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團圓飯有哪些意義,吃團圓飯的意義是什麼

2021-05-22 10:48:24 字數 5175 閱讀 2685

1樓:匿名使用者

團圓飯(family reunion dinner) 中國的春節,「吃」往往會成為大部分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是透著那麼一股喜慶熱鬧勁兒,這可以算是中國民間過年的最大特點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似乎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更加顯得入情入理。 景觀:

您「吃」了嗎? 在中國,人與人之間相互見面時問候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吃」了嗎?

節氣到了得「吃」,端午節「吃」、中秋節「吃」、重陽節「吃」、年年歲歲的春節期間忙著「吃」,聚會「吃」、結婚「吃」、生日「吃」、孩子考取大學「吃、找到好工作還是要「吃」......總之,遇到喜慶的事兒,大部分人所選擇的慶祝方式保準就是「吃」。 春節的熱鬧味兒向來是飯店先「嘗」的,一些飯店包房在節前半個月就已經預訂滿了,年夜飯火爆的場面可想而知。以去年春節為例,根據北京、上海、天津等10個城市飯店與餐飲企業營業額抽樣調查統計,春節**週期間餐飲業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左右,全國餐飲業營業收入約210億元,也就是說,一個猴年春節就「吃」進了200億。

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家人的團聚能夠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一家大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是一種幸福的時光。 傳統:南北食俗自不同 春節是中國民間歷史最悠久、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

漢族過春節,時間較長,一般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為止。 從南北朝到宋代,長江流域年節有飲「屠蘇酒」、「柏葉酒」和「桃湯」的習俗。飲屠蘇酒據說可以避瘟疫。

柏葉酒,由柏樹葉浸於酒中製成,柏為常青之樹,柏葉後凋而耐久,飲柏葉酒即取其壽命長久之意。 明清以來,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顯的差別。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

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佳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裡。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或稱長生果)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還有一隻餃子中放一枚硬幣,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餃子形似元寶,新年裡麵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糰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

直到今天,北方過年包餃子、南方過年做湯圓的習俗仍然極為普遍。 江南風俗: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

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裡或碗蓋上放兩隻橄欖,稱為「無寶茶」。

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魚(餘)」。 北京風俗:北京民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

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當然,「灶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於是便有了:

「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

三、糖瓜粘,二十

四、掃房子,二十

五、炸豆腐,二十

六、燉羊肉,二十

七、殺公雞,二十

八、把面發,二十

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謠。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列數:齒頰留香的過年吃食 更歲之交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

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步步高昇吃「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據說,最早時年糕是為午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首推黏黍?

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很甜。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糰,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

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法,味道甜鹹皆有。

喜慶吉祥年年有「魚」:大年三十晚上吃頓團圓飯,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魚「餘」同音,年年有「魚」——年年有「餘」,圖個吉祥,圖個喜慶。我國南北各地的魚餚甚多,如蘇菜中的「荷包鯽魚」、烏蘇裡的「油炸鰉魚塊」、川菜中的「瓣鯽魚」、粵菜中的「香滑鱸魚球」、湘菜中的「祁陽筆魚」、京菜中的「醋椒魚」、津菜中的「高麗銀魚」、東北菜中的「白松大馬哈魚」等等,都是名響一地的魚餚。

世上人人要吃飯,吃飯規矩各自不同。在中國最大、最長的「吃喝季節」——春節臨時,飲食構成了節日裡一幅紅火的景觀,嚼嚼溫情滿溢的團圓飯之所以是幸福的事情,關鍵在於那一份真實的情感,而並不在於「吃」的形式,老話有云:「過猶不及」。

在這樣一個舉國歡慶、闔家團聚的時候,我們不妨同時以反思中國的食文化為結尾,冀望大家能過一個真正有意義的春節。 ·光明**出版社編輯崔允剛:中國的食文化源遠流長,歷代不乏出現過眾多美食家,也造就了「滿漢全席」這樣的豪宴大餐。

只要到中國來,保證你「吃著碗裡的,瞧著鍋裡的。」...... 雖然吃能夠得到「口腔快感」,滿足審美愉悅,但作為食文化,確實值得我們沉思、細考。由「吃」引發的危害屢見不鮮;由「吃」造成的行賄**案件也數不勝數。

·作家李波:中國食文化的發達只侷限在技術層面,中國食文化所強調的「色、香、味、形、器、禮儀」一應俱全,尤其在烹飪上的眼花繚亂、在味覺上的審美愉悅、在禮儀上的繁文縟節,它建立在一種消極甚至腐蝕性的力量上,以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以人際關係的庸俗化,以社會風氣的毒化等等為代價。在價值觀上,它並不是建設性的,但人們往往在味覺愉悅中麻痺了。

所以我提出一個人要想獲得靈魂的自由,必須首先擺脫味覺的囚禁。

2樓:匿名使用者

圖個吉利,團團圓圓的寓意。

3樓:高興就好

過年一家老老少少聚在一起熱熱鬧鬧

4樓:

年夜飯(又稱團年飯、團圓飯)是指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晚餐。目的是在過年前一家團聚並共度農曆新年,中國習俗吃年夜飯後要守歲。

