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離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孤的古義和今義

2021-03-23 20:50:17 字數 5694 閱讀 5144

1樓:叫那個不知道

古義:指眯著眼;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樂府詩集·木蘭詩》

今義: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迷糊

擴充套件資料

指模糊不明,難以分辨。

1、《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2、宋 張先 《山亭宴》詞:「碧波落日寒煙聚,望遙山迷離紅樹。」

3、清 吳偉業 《鴛湖曲》:「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4、清 李漁 《慎鸞交·久要》:「你看松濤蓊欝,花霧迷離。」

5、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一日,姊妹三人,散步郊原,到了長白山東邊,有一座布庫裡山,洞壑清幽,別有一種可人的景緻;那時正是春風澹盪,春日迷離,黃鳥雙飛,綠枝連理,暗藏春色。」

6、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八章:「 道靜 在迷離的意境中,還在追憶夢中情景。」

7、李二和《那一碧麥田一直牽扯我的記憶》:「我探視窗外,原來列車正穿過大橋、穿越滹沱河谷,我腦海裡便驀然浮游起童年時候那些個迷離的影子,想起了母親這時候還正牽掛在老家那個漏雨的破屋子裡,孤獨的心裡也正滿懷著對生活的希冀。」

2樓:憶安顏

古義①《動》分辨不清;迷亂。《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又】<動使動》使……迷亂;使……看不清。《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②《動》迷戀;沉醉。《夢遊天姥吟留別》:「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③《動》瀰漫。杜甫《送靈州李判官》:「血戰乾坤赤,氛迷日月黃。」

今義1.眯著眼2.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語本古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撲朔:指腿腳撲騰。迷離:

指眼睛眯起。原意為把兔子捏住耳朵提起來,雄兔腳亂踢,雌兔眼半眯,但當它們在地上跑起來時,就難以辨別雄雌了。後以「撲朔迷離」形容事物錯綜複雜,不易察知真相。

3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指眯著眼;

今義: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迷糊望採納

孤的古義和今義

4樓:沐星辰曦

古義:1、作形容詞,幼年喪復活父母雙亡的。

2、作形容詞,孤獨,孤單。

3、作代詞,古代王侯的自稱。

4、作動詞,辜負。

今義:1、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

2、單獨。

3、古代君主的自稱。

3、同」辜」。

古義: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書的義理、古人對經籍的傳統解釋、文字詞彙的古代意義。

今義:「今義」是相對於「古義」而言的。今義,即現在的意思。

有關孤的例句:

1、老而無子曰獨,幼兒無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2、救災患,宥孤寡。--《左傳·昭公十四年》

3、意為少德之人"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莊子·盜跖》

4、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戰國策·齊策》

5、諸人持議,甚失孤望。--《資治通鑑》

6、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宋·蘇洵《六國論》

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8、孤懷吐明月,眾毀鑠**。--唐·孟郊《連州吟》

9、終無純固之節,必有孤負之心。--《魏書·袁翻傳》

5樓:夢之影

我的古漢語詞典上是這樣寫的

古義:1、作形容詞,幼年喪復活父母雙亡的

2、作形容詞,孤獨,孤單

3、作代詞,古代王侯的自稱

4、作動詞,辜負

新華字典

今義:1、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

2、單獨

3、古代君主的自稱

3、同」辜」

6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孤」的古義是指:古代帝王的自稱:孤家、孤王;古同「辜」,辜負;也用於一方之長稱謂,如袁紹任冀州牧曾給公孫瓚寫通道:「孤與足下,既有前盟舊要……」。

「孤」的現今意思是指: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孤兒。

遺孤。託孤。孤寡鰥獨(孤兒,寡婦,無妻或喪妻的人,年老無子女的人);單獨:

孤單。孤獨。孤立。

孤僻。孤傲。孤煢(單獨無依然)。

孤介。孤身。孤危。

孤芳自賞。孤苦伶仃。孤掌難鳴。

孤雲野鶴(喻閒逸逍遙的人)。

資料拓展:孤(gū),中國漢字,古同「辜」,出自東漢·許慎《說文》:「孤,無父也。

」本義為像沒有根的瓜,指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也做單獨、孤單、孤獨、孤立、孤僻。

司民協孤終。——《國語·周語》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岳《寡婦賦》

君名孤寡。——《呂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謙稱。」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莊子·盜跖》

君名孤寡。——《呂氏春秋·君守》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宋·蘇洵《六國論》

7樓:乘槎者

基本解釋

1、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孤兒。遺孤。

託孤。孤寡鰥獨(孤兒,寡婦,無妻或喪妻的人,年老無子女的人)。 2、單獨:

孤單。孤獨。孤立。

孤僻。孤傲。孤煢(單獨無依然)。

孤介。孤身。孤危。

孤芳自賞。孤苦伶仃。孤掌難鳴。

孤雲野鶴(喻閒逸逍遙的人)。 3、古代帝王的自稱:孤家。

孤王。 4、古同「辜」,辜負。[4] 5、也用於一方之長稱謂,如袁紹任冀州牧曾給公孫瓚寫通道:

「孤與足下,既有前盟舊要……」。

詳細解釋

【名】 1、形聲。從子,瓜聲。 2、幼年喪父,即孤兒。

孤,無父也。——東漢·許慎《說文》 如孤子。——《禮記·深衣》。

注:「三十以下無父稱孤。」 司民協孤終。

——《國語·周語》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岳《寡婦賦》 老而無子曰獨,幼兒無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救災患,宥孤寡。

——《左傳·昭公十四年》 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遺孤,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見劉荊州乎?」——孔衍《漢魏春秋》 3、特指為國事而犧牲者的後代。

如:遺孤 4、古代王侯的自稱。 君名孤寡。

——《呂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謙稱。

」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莊子·盜跖》 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戰國策·齊策》 諸人持議,甚失孤望。

——《資治通鑑》 【形】 1、單獨;孤獨。 孤,獨也。——《廣雅·釋詁三》 君名孤寡。

——《呂氏春秋·君守》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宋·蘇洵《六國論》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以區區百人,投身大敵,與之撲鬥,何異以孤羊投群狼?

