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角度看詩詞曲賦都是詩歌嗎,詩詞曲賦各是哪個朝代的

2021-05-22 21:02:29 字數 5693 閱讀 4568

1樓:

是的,都是以詩歌的表現形式。

詩歌體與詞曲體文學特徵的不同表現在這樣五個方面:

1、和**的關係的差異

詩體和詞體的文學特徵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以格律詩和詞的對比來說明詩體和詞體文學特徵的差異。首先,詩詞和**的關係是不同的。中國古典詩歌從一開始就與**有著不解之緣,但是詩最終與**分離,並且在與**分離之後,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榮。

而詞是在**的土壤中萌芽產生的,**性是詞體文學的最基本特徵,即使在南宋詞不再完全入樂歌唱,而成為一種新的韻律詩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寫,**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異

外部形式的差異表現在句式、句法、韻律、對仗等方面。

首先從句式上看,格律詩句式整齊劃一,古詩長短隨意;詞的句式則參差不齊,但是詞的唱段不齊也是由格律規定的;其次,詩詞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詩句法相對固定,二

三、二二三節奏;詞的句法卻靈活多樣,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煙波;再次,詩詞的押韻規則也不一樣,格律詩只用平聲韻,一韻到底,隔句壓韻,首句可壓可不壓;詞平仄通壓,中間可以換韻,韻腳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規定;最後,詩詞的對仗規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詩第

二、第三兩聯必須對仗,而詞的對仗卻靈活得多,沒有統一的要求。如鼎足對,可對可不對。《眼兒媚》

3、題材內容的差異

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很大差異。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為主要內容,抒發的主要是社會性的群體所共有的情感;而詞在題材內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以描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為主,抒發的大多是作者個人的自我情感。

4、語言特色的差異

詩是一種典型的語言藝術,而詞卻是一種典型的精美語言藝術。繆越先生曾經形象地把詩詞語言特色比喻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園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詞因為題材多關乎女性,故而詞的語言也帶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輕靈細巧、纖柔香豔。

5、風格的差異

詩詞風格上的差異被精練地概括為詩莊詞媚(清李東琪語),即使題材內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現出的風格也大相徑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詩詞作品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這與詩詞題材內容和語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關係。

2樓:sky萌朵朵

是的,都是以詩歌的表現形式。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呀,詩歌也是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呢。

詩詞曲賦怎麼區分

4樓:登哥啊啊啊啊

一.  定義:

1、詩,是為吟詠言志的文學題材與表現形式

2、詞又稱曲子詞、長短詞、詩餘,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

3、曲是一種韻文形勢,出現於南宋和金代,盛行於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

4、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

二.  區分:

1、詩的創作一般要求押韻,對仗和符合起、承、轉、合的基本要求

2、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3、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

4、曲先有調,再按其所奏樂曲配詞吟唱

5、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

三.  特點:

1、詩分為古體詩和新體詩,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樂府、趣味詩等。詩的創作一般要求押韻,對仗和符合起、承、轉、合的基本要求

2、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性的詞調(詞牌)。一般說,詞調並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

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段或分段較多的是極少數。

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曲因是配合**的長短調,不論散曲或戲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標

明宮調和曲牌名,且每種曲牌都屬於一定的宮調

4、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常常為文而造情

5樓:小手有點抖

樓上說那麼詳細 讓人很難理解

看我的解釋

這4個字本來就不同 按字型來區分 最容易咯

詩詞曲賦出名人?

6樓:匿名使用者

詩: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商隱 杜牧

詞:蘇軾 辛棄疾 李清照 歐陽修 晏殊 晏幾道 納蘭性德曲:張養浩 馬致遠

賦:左思 司馬相如 曹植

等等。如果有疑問可以問我。

詩詞曲賦各是哪個朝代的 5

7樓:匿名使用者

詩——從春秋至今,近體詩依唐而盛,故唐詩最著名。

詞——起於隋朝,經唐朝三百年發展,在五代成熟健壯,至宋代達到極盛。

曲——宋代北方少數民族地區開始發展,至元而盛,也即元曲,為明雜劇做了鋪墊。

賦——從戰國時期發展至漢而最精,也即稱為漢賦。

06.11.05盤錦

盤錦友人提問時請不要選為最佳。

8樓:匿名使用者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大家都知道,漢賦可能有點不太熟悉。

漢 司馬相如,李白,杜甫,蘇東坡,李清照,關漢卿,他們的作品可以說明一切。

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的《牆頭馬上》、鄭光祖《倩女離魂》。

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被後世譽為漢賦四大家。

司馬相如的 主要賦作是《子虛》、《上林》;

揚雄的代表作有《甘泉賦》等;班固的代表

作《兩都賦》;張衡的以《二京賦》為代表。

9樓:匿名使用者

詞——起於隋朝,經唐朝三百年發展,在五代成熟健壯,至宋代達到極盛。清代又有發展

10樓:匿名使用者

唐詩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儘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象滿天的星斗一樣。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們的作品,儲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是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

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是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

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

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不僅擴充套件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

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宋代的詞

宋代的詞

如果說宋代的古、近體詩就其整體還不足與唐詩比肩,那麼宋代的另一種詩歌體裁——詞,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煥發出燦爛的光彩。

