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的文化和歷史蓮的文化和歷史

2021-03-09 07:59:47 字數 5433 閱讀 5256

1樓:apple老師

《憶蓮》

江南風景秀

最憶在碧蓮

娥娜似仙子

清風送香遠

《訪蓮》

友人致電來,

邀我遊苑址。

斜風雨數點,

新月柳幾枝。

行到近春園,

立觀荷花池。

蓮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種蓮》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風帶露沾儂身

待到花開如滿月

覽勝誰記種蓮人

《對蓮》

古柳垂堤風淡淡,

新荷漫沼葉田田。

白羽頻揮閒士坐,

烏紗半墜醉翁眠。

遊夢揮戈能斷日,

覺來持管莫窺天。

堪笑榮華枕中客,

對蓮餘做世外仙。

《採蓮》

燕園不可採蓮

蓮葉空自田田

無魚戲在蓮中

我亦難入蓮間

《畫蓮》

朱顏碧墨放池畔

舞袖揮毫對玉蓮

盡態極妍宛若生

一脈幽香把君難

《賞蓮》

炎夏雨後月,

春歸花寂寞;

滿塘素紅碧,

風起玉珠落。

《詠蓮》

池塘一夜風雨,

開起萬朵紅玉;

憐君自來高格,

愛蓮誰若敦頤。

《問蓮》

花中君子來哪方

婷婷玉立展嬌容

暖日和風香不盡

伸枝展葉碧無窮

縱使清涼遮炎夏

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願纖塵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贊蓮》

陸上百花競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與桃李爭春風

七月流火送清涼

《夢蓮》

京北秋來風景異,

天高雲淡雁迷離;

踏破鐵嶺無覓處,

尋遍荷塘空水遺;

無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勝雪傾心起;

何故幽嘆無緣見,

夏風十里一潭碧。

《殘蓮》

蕭瑟秋風百花亡

枯枝落葉隨波盪

暫謝鉛華養生機

一朝春雨碧滿塘

荷花學名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屬睡蓮科(nymphaeaceae)蓮屬(nelumbo)。

蓮屬(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種屬之一。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佈。

那時候,正植巨型爬行動物恐龍急劇減少的後期,它在地球上生長的時間比人類祖先的出現(200萬年前)早得多。前蘇聯a.h.

克里斯托弗維奇《古植物學》(1965)稱,蓮屬化石發現於北美北極地區和亞洲阿穆爾河流(即黑龍江)的白堊紀及歐洲和東亞(庫頁島)、日本的漸新世和中新世地層中。那年月,地球上氣溫比現在溫暖,蓮屬植物約有10~12種,五大洲均有分佈。後冰期(ice age)來臨,全球氣溫下降,使得不少植物滅絕,另一些植物被迫漂遷,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地理分佈狀況。

遭此劫難,蓮屬植物倖存2種,分佈範圍縮小了。分佈在亞洲、大洋州北部者為中國蓮(nelumbo nucifera),漂遷至北美洲的為美洲蓮(n.lutea)古植物學家還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發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萬年前)的蓮化石,和現代的中國蓮相似;在中國柴達木盆地發掘的1000萬年前荷葉化石,和現代中國蓮相似。

70年代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區早第三紀孢粉》一書記載: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現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內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現有蓮屬植物的化石。

現我國黑龍江省扶遠、虎林、同江、尚志等縣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蓮分佈。以上說明蓮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銀杏(ginkgo biloba)、中國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屬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倖存的孑遺植物代表。

2樓:散沫ぃ花

佛 教 與 蓮 花

一、佛教崇拜蓮花之由來

風箏的文化和歷史

3樓:盡是強顏歡笑

文化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傳遞資訊,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休閒娛樂的玩具。

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

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中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有著二千多年曆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薰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

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歷史追尋風箏的起源,可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770-221bc)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

」另據《鴻書》記載: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曰:「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在中國古代,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藥用作戰爭進攻的**。

擴充套件資料

1、北京

明、清以來,北京就是風箏的傳統產地,以製作精巧而著稱,製作一隻風箏一般要經過十道工序。早些年,風箏是琉璃廠的特色之一,以傳統風箏最具特色,在琉璃廠一代卻已經難覓其蹤。

北京風箏的代表作是沙燕風箏(又叫京燕風箏)。其代表人物有兩家:一是出生於風箏十佳的金福忠兄妹,50年代中法合拍的彩色影片《風箏》中的精美風箏,就出自他們手中。

另一家是名譽中外的「風箏哈」,2023年在美國舊金山「國際風箏表演比賽大會」上獲特別獎的瘦沙燕和串風箏,就是當時「風箏哈」的傳人哈亦琦的作品。

2、天津

清末民初年間,天津的風箏作坊和風箏藝人數不勝數,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當時天津市面上**的風箏畫工普遍比較粗糙,骨架都是用紙捻來扎接,不能拆裝摺疊,存放十分不便。

這時候,喜歡風箏的文人們藉助於清末時期天津文化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的有利條件,對民間風箏製作工藝進行了革新。

3、南通

南通風箏南通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南通風箏儲存了古代「弦響碧空稱風箏」的特點,以獨特的音響效果著稱,與北方的造型風箏分為南北兩派。

4、濰坊

濰坊又稱濰都,鳶都,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檔絲絹蒙面,手工繪畫。工藝與美術的結合,體現了風箏的玩賞價值,隨著國際風箏交流的逐漸頻繁,風箏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在新形勢下蓬勃發展,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品。

