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下面的蠟燭是按什麼規律點燃的嗎?請你按一定的規律在剩下的蠟燭上添畫火焰

2021-03-19 06:58:27 字數 5274 閱讀 4243

1樓:彼岸花開開彼安

從最下面開始,點亮第一個,空一個,點亮兩個,空兩個,點亮三個,空三個點亮四個。類推。

2樓:

從最上開始,點八根空八根,然後點了七根空七根,以此類推……

按規律添畫

3樓:

第一組的規律是:一個圓和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和一個三角形……

第二組的規律是:一個星星一個月亮和一個太陽、一個星星一個月亮和一個太陽…⋯

第三組的規律是:一個白三角形和2個黑三角形、一個白三角形和2個黑三角形

4樓:匿名使用者

先找出幾個為一組,就是規律。

5樓:武全

○▲○▲○▲○▲○▲○▲○▲

☆❩✲☆❩✲☆❩✲☆❩✲☆❩✲☆❩✲

△▲▲△▲△▲▲△▲▲△▲▲

這就是啦!-----

在無重力下點燃蠟燭火焰是是什麼樣子

6樓:匿名使用者

從理論上講,燃燒的蠟燭在失重狀態下會立刻熄滅。道理很簡單:沒有重力的情況下就不會有對流,燃燒產生的熱空氣不會上升,含有氧氣的冷空氣無法填充進來。

氧化劑一旦與火焰接觸就消耗殆盡,燃燒即中止。

這種解釋完全合乎邏輯,可能正是這種邏輯妨礙人們在實踐中去驗證。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太空的人,誰也不會想到去擦火柴或點蠟燭。

2023年2月,「和平號」宇宙空間站發生了故障——氧氣發生器**了。與理論上的看法相反,燃燒的火焰並沒有自動熄滅,宇航員只好動手將火撲滅。

這起事故發生後,俄羅斯和美國宇航員在失重條件下進行燃燒實驗。他們點燃了蠟燭,結果蠟燭持續燃燒起來,不過燃燒速度比在地面緩慢得多,尤其不同的是火焰的外形不是一般那樣向上伸展,而是一個很標準的圓球,火球外圍呈淡藍色。

按規律添畫

7樓:匿名使用者

在圖形後面接著畫一段,需要和前面已經給出的圖形有個規律。

關於蠟燭的原理

8樓:12345號碼

蠟燭中間的線叫燭芯,它起到吸上液態蠟油的作用.蠟燭剛生產出來時,燭芯上已經有了固體蠟油,你用火點蠟燭時,固體蠟油受熱,先容化後汽化,然後蠟油蒸汽被火點燃,這樣蠟燭就被點燃了.

蠟燭燃燒時放出熱量使下面的固體蠟油容化,被燭芯吸上來,繼續被上面的火加熱容化,汽化,點燃,從而形成迴圈.

注意:只有氣態蠟才能燃燒,固體蠟油和液態蠟油都不能燃燒!!!!!!!!!!!!!!

9樓:匿名使用者

在黑暗的夜晚,蠟燭為人類帶來了光明,蠟燭燃燒時,蠟變少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燃燒時,蠟燭芯底下的蠟被熔化了,蠟,到底是怎樣燃燒的呢?

點燃蠟燭時,先點燃的是蠟燭的燭芯,當火焰的熱量溫度大約60℃時,固體的蠟就會熔化成液體。在蠟燭火焰的底下,儲存著液態的蠟。液態的蠟,會沿著蠟燭芯絨爬上來,再被火加熱變成氣體。

最靠近蠟燭芯的是剛變成氣體的蠟。如果吹熄燭火,可以看到燭芯上面有一縷「白煙」上升。這就是沒有燃燒的氣態的蠟,如果立即去點燃這縷「白煙」,火焰會迅速竄回燭芯,蠟燭又重新燃燒起來。

蠟白液體狀態變成氣體狀態,是燭芯的作用。在裝有煤油的瓶子裡,放進一根紗線(蠟燭芯),在紗線的上端點上火,同樣可以持續燃燒。跑到紗線上去的煤油,被火焰加熱成氣體而燃燒了起來。

就這樣,紗線起著輸送液體,把液體變成氣體,使燃燒繼續下去的作用。只要能使液體的蠟爬上來,即使芯不是紗線做的,蠟燭也能燃燒。幾根金屬絲摻合起來,在金屬芯的上端點火,預先塗在金屬絲上的蠟就會燃燒起來。

燃燒產生的熱,同樣能使下面的蠟熔化變成液體爬上來,所以蠟燭也能繼續燃燒。與紗線相比,金屬絲傳熱快,所以隨著蠟燭的燃燒,芯周圍的蠟很快熔化,形成一個很深的凹坑。

蠟和煤油等液體為什麼能爬到芯上來呢?可以做一個實驗,把玻璃管立在水中,水就能在管子裡升上來,管子越細,水上升的位置就越高,這就是毛細現象。變成液體的蠟,和水一樣,通過蠟燭芯線中的縫隙爬上來。

