真是死有餘辜啊! 不管貂蟬其人是否真的存在,關於她的傳說還在繼續。有人說她後來做了關羽的小妾;也有人說她當了尼姑。

曹操得知後,派人去抓她,貂蟬毅然撲劍而亡;還有人說她在呂布被殺的時候也跟著殉情了。 更為有趣的是,傳說貂蟬的故里在山西忻州,呂布是山西定襄人。當地有民諺:

「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是說因為有貂蟬和呂布之故,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帥氣的男人了。其附會大致如此。 貂蟬一生嬌豔,一生謎。

香消玉隕,留給後人的只有無盡地遐想了

7樓:若兒憢所睧

隨著三國故事的廣泛傳播,貂蟬也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唐李長吉詩《呂將軍歌》「榼榼銀龜搖白馬,傅粉女郎大旗下」,似乎就有貂蟬的影子。到了現代,人們又把她炒成「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知名度似乎並不比《三國演義》中的「三絕」曹操、關羽和諸葛亮低多少。然而,歷史上到底有無貂蟬其人呢?

按,貂蟬之名並不見於史鑑。《後漢書·呂布傳》有這麼一段記載:「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

嘗小失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於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侍婢私通,益不自安。」從這一記載裡,可以看到貂蟬的影子——董卓的一位侍妾,而董卓與呂布的怨隙,也是因女人而引起,《三國演義》「董太師大鬧鳳儀亭」的故事,就是因此生發出來的。

在這裡,「侍婢」僅僅是一個被汙辱與被損害者,談不上什麼品格。後來,經過人民群眾和許多藝術家的創造,這一「侍婢」才變成光彩奪目的貂蟬女形象。 也有學者認為貂蟬實有其人的,樑章鉅就是一個代表。

在《歸田瑣記》中,他說:「貂蟬事,隱據《呂布傳》,雖其名不見正史,而其事未必全虛。」而到了 《小棲霞說稗》,他則肯定「是蟬固實有其人」。

三國英雄的故事在他們的身後就開始進入民間,貂蟬故事的流傳也是比較早的。元代雜劇中貂蟬戲已經形成一個系列,《錦雲堂暗定連環記》、《奪戟》、《關公月下斬貂蟬》等搬演的都是貂蟬的故事。在《錦雲堂》劇中,貂蟬本忻州人任昂之女,小字紅昌,靈帝時選入宮中,掌貂蟬冠,故名「貂蟬」。

後來皇帝把她賜予了幷州刺史丁建陽,建陽將其配給了義子呂布。在黃巾之亂中,貂蟬與呂布相失,而為王允所得。貂蟬後來在花園燒香,禱 呂布,為王允發覺,因此密議,訂出連環記。

在宋元講史中,貂蟬也是呂布之妻,失散後流落到王允府中。 《白門樓》和《斬貂蟬》的故事,則明顯看出封建落後意識的影響。白門樓呂布被擒本來是咎由自取,然該戲卻要讓貂蟬對呂布的失敗負責,居然讓她在受到痛罵之後被處死。

《關公月下斬貂蟬》則寫呂布失敗後,曹操別有用心地將貂蟬送給了劉備,為了不蹈董草、呂布的覆轍,關羽竟將她斬於月下。連董卓、呂布的覆亡也要貂蟬負責,頭腦何其冬烘乃耳!近人周劍雲撰《論斬貂蟬》專辨其事:

「貂蟬無可責之罪,呂布亦非可責貂蟬之人……彼三姓家奴,人品去貂蟬遠甚,貂蟬不罵呂布足矣,布有何辭責罵貂蟬乎?若關公者,熟讀春秋者也。西子奉勾踐命,志在沼吳,與貂蟬奉司徒命,志在死卓、布父子,同一轍也。

關公不責西施,而乃月下斬貂蟬?餘敢謂關公聖人,必不為此殺風景事!」 說得可謂痛快。

自今日視之「女人禍水」論固然冬烘可惡,「女人救國」論亦不足為訓。故貂蟬的結局在藝術創作上也是個難於處理的問題。羅貫中固然把貂蟬寫得光彩照人,但董卓死後他與呂布「夫唱婦隨」,就變得平庸起來,下邳鏖兵她與嚴氏一起鼠目寸光,拖呂布的後腿,前後判若兩人。

《三國演義》電視劇在董卓被誅後讓貂蟬悄然隱去——「貂蟬已隨清風去」,這一奇女子的命運到底如何?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這也許是一種比較聰明的做法。

歷史上有沒有容妃這個人

歷史上有個清高宗容妃和卓氏,但不是康熙老婆,是乾隆的妃嬪之一。容妃,和卓氏,維吾爾族人,傳說中的香妃形象的原型。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封和貴人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冊封為容嬪 乾隆三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冊封為容妃 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 乾隆五十三年九月二十五葬於裕...

歷史上有沒有醉拳,歷史上有沒有醉拳

當然有了,太極 八卦,形意,都有,易筋經都有,少林寺的和尚現在學不起來了,所以把易筋經的武功祕籍 公開了,以免將來失傳 沒有。只是 電影吹的。有是有,你想學呀,可以去少林寺官方網看看去 醉拳的歷史 起源,歷史上有醉拳嗎?武松和魯智深。不過我更偏向於武松,因為魯智深只是喝酒打架,真正把醉拳按套路出的是...

歷史上有狄青這個人嗎,歷史上有陳世美這個人嗎?

回答有這個人的,他是存在的 歷史上傳說中的 武曲星 狄青究竟有多厲害?他武功極高並且非常驍勇善戰,如果戰場上敵人聽到他的名號,都會感到害怕。狄青為人縝密寡言,謀事必先仔細考慮成功的把握,選準制勝的機會然後進行。行軍打仗,先整頓隊伍,明確賞罰,又與士兵同艱共苦,因此雖然敵人突然襲擊,也沒有一個士兵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