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詩經的評價,孔子是怎樣評價詩經的

2021-03-21 23:42:45 字數 4316 閱讀 6721

1樓:勤奮的追與憶

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

譯文:《詩》三百,用一句話在概括它,就可以說,不胡思亂想。沒有學過詩經,連話都不會說。

孔子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就不會說話),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孔子認為,研究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學習諷刺方法,可以運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從而達至齊家,治國,平天下。

擴充套件資料

從歷史價值角度言,《詩經》實際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歷史,全方位、多側面、多角度地記錄了從西周到春秋的歷史發展與現實狀況,其涉及面之廣,幾乎包括了社會的全部方面——政治、經濟、軍事、民俗、文化、文學、藝術等。

後世史學家的史書敘述這一歷史階段狀況時,相當部分依據了《詩經》的記載。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詩,本是歌頌祖先的頌歌,屬祭祖詩,記錄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會後期到周滅商建國的歷史,歌頌了后稷、公劉、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輝煌功績。

這些詩篇的歷史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它們記錄了周民族的產生、發展及滅商建周統一天下的歷史過程,記載了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中大遷徙、大戰爭等重要歷史條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經濟、民俗、軍事等多方面情況,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史料。雖然這些史料中摻雜著神話內容,卻無可否認地有著可以置信的史實。

2樓:和平有明

孔子下手真很狠,千於首,砍掉了70%,只剩下305首…

孔子是怎樣評價詩經的

3樓:逗比逗無悔

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

譯文:《詩》三百,用一句話在概括它,就可以說,不胡思亂想。沒有學過詩經,連話都不會說。

孔子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就不會說話),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孔子認為,研究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學習諷刺方法,可以運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從而達至齊家,治國,平天下。

擴充套件資料

《詩經》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沒有說什麼不好的東西)。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4樓:陽光照前路

孔子覺得詩經這本書非常的好看,非常的,精講,覺得這個是能給**傳道授業解惑,所以孔子對於這本詩經是很有讚賞的,對這本詩經是持很大的讚譽。

5樓:重影影子多寂寞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對詩經有什麼評價

6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

他讚賞「詩三百」,根本原因是因為「無邪」。他高度評價《關雎》之美,是因為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合於善的要求。

春秋時三百篇最初流傳、應用和編訂, 孔子創始儒家詩教。他的詩教理論,以及後來戰國時 孟子提出的方**、 苟子創立的儒家文學觀,奠定了後世《詩經》研究的理論基礎。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 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 風》、《 雅》、《 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 小雅》和《 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 周頌》、《 魯頌》和《 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7樓:love裸舞揪

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可以_培養聯想力,可以_提高觀察力,可以__學習諷刺方法

孔子對《詩經》有什麼評價?

8樓:北京創典文化

作為我國文學的主要源頭之一,《詩經》一直受到歷代讀書人的尊崇。「至聖先師」孔子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對我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

哪三個字是孔子對詩經的評價

9樓:魯北野叟

你好。孔子刪《詩》,孔子看來《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思無邪】就是你所要的三個字。

孔子還要求學生們: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花木之名。

《史記 孔子世家》說: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孔子對<<詩經>>的評價?

10樓:匿名使用者

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可以_培養聯想力,可以_提高觀察力,可以__學習諷刺方法

11樓:匿名使用者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名人們(比如:魯迅,孔子,孟子)對《詩經》的評價?

12樓:新苗國際教育吧

孔子: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詩的作用:「小子何莫學夫詩?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草術之名。」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孟子:

孟子論詩,謂「說詩者不以問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荀子:

荀子在儒家著作中最先把詩三百首當作經。他在〈〈勸學》篇中提出為學須「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司馬遷:

《太史公自序》中兩次提到《詩經》。一次是與上大夫壺遂討論孔子續《春秋》之精神時:《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綱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辯是非,故長於治人。

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第二次就是很有影響的論「發憤著書」,這段文字相當經典,與《報任少卿書》中部分文字大同小異,這裡只取論詩的一句:

《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董仲舒:「詩無達詁」正是此人作為理論明確提出來的。

原話是「所聞『詩無達詁,易無達佔,春秋無達辭,從變從義,而一以奉人。』」 朱熹:他有兩個觀點最為有名,一是認為《詩經》:

「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也就是說是他老夫子第一次明確提出《詩經》是里巷歌謠(民歌)說;二是淫詩說。特別是在談及「鄭風」時,他認為「鄭風」十有**都是淫詩。

何休(東漢經學家):說《詩經》是「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勞者歌其事,飢者歌其食」。 胡適:

「《詩經》並不是一部經典,確實是一部古代歌謠的總集」。 梁啟超:「現存先秦古籍,真贗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

」 魯迅:根據《風》《雅》《頌》三部分的實際內容,認為《詩經》是「中國最古的詩選」,「以性質言,風者,閭巷之情詩;雅者,朝廷之樂歌;頌者,宗廟之樂歌也。」 19世紀前期法國人比奧的專論《從詩經看中國古代的風俗民情》明確說明:

《詩經》是「東亞傳給我們的最出色的風俗畫之一,也是一部真實性無可爭辯的文獻,」「以古樸的風格向我們展示了上古時期的風俗習尚、社會生活和文明發展程度。」 20世紀中期**費德林院士也稱:「《詩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獨具一格的百科全書。」

哪三個字為孔子對《詩經》三百篇的整體評價為?

13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思無邪」,「思」是語氣詞,所以其實就是「無邪」的意思。

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如何看待孔子對管仲如其仁的評價

孔子對管仲的否定性評價,主要表現在 儉 與 禮 兩方面。從 儉 方面來分析 論語 載 或曰 管仲儉乎?曰 管子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所謂三歸,按照清人郭嵩燾的解釋,即為市租。所謂三歸者,市租之常例之歸之公者也。桓公既霸,遂以賞管仲。市租本應收歸公有,但管仲卻收歸己有,供自己享用。按照孔子的理解,...

孔子為何對顏回評價最高

第一,喜歡並善於學習。孔子認為顏回是 中最受歡迎的 他曾經說過,他只看到顏回的進步,從來沒有見過他停下來。中,聽自己總是不懈怠,只有顏回。第二,有理性原則。他做錯了,或者心情不好,他不會對別人生氣。第三,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他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第四,追求道德完善,精神充實,不注重物質享受。孔子...

對孔子,你可作什麼評價 孔子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1言政,言學,言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孔子的思想 主張是什麼?孔子的思想 主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 1.思想家 孔子開創了儒家思想體系,主張 仁者,愛人 克己復禮為仁 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 仁道精神 主張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2.教育家 主張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