其種類有軟翅類,硬翅類,龍頭串式類板子類和立體桶子類等。它不僅被廣泛用於放飛、比賽、娛樂,而且已經成為美化人們生活的時尚裝飾品。風箏是濰坊的象徵,每年的風箏節是濰坊以風箏拉動經濟發展的一個活動。

濰坊風箏經過歷史演變和橫向傳播,逐漸形成了選材講究、造型優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動、繪畫豔麗、起飛靈活的傳統風格與藝術特色,和京式風箏、津式風箏等交相輝映,鼎足而立。

4樓:京城「老炮兒

據史料記載,風箏的發明人是漢朝的韓信。楚漢相爭的時候,韓信用風箏報信,還能加上竹笛生成**。到後代逐漸變成了玩具。

5樓:匿名使用者

楊大俠:隨著年歲的增長,知識的拓寬,知道了風箏早扶搖在中國2000多年前的藍天上了,它承載著人心的歡樂,見證著歷史的風雨,甚至有時還能左右著時代的命運。風箏據說是古代有一農夫,在斗笠上繫上繩線,無意中被風吹揚於空中而起。

又有一說是有人看到蜘蛛絲恰巧粘住一片落葉,受風吹而飛揚起來所引發的。另據《墨子?魯問》篇記載,「公輸般竹木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又說「公輸般作木鳶,以窺宋城」。

公輸般就是後人所說的七巧匠魯班或「魯班爺」。他製作的「鵲」或「鳶」,其原材料是極薄的木片或竹片。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南北朝有人揹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裡還有六名兒童在放風箏的情景。

6樓:雪牧

文化歷史

風箏四大產地

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生產製作過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統一風格的扎制、描繪工藝,成為中國風箏大家族中獨具特色的一派。濰坊風箏以其題材廣泛、造型優美、扎工精巧、形象逼真、色彩鮮明、起飛平穩、富有民間鄉土生活氣息的獨特風格,而著稱於世。全國三大年畫產地之一的楊家埠村,還把他們製作木版年畫的工藝移植到風箏上,更加突出了濰坊風箏的地方特色。

南通風箏

在品種紛繁的南通風箏中,哨口風箏(又名哨口板鷂)最具特色,為全國絕無僅有。板鷂碩大無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為基礎,通過組合變化,結構成串連星式南通風箏。板鷂外形古樸,繪畫精細,鷂面裝有數十乃至數百隻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飛時,發出不同的音響,組合成一支雄壯的空中交響樂,有如機群掠空,震耳欲聾、又似江海怒濤,洶湧澎湃。

古人在紙鷂上以竹絲為弦,風吹有聲,如箏鳴響,故取名風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風箏世界中,形聲兼備的南通哨口板鷂是難得的名副其實的藝術瑰寶。

天津風箏

天津風箏的製作技術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對天津風箏製作技術做出重大貢獻的,是已故風箏藝人魏元泰。他從事風箏製作70餘年,先後研製了平拍類、圓形立體類和軟翅風箏,還創造了折翅風箏。

在著色上富於民族特色,並吸收了古建築彩繪上使用的退暈法以及冷暖對比色調,使之更加適合高空放飛的特點。以「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細。箏面大多用絲綢,輕而結實,骨架選用質地細密、節長、彈性大的毛竹,用料十分考究,造型美觀,彩繪精美,放飛晴空令人賞心悅目,又可放於室內以供觀賞,是民間工藝的珍品。

北京風箏

北京風箏品種很多,傳說曹雪芹所著的《南鷂北鳶考工志》中就有40多種扎法。現存的一本《北平風箏譜》中收集了200餘種北京風箏。在眾多的北京風箏中,有一種效能最好,對全國影響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風箏,那就是外形像一個「大」字形的「沙燕兒」。

「沙燕兒」的頭是燕子頭的平面變形,它的眉梢上挑,兩眼有神,被賦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對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會想到燕子。人們在沙燕的膀窩、腰節和前胸、尾羽等處加上蝙蝠、桃子、牡丹等吉祥圖案,以寓意著幸福,長壽和富貴等美好的願望

蓮文化的魅力的開場白關於蓮文化的魅力的主題班會內容與開場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北宋 周敦頤 是 對蓮的絕妙寫照,古往今來,流傳下來無數的表現 歌頌蓮的佳作。之所以蓮為眾多文人鍾愛,是因為我們賦予蓮人文內涵和人格魅力。蓮,是中國傳統審美架構中光彩奪目的碧玉,也是中國文人不甘流於世俗 執著追求高潔品質的真實寫照。對當代青少年的成長有著十分積極的 現實的...

蓮與宗教文化的關係寫蓮的詩詞以及蓮與飲食的關係

1,蓮與宗教文化的關係.佛教以及印度教中,因為蓮花的潔淨,成為天神和佛菩薩來世間的落腳點.2,寫蓮的詩詞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紅藕香殘玉簟秋.餘獨愛蓮之出淤泥之不染,濯清瀲而不妖.3,蓮與飲食的關係 蓮花,性溫味苦甘,能活血化瘀 解暑 去熱毒,可用於 跌打損傷,荷花還具有祛風化溼的功效,...

杭州小吃的歷史文化急),關於杭州的歷史文化和特點,有什麼資料(簡短一些,精練一些)?

杭州鍾靈毓秀,數千年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燦爛的 良渚文化 吳越文化 和 南宋文化 1936年,杭州近郊良渚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大禹治水時,在前往會稽 今紹興 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陸。航即方舟,航 與 杭 通假,於是便有了 禹杭 的地名。此後杭州也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