詞,起源於唐代民間,稱「曲子詞」,後被文人接受,改造成一種抒情詩樣式,經五代時期,這種詩歌體裁漸趨成熟。晚唐五代最著名的詞人有溫庭筠、韋莊、馮延已、李煜等。到兩宋時代大發展,名家輩出,蔚為大觀。

宋代以詞名家的人很多,如張先、柳永、晏殊、歐陽修、晏幾道、蘇軾、秦觀、黃庭堅、賀鑄、周邦彥、李清照、朱敦儒、張元幹、張孝祥、辛棄疾、陳亮、姜夔、劉克莊、吳文英、張炎等等。近人唐圭璋編輯的《全宋詞》收入一千餘家作者的近兩萬首作品。在講具體作品之前,我們先簡要了解一下關於詞的格律特點。

詞,還有「詩餘」、「樂府」、「琴趣」等別稱。它是一種格律詩的樣式,特點是句式長短不齊,所以還叫「長短句」。習慣上又把詞分為三類:

58字以內的稱「小令」,59字至90字的稱「中調」,91字以上的稱「長調」。不分段的叫單調,分兩段的叫雙調,分三段的叫三疊,分四段的叫四疊,後兩種不多見。每首詞都有詞牌,如《如夢令》、《蝶戀花》、《木蘭花慢》、《賀新郎》之類,原來是曲調名稱,後來詞和**脫離,這些詞牌便只成了填詞的格式。

按其格式,作者可以填進任何內容,所以詞牌不是標題,和內容無必然聯絡。

元曲繼唐朝詩、宋詞之後蔚為一文學之盛的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於「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鬥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誇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

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傳絕不及唐詩宋詞之廣,這是人們對元曲的體式感到陌生緣故,我們在此對其予以簡略介紹。

元曲有雜劇、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數,小令帶過曲之別。

漢賦漢代的賦。賦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學體裁,講究文采、韻節,通過「鋪採■文」以「體物寫志」。最早以賦名篇的是戰國時趙人荀況,但漢人常把賦和辭連用,稱為辭賦。

這是由於漢賦多模仿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漢人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收為一集,名曰《楚辭》。辭賦連用,表示漢賦和《楚辭》之間的繼承關係。

由於漢代上層統治集團的提倡,賦的創作盛極一時。據班固《兩都賦序》記載,在成帝之世,「論而錄之,蓋奏御者千有餘篇」,加上西漢末和東漢的作品,數量當更為可觀。

初期的漢賦如賈誼的《吊屈原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等,其形式同《楚辭》沒有什麼區別。景帝時枚乘作《七發》,開創了一種進一步散體化、以鋪張為能事的新賦體。經過司馬相如等著名賦家的發揚光大,新體賦在武帝以後繁榮起來,成為漢賦的主流。

新體的漢賦一般又可分為大賦和小賦兩類。從內容上看,大賦多是鋪敘誇耀都城、宮殿、苑囿之盛和帝王大規模行獵的場景,旨在****,****,迎合統治者好大喜功、追求享樂的心理,而在篇末寓諷諫之意。主要作品有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揚雄的《長楊賦》、《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東京賦》、《西京賦》等。

這些大賦寫得富麗堂皇,很有氣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統一的漢帝國的聲威和上升時期封建統治階級既窮奢極欲又發揚蹈厲的風貌。但大賦為達到形式上的華美恢巨集,往往誇張浮飾又大量堆砌詞藻,喜用冷字僻詞以炫博爭奇,兼之後期的大賦多摹擬而少創新,行文板滯,這些都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小賦篇幅較短,或抒情述志,或借物寓言,內容比較廣泛,風格比較清新,主要流行於東漢。

著名作品有張衡的《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禰衡的《鸚鵡賦》等。

漢賦在流傳過程中多有散佚,現存作品包括某些殘篇在內,共約二百多篇,分別收錄在《史記》、《漢書》、《後漢書》、《文選》等書中。

中國文學發展史 包括詩,詞,曲,散文,小說 部分

中國文學史可以分成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國文學史大的時代斷限。在三古之內,又可以細分為七段。三古 七段的具體劃分如下 上古期 先秦兩漢 公元3世紀以前 第一段 先秦時期 第二段 秦漢時期 中古期 魏晉至明中葉 公元3世紀至16世紀 第三段 魏晉至唐中葉 天寶末 第四段 唐中葉至南宋末...

從文學的角度討論便條分行而成詩

這似乎是當今紅蓮派詩歌的風格。以本人的見解 詩歌分行,是為了內容 回而服務的。現代語言答 學提倡語言的形式,詩歌分行正是形式結構的需要。如果詩歌的分行達不到為內容服務的要求,以本人看來,這就不是詩歌。一管之見,問好 從文學角度看詩詞曲賦都是詩歌嗎 是的,都是以詩歌的表現形式。詩歌體與詞曲體文學特徵的...

詩歌鑑賞從什麼角度語文詩詞鑑賞一共有哪些角度

詩歌鑑賞常用術語 這首詩採用了 表達方式 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 技法,寫出了 意象 的 某某 特點,表現了 突出了 某某 思想 感情,起到了 某某 作用。表達方式有 敘述 描寫 抒情 議論。說明 修辭手法有 比喻 比擬 誇張 對偶 排比 反覆 襯托 對比 用典等。表現手法有 象徵 想象 聯想 照應 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