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歲字指什麼文言文中指代自己的字有哪些?

2021-03-08 02:39:29 字數 5818 閱讀 4118

1樓:瀛洲煙雨

1、歲星;木星。

《國語·周語》:「歲之所在,則我有周之分野也。」

譯文:歲星所在的星次,則是我們周地的分野。

2、年。

《捕蛇者說》:「積於今六十歲矣。」

譯文:累計到現在已經六十年了。

3、年齡。

《促織》:「成有子九歲。」

譯文:成名有個兒子,年九歲。

4、時間;光陰。

《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譯文:時間消逝了,光陰是不等待人的。

5、年成;收成。

《寡人之於國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大王不歸罪於年成,這樣天下的老百姓就到你這裡了。

說文解字:

白話版《說文解字》:歲,木星的別名。經過二十八星宿,走遍陰陽十二辰,十二個月一輪迴。字形採用「步」作邊旁,「戌」作聲旁。古代律歷典籍稱代表五行的五星為五步。

相關詞彙解釋:

1、歲除[suì chú]

一年將盡,即一年的最後一天。

2、歲數[suì shu]

人的年齡:媽是上了歲數的人了。

3、辭歲[cí suì]

舊俗農曆除夕晚上家中晚輩向長輩行禮,互祝平安。

4、千歲[qiān suì]

封建時代尊稱王公等(多見於舊**、戲曲):千歲爺。

5、初歲[chū suì]

指一年剛開始的時候。

2樓:匿名使用者

①《名》歲星;木星。《國語·周語》:「歲之所在,則我有周之分野也。」

②《名》年。《捕蛇者說》:「積於今六十歲矣。」

【又】〈名作狀〉每年。《送東陽馬生序》:「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③《名》年齡。《促織》:「成有子九歲。」

④《名》時間;光陰。《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⑤《名》年成;收成。《寡人之於國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歲除】年終;一年的最後的一天。

文言文中指代「自己」的字有哪些?

3樓:蓮珍

文言文中指代「自己」的字有吾  餘  我  予  朕  昂  妾  孤  愚  臣  僕  私  奴

吾:例句: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遊,公子妄人耳!

餘:例句:餘聞而愈悲

我:例句:我與城北徐公孰美

予:例句:予觀夫巴陵勝狀

孤 :例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4樓:終蕊勞子

分兩種情況,一是第一人稱代詞,二是謙稱。

文言文中,第一人稱代詞主要有「我、吾、餘、予、朕、臺(yí)、昂(áng)」等七個。其中,常用的是「我、吾、餘、予」四個。如:

吾:吾與汝畢力平險

餘:餘聞而愈悲

我:我與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觀夫巴陵勝狀

謙稱,古人為了表示自己的謙遜禮貌,在對話中往往不用自稱代詞,而常用謙稱代替。常見的有:愚、臣、不肖、小人、鄙人、不才、小民、僕、某、「孤、寡人、朕」(君主自稱),「妾」(女子自稱)。

謙稱屬於名詞,不是人稱代詞。

文言文中"要″字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要」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用作名詞,意思是:人體的腰部,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腰」。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禮論》:「量要而帶之。」

釋義:根據腰身紮帶子。

2、用作動詞,意思是:通「邀」。邀請。

出處: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釋義: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3、用作動詞,意思是:中途攔截。

出處:明·高啟《書博雞者事》:「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

釋義:土豪的兒子聽說了禍事,就聚集了同宗本家的奴僕一百多人,想攔路奪回(他的父親)。

4、用作動詞,意思是:相約。

出處:漢·樂府古辭《孫雀東南飛》:「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釋義:雖然同府吏有過誓約,但同他相會永遠沒有機緣。

5、用作動詞,意思是:威脅。

出處:清代·方苞《獄中雜記》:「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

釋義:沒有什麼好要挾的,但是還要留下他的腦袋做抵押品。

6樓:之那年青春正好

要1. 要 [yào]2. 要 [yāo]

要 [yào]

1.索取:~賬。~價。

2.希望,想:~強。~好。

3.請求:她~我給她讀報。

4.重大,值得重視的:重~。~人。~領。綱~。~言不煩。

5.應該,必須:須~。

6.將(jiāng):將~。快~。

7.如果,倘若:~是。

8.表選擇:~麼。~不。~不然。

要 [yāo]

1.求,有所倚仗而強求:~求。~挾。

2.古同「腰」。

3.古同「邀」,中途攔截。

4.古同「邀」,約請。

5.姓。

一. 解字:會意字。

從西,夕陽西下,兩隻鳥兒歸巢依臥;從女,婦女。以「夕陽西下鳥兒歸巢依臥」作比喻,表示日暮就寢時丈夫摟著妻子的腰,以表示之需要。借古音「夭」,表示妻子屈腰仰就。

後借「約」表示男女性慾時限不同,夫妻雙方都有責任與義務滿足對方的需求;要是腰的初文。選自《中華字通》。又有要求.