除夕晚餐,南北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還有特色菜。北方人習慣在春節期間吃餃子。因為白色的餃子形狀像銀元寶,所以湯圓被用作「新年發財,財源滾滾」的象徵。

有些餃子,也放一些開水後消毒的硬幣包裝,誰說先吃,可以賺更多的錢。

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代傳下來的。在寒冷的冬天,醫生張仲景看到窮人的耳朵凍壞了,於是他做了一種「屈寒交耳湯」給窮人**凍傷。他用羊肉、胡椒粉和一些曲汗和合肥的草藥,用麵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狀「焦耳朵」,鍋裡煮熟了,分給窮人吃,人吃了,覺得暖和,兩隻耳朵熱。

後來,人們也紛紛效仿,並流傳至今。

吃餛飩,是新年伊始的意義所在。傳說中的世界在它形成之前是一種混亂的狀態。盤古創造了世界,也創造了宇宙。

在新的一年裡吃麵條是為了祝你長壽。除夕夜聚餐的目的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間的密切交流。

5樓:丿灬covenant丶

團圓飯也就是年夜飯,而其中也包含了守年關、繼承傳統 、報答養育之恩 、團圓等豐富的意義。

古時候吃年夜飯,是為了祈求神先的祖靈保佑,平安度過農曆的最後一夜。因為每年的除夕之夜,就是上古年獸出現的時候,「年」的形貌猙獰,生性**,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人們為了守年,家家戶戶會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

所以年夜飯具有守年關的意義。

當然,我們現在對年夜飯的重視,也就是對傳統的重視,為的就是繼承傳統的習俗。《爾雅•釋天》記載:「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歲為名,把「年」當作收穫的象徵,於是大家聚在一起燒些好東西吃一頓,這種慶祝的活動也就成了年夜飯,它代表了傳承。

報答養育之恩

一年到頭走得再遠,千金難換家鄉味道,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幸福的味道。老人眼看兒孫滿堂,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而年輕的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表養育之恩。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充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使家人間的關係緊密。

大家都知道每逢過年,就是一家團圓的日子,無論離家多遠,我們都會在除夕年夜飯之前趕回去,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然後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迎接新年的到來。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所以年夜飯更是代表著一家團團圓圓,辭舊迎新。

吃「團圓飯」的意義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家人的團聚能夠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一家大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是一種幸福的時光。

年夜飯,又稱圍爐。南方稱為團年飯、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目的是在過年前一家團聚並共度新春,傳統上年夜飯多在除夕祭祖後食用。

通常年廿九(農曆如果是小月)或年三十晚。各地風俗華北地區普遍稱為年夜飯,又稱圍爐,江南、華南地區則稱為團年飯、團圓飯。各地團年飯時間不盡相同,較為常見的是晚上吃,所以**普遍稱為年夜飯。

以前團年飯必定全家大小留在長輩家中吃飯,不過近幾年有些家庭為了方便,改上酒樓、餐廳。另外也有部分家庭經濟條件差,只能一家二人、三人吃飯。中國南方人和越南人團年是做一頓有雞、魚、肉等豐富菜式的晚飯,上海的年夜飯(閣家歡)的菜餚,有水筍紅燒肉、白切雞、炒魚片、醋烹芥辣菜,是地道的上海菜。

中國北方人、朝鮮人、日本人多會圍爐吃火鍋。 意頭團年飯的食材和菜式多寓意吉祥,如廣東取諧音「發財」「好市」的髮菜和蠔豉,江淮地區的人們常會吃象徵圓滿、團圓的圓子(原材料和做法花樣很多),北方人則吃象徵元寶的餃子。日本則會吃象徵長壽、稱為年越蕎麥的蕎麥麵。

歷史南朝梁宗懍於《荊楚歲時記》記載「歲暮家傢俱餚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飲。」即是逢歲晚,家家戶戶準備肉類和蔬菜(餚蔌),守歲迎接新年,家人相聚飲酒,吃團年飯。

團圓飯的寓意,吃「團圓飯」的意義是什麼?

團圓飯 是過年中人們藉助飲食活動來表達華夏民族群體文化心理的一種方式。團圓飯 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 厚重的文化積澱與廣大華夏子孫後代的受眾群體。吃團圓飯,是舉國上下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最為熱鬧歡快的時刻。大年夜,豐盛的年菜美食擺了滿滿的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人們共吃 團圓飯 此時此刻,無論是老人 小孩...

過年吃團圓飯有哪些菜有什麼寓意團圓飯有哪些菜菜的含義

團圓飯及每道菜寓意 1 紅燒魚 年年有餘 中國傳統有年年有餘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 禮 諧音,大吉大利 除夕夜吃鯽魚,鯽同 吉 諧音,吉祥如意。除夕夜吃鰱魚,鰱同 連 諧音,連年有餘。只做一條的魚話,年夜飯吃中間,大年初一吃頭尾,連年有餘有頭有尾,寓意豐收富裕。2 白...

北方吃團圓飯的風俗是什麼,北方吃團圓飯的風俗是什麼

食譜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 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閤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 冷盆 熱炒 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 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 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