蠟一定要附著在燈芯上才可以燃燒

10樓:匿名使用者

光的直線傳播

太陽給人類以光和熱,這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光源。但是由於地球的自轉,形成了白晝和黑夜。每到晚上,黑暗就籠罩著大地。

生活在遠古的人類祖先,對黑夜是無能為力的。黑暗給人們以可怕、可惡的感覺,直到今天黑暗仍為人們用來形容**。不知經歷了多少個世紀,人類才發現火也能提供光和熱。

開始是使用天然火,以後又發明了人工摩擦取火。人工摩擦取火的發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劃時代進步,它「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①。生活在五十萬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就已經懂得使用天然火,大約在幾萬年前人類又學會了用鑽木的方法人工取火。

火在長時期裡一直是人們唯一可以利用的人造光源,後來人們創造了油燈、蠟燭,還是離不**,一直到近代光源的發明才取代了火。

通過對光的長期觀察,人們發現了沿著密林樹葉間隙射到地面的光線形成射線狀的光束,從小窗中進入屋裡的日光也是這樣。大量的觀察事實,使人們認識到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為了證明光的這一性質,大約二千四五百年前我國傑出的科學家墨翟和他的學生作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理。

雖然他講的並不是成像而是成影,但是道理是一樣的。

在一間黑暗的小屋朝陽的牆上開一個小孔,人對著小孔站在屋外,屋裡相對的牆上就出現了一個倒立的人影。為什麼會有這奇怪的現象呢?墨家解釋說,光穿過小孔如射箭一樣,是直線行進的,人的頭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邊,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邊,就形成了倒立的影。

這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墨家還利用光的這一特性,解釋了物和影的關係。飛翔著的鳥兒,它的影也彷彿在飛動著。墨家分析了光、鳥、影的關係,揭開了影子自身並不直接參加運動的祕密。

墨家指出鳥影是由於直線行進的光線照在鳥身上被鳥遮住而形成的。當鳥在飛動中,前一瞬間光被遮住出現影子的地方,後一瞬間就被光所照射,影子便消失了;新出現的影子是後一瞬間光被遮住而形成的,已經不是前一瞬間的影子。因此,墨家得到了「景不徙」的結論,「景」通「影」,就是說,影子不直接參加運動。

那麼為什麼影子看起來是活動著的呢?這是因為鳥飛動的時候,前後瞬間影子是連續不斷地更新著,並且變動著位置,看起來就覺得影是隨著鳥在飛動一樣。在二千四五百年前,能這樣深入細緻地研究光的性質,解釋影的動和不動 的關係,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墨家還從光線直線傳播的原理解釋了投影和半影的現象。

十四世紀中葉,元代天文數學家趙友欽在他所著的《革象新書》中進一步詳細地考察了日光通過牆上孔隙所形成的像和孔隙之間的關係。他發現當孔隙相當小的時候,儘管孔隙的形狀不是圓形的,所得的像卻都是圓形的;日食的時候,像也有缺,和日的食分相同;孔的大小不同,但是像的大小相等,只是濃淡不同;如果把像屏移近小孔,所得的像變小,亮度增加。對於這一現象,趙友欽經過精心思索和研究,得出了關於小孔成像的規律。

他認為孔相當小的時候,不管孔的形狀怎樣,所成的像是光源的倒立像,這時孔的大小只不過和像的明暗程度有關,不改變像的形狀。當孔相當大的小孔成像示意圖。時候,所得到的像就是孔的正立像。

為了證實這個結論,趙友欽設計了一個比較完備的實驗。在樓下的兩間房子的地板中各挖兩個直徑四尺多的圓井,右邊的井 深四尺,左邊的深八尺,在左井裡放置一張四尺高的桌子,這樣兩井的深度就相同。作兩塊直徑四尺的圓板,板上各密插一千多枝蠟燭,點燃後,一塊放在右井井底,一塊放在左井桌上。

在井口各蓋直徑五尺、中心開小方孔的圓板,左板的方孔寬一寸左右,右板的方孔寬半寸左右。這時可以看到樓板上出現的都是圓像,只是孔大的比較亮,孔小的比較暗。趙友欽用光的直線傳播的道理,說明了東邊的燭成像於西,西邊的成像於東,南邊的成像於北,北邊的成像於南,每根燭都有對應的像,由於一千多枝燭是密整合圓的,所成的像也相互連線成為圓像。

這樣就說明了在光源、小孔、像屏距離不變的情況下,所成的像形狀不變,只有照度上的差別:孔大的「所容之光較多」,因而比較亮;孔小的「所容之光較少」,因而比較暗。如果把右井裡東邊的蠟燭熄滅五百枝,那右邊房間樓板上的像西邊缺半,相當於日月食的時候影和日、月食分相等一樣。

