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的古義和今義去的古義和今義

2021-03-08 08:15:25 字數 5900 閱讀 5167

1樓:後窗電影

簡介求,覓也,乞也。

求,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為裘,而求專為幹請之用。亦猶加艸為蓑、而衰為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葢不待小篆矣。

求,漢字,拼音讀qiú,表示想要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或是為了主要用作動詞,表示請求、要求等的意思。

今義1. 設法得到:~生。

~成。~知。~索。

~證(尋求證據,求得證實)。~實(講求實際)。~同存異。

~全責備。~賢若渴。實事~是。

2. 懇請,乞助:~人。~告。~乞。~醫。~教。~助。

3. 需要:需~。供過於~。

古義1、名詞用法

⑴ (《說文》以「求」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與戰國古文作「求」。

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

本義:皮衣)

⑵ 「裘」的古字。皮衣 [fur coat]

樂正求。——東漢·班固《漢書》

⑶ 姓2、動詞用法

⑴ 請求;幹請;乞助 [ask;beg;request]

求,乞也。——《增韻》

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史記·屈原列傳》

求救於齊。——《戰國策·趙策》

有求於我也。——《戰國策·齊策》

求其能千里也。

⑵ 又如:求浼(請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靈保佑;祝福);求張良,拜韓信(到處求人;求託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捨財物)

⑶ 追求,謀求;尋求;尋找 [strive for;seek]

求,索也。——《玉篇》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呂氏春秋·察今》

求劍若此。

求人可使報秦者。——《史記·廉頗藺相列傳》

不求聞達。——諸葛亮《出師表》

求利以汙其行。——《後漢書·列女傳》

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宋·蘇軾《超然臺記》

應聖主求賢之意,而公 (袁可立)不待矣!——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求錢之民。——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以求錢也。

以求重價。

求太監後。——明· 崔銑《洹詞·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應聖主求賢之意,而公(袁可立)不待矣!——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⑷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誘人當「替死鬼」,以求投胎託生);力求(極力追求;盡力謀求);求友(尋求朋友);求正(尋求正道);求合(尋求志同道合者);求採(搜求選取);求覓(尋找);求訪(尋覓探訪)

⑸ 索取 [ask for;demand]

我之求也,此何罪?請殺我乎!——《左傳·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資治通鑑·唐紀》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傷仲永》

⑹ 探索,推求 [explore]

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孟子·公孫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求君之志,蓋亦若斯而已。——明·宋濂《看鬆庵記》

⑺ 責備,責求 [blame]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

⑻ 選擇 [select]。如:求牛(擇牛以供祭祀);求偶(擇求配偶)

⑼ 招來 [solicit]

求善良。——《禮記·學記》

⑽ 貪求;貪婪 [greedy for]

不忮不求。——《詩·邶風·雄雉》

⑾ 通「逑」。聚合 [gather]

彼交匪敖,萬福來求。——《詩·小雅·桑扈》

⑿ 通「賕」。賄賂 [bribe]

阜其財求。——《國語·周語上》

2樓:碧水溪妖

同一個字用的地方不同

,意思也是不同的

你可以參考

去的古義和今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去[古義] ①距離;②離開。[今義]往,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例句]

①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②得錢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

4樓:往事流戀

古代指離開某地某人,現在指到某地, 去

[古義] ①距離;②離開。[今義]往,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5樓:匿名使用者

去的古義一般是離開,謝謝

6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 ①距離;②離開 [今義]往,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是」的古義和今義

7樓:學院派魚多多

是【 shì】

一、古義:

1、對的,正確的

示例: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

釋義:過分地飲酒,以至於把頭都弄溼啦,雖有孚信但也是不對的。

2、概括之詞。

(1)、示例:是人

釋義:猶人人,任何人。

(2)、示例:是事

釋義:事事;凡事。

3、此,這

示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釋義: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

4、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示例: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釋義: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

5、訂正

示例:是正

釋義:訂正;校正。

6、遵從,以為法則

示例: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

釋義:「先王」的「禮義」「法令」並非不能改變的聖物,改革是正當的。

7、關係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示例:正是四國。——《詩·曹風·鳲鳩》

釋義:各國有了模範形象。

8、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示例: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釋義:其原因就是,當山谷中的水快速衝擊後,沙石便被沖走,這才是巨石挺立的原因。

9、表示讓步

示例: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釋義: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

10、嘗試。

示例:是猜

釋義:試猜。

11、像;似

示例:是言不是語

釋義:似說非說;旁敲側擊。

12、很,非常

示例:是處

釋義:極為緊張處;到處。

13、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1)、示例:是則

釋義:雖然,雖則

(2)、示例:是則是

釋義:是即是。雖則是。

14、商業、職業或**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示例: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釋義:上下不和睦,那麼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就無法決定。

15、幫助賓語提前

示例: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 劉開《問說》

釋義:勤勉地只是以進修為急務(的人)未多見。

二、今義:

1、 表示解釋或分類

示例:他~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2、表示存在

示例:滿身~汗。

3、表示承認所說的,再轉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

示例:詩~好詩,就是太長了。

4、表示適合

示例:來的~時候。

5、表示任何

示例:凡~。~活兒他都肯幹。

6、用於問句

示例:他~走了嗎?