——《清稗類鈔·戰事類 2、孤高。 孤懷吐明月,眾毀鑠**。——唐·孟郊《連州吟》 3、獨特。

清詞孤韻有歌響,擊觸鐘磬鳴環珂。——唐·李商隱《安平公》 【動】 1、負,負恩,背棄恩德。 孤,負也。

毛曰:凡孤負之孤當作孤。俗作辜,非。

——《良熙字典》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漢·李陵《答蘇武書》 孤負陵心區區之意。 孤負重恩,銜恨黃泉。

——《後漢書·光武十王傳》 終無純固之節,必有孤負之心。——《魏書·袁翻傳》 2、狐立於。 是以主孤於上而臣黨於下。

——《韓非子·奸劫弒臣》

孤現在的意思:單獨:孤單。

孤獨。孤立。孤僻。

孤傲。孤煢(單獨無依然)。孤介。

孤身。孤危。孤芳自賞。

孤苦伶仃。孤掌難鳴。孤雲野鶴(喻閒逸逍遙的人)。

是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8樓:夢裡心落

古義:1、正,不偏斜。《說文》:是,直也。

2、對的,正確的。《淮南子·脩務》:立是廢非。

3、此,這。《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4、贊同; 認為正確; 肯定。清· 劉開《問說》: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今義: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處。

2、表示答應的詞:~,我知道。

3、聯絡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4、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石頭的。

5、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後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

組詞:1、但是[dàn shì] 用在後半句話裡表示轉折,往往與「雖然、儘管」等呼應。

2、就是[jiù shì]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多加「了」)。

3、正是[zhèng shì] 就是。

4、總是[zǒng shì] 永遠地;無例外地。

5、只是[zhǐ shì] 僅僅是;不過是。

6、要是[yào shi] 如果;如果是。

7、不是[bù shì] 對判斷詞「是」的否定。

8、可是[kě shì] 表示轉折,前面常常有「雖然」之類表示讓步的連詞呼應。

9、是非[shì fēi] 正確的和錯誤的。

10、於是[yú shì] 連詞。表示後一事接著前一事,有時表示因果關係。

11、若是[ruò shì] 如果;如果是。

12、是否[shì fǒu] 是不是。

9樓:發電狂

是古義:

1、正確,與「非」相

對。2、指示代詞,這,這個,這樣。

3、系詞。

今義:1、表示肯定的判斷。

2、表示強調。

3、表示選擇。

4、只要,只是。

5、正好,恰好。

6、對,正確。

7、肯定的回答。

8、這個。

9、存在,有。

10樓:百度使用者

古義是雖然這樣,今義是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11樓:百度使用者

古義:此。今義:可。

12樓:百度使用者

古義:表示 才 今義:好的

13樓:□_眯

古義:此、這;今義:判斷詞

「引」字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14樓:e彼岸的風鈴

引的古義:

下車引之的引字;這一句表示友人想拉一下元方求他諒解的的意思,那麼這個引就是拉意思。

引的今義:

(會意。從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將射發。本義:拉開弓)同本義  引,開弓也。――東漢·許慎《說文》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滿(拉弓至滿)。

拉,牽挽

引的詞性變化:

引車前行的皮帶

2.卷首語;序 如:小引

3.樂曲體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出處】:故聆曲引者,觀法於節奏。--馬融《長笛賦》

4. 指商人運銷貨物的憑證

【出處】:令客人赴官請引,自於茶園買茶…--《宣和遺事》

15樓:匿名使用者

引古義 拉今義 吸引 老師曾給我們講解的

16樓:上官辰夕

是《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麼?

下車引之的引字;這一句表示友人想拉一下元方求他諒解的的意思,那麼這個引就是拉意思。

今天我們把引講做;領,招來或者是上一樓人說的吸引

了了的古義和今義是的古義和今義

了了 有兩種讀法 最早的一種是兩個字都讀 liao 三聲 意思是很少 最近有這種意思前一字讀 liao 三聲 後一字讀 le 清聲 意思是 我知道了 我瞭解了 事情解決了 了了 了結或清爽 痊癒。傷寒論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又 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瞭然,視物清晰。傷寒論...

於的古義和今義以的古義和今義

於的古義 1 介紹動作行為發生時間 處所,可譯為 在 到 從 等。三國 諸葛亮 出師表 受任於敗軍之際。翻譯 在兵敗的時刻受到任命。2 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 由於 因為 唐 韓愈 進學解 業精於勤,荒於嬉。翻譯 學業由於勤勞而精進,由於嬉鬧而荒廢。3 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物件,可譯為 對 向...

求的古義和今義去的古義和今義

簡介求,覓也,乞也。求,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為裘,而求專為幹請之用。亦猶加艸為蓑 而衰為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葢不待小篆矣。求,漢字,拼音讀qi 表示想要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或是為了主要用作動詞,表示請求 要求等的意思。今義1.設法得到 生。成。知。索。證 尋求證據,求得證實 實 講求實際 同存異。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