如果在左邊中蠟燭巰密相間,只燃點二三十枝,那像雖是圓形分佈,但是各是一些不相聯接的暗淡方像;如果只燃一燭,方孔對於燭光源來說不是相當地小,因而出現的是方孔的像;把所有的燭重新點著,左邊的像就恢復圓形。其次,在樓板上平行於地面吊兩塊大板作為像屏,這時像屏距孔近,看到的像變小而明亮。接著去掉上面所說的吊著的兩塊板,仍以樓板作為像屏,撤去左井裡的桌子,把蠟燭放到井底,這時左井的光源離方孔遠,左邊的樓板上出現的像變小,而且由於燭光弱,距離增加後亮度也變弱。

從這些實驗結果,趙友欽歸納得出了小孔成像的規律,指出了燭(光源)的遠近、強弱和小孔、像屏的遠近之間的關係,指出像屏近孔的時候像小,遠孔的時候像大;燭距孔遠的時候像小,近孔的時候像大;像小就亮,像大就暗;燭雖近孔,但是光弱,像也就暗;燭雖遠孔,但是光強,像也就亮。實驗的最後一步是撤去覆蓋井面的兩塊板,另在樓板下各懸直徑一尺多的圓板,右板開廣四寸的方孔,左板開各邊長五寸的三角形孔,調節板的高底,就是改變光源、孔、像屏之間的距離。這時仰視樓板上的像,左邊是三角形,右邊是方形。

這說明孔大的時候所成的像和孔的形狀相同:孔距屏近,像小而明亮;孔距屏遠,像大而暗淡。

從以上的實驗結果,趙友欽得出了小孔的像和光源的形狀相同、大孔的像和孔的形狀相同的結論,並指出這個結論是「斷乎無可疑者」。用這樣嚴謹的實驗,來證明光的直線傳播,闡明小孔成像的原理,這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在我國古代天文曆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們的祖先製造了圭表和日晷,測量日影的長短和方位,以確定時間、冬至點、夏至點;在天文儀器上安裝窺管,以觀察天象,測量恆星的位置。

此外,我國很早就利用光的這一性質,發明了皮影戲。漢初齊少翁用紙剪的人、物在白幕後表演,並且用光照射,人、物的影像就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看到影像的表演。皮影戲到宋代非 常盛行,後來傳到了西方,引起了轟動

11樓:顧問生衍

我們看到的蠟燭燃燒並不是石蠟固體的燃燒,而是點火裝置將棉芯點燃,放出的熱量使石蠟固體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蠟蒸氣,石蠟蒸氣是可燃的。

蠟燭被點燃時最初燃燒的火焰較小,逐漸變大,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焰心主要為蠟燭蒸氣,溫度最低,內焰石蠟燃燒不充分,溫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外焰與空氣充分接觸,火焰最明亮,燃燒充分,溫度最高,因此,當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秒鐘後取出,火柴梗接觸外焰部分首先變黑。

在吹滅蠟燭的一瞬間,可以看到一縷白煙,用燃燒的火柴去點這縷白煙,可以使蠟燭復燃,所以可以證明所冒白煙是石蠟蒸氣遇冷凝固所產生的固體微小顆粒。

蠟燭燃燒時,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學表示式:石蠟+o2→(點燃)co2+h2o。在氧氣瓶中燃燒現象為火焰明亮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瓶壁有水霧出現。

簡單的證明實驗:

點燃蠟燭,在蠟燭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5分後迅速倒轉燒杯,發現燒杯內壁變模糊有水珠生成,說明蠟燭燃燒生成水。

向燒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觀察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下面算式是按某種規律排列的 1 1,2 3,3 5,4 7,1 9,2 11,3 13,

這是公 常考的題目,建議你提高懸賞額度來問,不難。1 2000 2n 1 下面的算式是按某種規律排列的 1 1,2 3,3 5,4 7,5 9,1 11,2 13,3 15,4 17,5 19,1 21.前面的是1,2,3,4,後面的是2k 1 這樣 有數列為k 2k 1 3k 1 令2003 3k...

下面算式是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的42,58,

第100個算式的得數是 104 596 因為算式的第一項都比後一個算式的第一項少1個數。算式的第二項都比後一個算式的第二項少6個數。下面的算式是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的 4 2 5 8 6 14 7 20.那麼,第100個算式的得數是多少?被加數每次增加1,到第100個算式時,為4 99 103 加數每次...

有誰知道下面的是什麼字,有誰知道下面的四個是什麼字?

1 靝ti n 見 靝 筆畫數 18,部首 青,筆順編號 112125113115431234 倉頡碼 手月人弓木 康熙字典 記載,靝 出自 篇海 與天同。出道書。即與 天 字有相同用法。漢語大字典 對 靝 的解釋,與 天 相通,亦解釋 靝 曾與 黑氣 同用,分別解作 天 地 2 萬丈 合體字屬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