7、加重語氣,有「的確」、「實在」的意思

示例:天氣~冷。

8、對,合理,與「非」相對

示例:~非。他說的~。實事求~。

9、 認為對

示例:~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 表示應承或同意(單說一個「是」字)

示例:~,我就去。

11、 這,此

示例:~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2、 助詞,把行為物件提前表示只這樣做

示例:惟你~問。惟利~圖。

13、 姓。

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組詞:

1、是非

釋義: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示例:是非問題

2、是非不分

釋義:分辨不出正確與錯誤

示例:這樣是非不分,真是糊塗了。

3、是非曲直

釋義:正確與錯誤,有理與無理

示例:是非曲直,你還不明白嗎?

4、是非之地

釋義:有麻煩的地方

示例:這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5、是古非今

釋義: 指對古代的事物採取肯定的態度,對現代事物採取否定的態度。

示例:從來都是是古非今,不知道時代在進步。

6、是故

釋義: 因此;所以。

示例:是故燕雖小國而後忙,斯用兵之效也。—— 宋· 蘇洵《六國論》

釋義:因此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滅亡在後,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

7、是可忍,孰不可忍

釋義:如果這個可以容忍,那麼還有什麼不能容忍呢?表示決不能容忍。

示例: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釋義: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8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1、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對、正確。

古文出處: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釋義:確實迷途還不算遠,覺察到今天的正確,昨天的錯誤。

2、用作代詞,意思是:這;這個;這樣。

古文出處:宋·蘇軾《石鐘山記》:「是說也,人常疑之。」

釋義: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是否正確。

3、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凡是;所有的。

古文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釋義:所有的話都開放了,只有那牡丹花還早。

4、用作動詞,表示判斷。

古文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

釋義: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

今義:1.表示解釋。

2.表示存在。

3.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4.表示正是、恰當。

5.表示凡是。

6.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7.表強調。

8.用於問句。

9.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10.指示代詞。指這。

「是」的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 是,直也。從日、正。凡是之屬皆從是。

白話版《說文解字》: 是,正、直。字形由「日、正」會義。所有與是相關的字,都採用「是」作邊旁。

「是」字的組詞/造句:

1.    表示解釋。  【組詞/造句】:他是老師。

2.    表示存在。  【組詞/造句】:他跑得滿身是汗。

3.    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組詞】:東西好是好,就是貴了些。

4.    表示正是、恰當。  【組詞】:這陣雨下得是時候。

5.    表示凡是。  【組詞/造句】:是朋友都會如此。

6.    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組詞】:鴨是鴨,鵝是鵝,別弄混了。

7.    表強調。  【組詞/造句】:是誰說可以走的?

8.    用於問句。  【組詞/造句】:你是走路,是搭車?

9.    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組詞】:自以為是、積非成是、莫衷一是

10. 指示代詞。指這。  【組詞/造句】:出差回來是日,他就寫好報告並上呈長官。

了了的古義和今義是的古義和今義

了了 有兩種讀法 最早的一種是兩個字都讀 liao 三聲 意思是很少 最近有這種意思前一字讀 liao 三聲 後一字讀 le 清聲 意思是 我知道了 我瞭解了 事情解決了 了了 了結或清爽 痊癒。傷寒論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又 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瞭然,視物清晰。傷寒論...

於的古義和今義以的古義和今義

於的古義 1 介紹動作行為發生時間 處所,可譯為 在 到 從 等。三國 諸葛亮 出師表 受任於敗軍之際。翻譯 在兵敗的時刻受到任命。2 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 由於 因為 唐 韓愈 進學解 業精於勤,荒於嬉。翻譯 學業由於勤勞而精進,由於嬉鬧而荒廢。3 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物件,可譯為 對 向...

迷離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孤的古義和今義

古義 指眯著眼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樂府詩集 木蘭詩 今義 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迷糊 擴充套件資料 指模糊不明,難以分辨。1 樂府詩集 橫吹曲辭五 木蘭詩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2 宋 張先 山亭宴 詞 碧波落日寒煙聚,望遙山迷離紅樹。3 清 吳偉業 鴛湖曲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