要對方做一件事的時候.索要.跟對方要東西。

二.基本字義

要yào

1.索取:~賬。~價。

2.希望,想:~強。~好。

3.請求:她~我給她讀報。

4.重大,值得重視的:重~。~人。~領。綱~。~言不煩。

5.應該,必須:須~。

6.將(jiāng):將~。快~。

7.如果,倘若:~是。

8.表選擇:~麼。~不。~不然。

四.其它字義

要yāo

1.求,有所倚仗而強求:~求。~挾。

例:莊公再拜辭曰:「從政罷政,乃臣下之職,焉有天子委質於臣之禮?恐天下以臣為要君,臣當萬死!」(《東周列國志》)

2.古同「腰」。

3.古同「邀」,中途攔截。

4.古同「邀」,約請。

5.姓。

五.組詞及造句

1、要求

造句:根據傳統法律要求市鎮行政管理委員會成員每隔五年巡視邊界一次。

2、需要

造句:我們需要一位有經驗的、能夠為鄉村舞蹈連續拉好幾個小時的小提琴手。

3、提要

造句:該子目錄下有幾個檔案,包含從每個rss提要提供者處收到的rss提要條目,而這些提要提供者則由使用者在提要源輸入xml檔案中指定。

4、不要

造句:犯罪分子應當迷途知返,懸崖勒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5、要飯

造句:可憐的拇指姑娘站在門口,像一個要飯的窮苦女孩子。她懇求田鼠施捨一顆大麥給她,因為她已經兩天沒有吃任何東西了。

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是「是」的字?

7樓:匿名使用者

讀音:yì

釋義:亦,多用在副詞,表示同樣、也、又、不過的意思。也可表示加強或委婉的語氣,如"學而時習之,不~說乎?",在古文中經常見到亦字。

造句:1 修竹葉間那一筆翠綠,是生命;遠山上那一片黛色,亦是生命。聽,林中、幼鳥的叫聲昭示著生命的到來;花間小蟲的嗡聲訴說著生命的力量……

2 太陽亦是,那麼溫暖溫柔的光芒照耀了我的全部,可是太陽卻始終離我那麼遙遠。伸手就能感受到的陽光普照著所有人類,我亦只是得到了一點點的順便的小小的惠澤而已。可是自己卻自以為是的以為自己得到了太陽,擁有了陽光。

3 居有惡鄰,坐有損友,藉以檢點自慎,亦是進德之資。

4 人生亦是一種忍受,當疼痛來臨,我們依然需要坦蕩入如砥。

5 果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失敗亦是成功。

8樓:孔憶彤繁施

〈名詞〉

商業、職業或**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affairs]

「國是」國事,治國的大政大策。

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代詞〉

(1)此,這

[this;that]

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2)代指:是日(此日,這一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裡;此處);是長是短(這樣長這樣短;如此這般);是月(這個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形容詞〉

(1)直、正、不偏斜

是,直也。——《說文》

而疑是精粗之體。——《禮記·玉藻》

(2)對的,正確的

。[correct]

王弗是。——《國語·楚語》

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

林覺民《與妻書》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動詞〉

(1)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praise;justify]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2)訂正

[correct]。如:是正(訂正;校正)

(3)遵從,以為法則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

(4)關係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be]類似現代語言中是的意思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覺民《與妻書》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5)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副詞〉

很,非常

[very]。如:是處(極為緊張處;到處)

《連詞》

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則(雖然,雖則);是則是(是即是。雖則是)

〈助詞〉

古漢語結構助詞,一般用於成語中,輔助動詞賓語前置,通常與「唯」聯合使用(有例外)。如:

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

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二年》

名過其實,由於誇誑,內抱貪濁,唯利是圖。——晉·葛洪《抱朴子》

是我從《中國現代漢語詞典》裡和網上找到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文言文中的因字是什麼意思

9樓:宓翾

①因襲;遵循。《過秦論》:「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

②接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③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④順應。《察今》:「變法者因時而化。」

⑤原因;機會。《孫雀東南飛》:「於今無會因。」

⑥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諫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⑦介紹動作行為的依據,可譯為「依靠」、「憑藉」。《廉頗藺相如列傳》:「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⑧介紹動作行為的物件,可譯為「依照」、「根據」。《核舟記》:「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⑨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條件,可譯為「趁機」、「趁著」。《鴻門宴》:「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

⑩就;於是。《鴻門宴》:「貢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⑾因為;於是。《雁蕩山》:「祥符中,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文言文中的用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要字是什麼意思?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 用,故引申為用。本義 使用,採用 2.同本義 用,可施行也。說文 用,以也。蒼頡篇 利用為大作。易 益 五行五用哉。虞書 乃攘竊神胝之犧牷犧用。書 微子 乘其財用出入。周禮 宰夫 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禮 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於三代丘甲。管仲用之 齊,子產用之 ...

高考文言文中「與」字有哪些用法,高考文言文中「於」字有哪些用法

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複習時,與 字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虛詞,也是高頻考點。大家一定要集中一個時間段把18個高考虛詞的用法仔細咀嚼,真正弄懂各詞性之間的聯絡與發展,在各個義項之間建立起一定的聯絡,這樣系統複習既不容易忘記,又能把書讀薄,效率也高。1介詞1.介詞。和,跟,同。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鴻門宴...

文言文中窮的意思窮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走投無路,處境困窘.指南錄 後序 餓無聊,追購雙急.不得志 不顯貴.涉江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 荊軻刺秦王 樊將軍以 困來歸丹.窮盡 用盡.赤壁賦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 促織 而心目耳力俱 絕無蹤響.走到盡頭 尋究到底.桃花源記 復前行,欲 其林.貧困 貧乏.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倒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