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幫忙50至70年代文學作家作品有哪些謝謝

2021-03-04 00:29:52 字數 5082 閱讀 4138

1樓:万俟暖小暖

郭沫若、柳青、樑斌、周立波、賀敬之、郭小川《望星空》(政治抒情詩)這些人的代表作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王蒙《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李國文《改選》

詩歌:流沙河《草木篇》

戲劇:海默《洞簫橫吹》

愛情**:鄧友梅《在懸崖上》、陸文夫《小巷深處》、宗璞《紅豆》

愛情戲劇:楊履方《布穀鳥又叫了》、嶽野《同甘共苦》

**一般是革命歷史戰爭題材。《林海雪原》比較有名。

老舍的自然也不必多說。

2樓:匿名使用者

以農村生活作為主要取材範圍的作家有趙樹理、周立波、柳青、沙汀、駱賓基、馬烽、康濯、秦兆陽、李準、王汶石、孫謙、西戎、李束為、劉澍德、管樺、陳殘雲、浩然、謝璞、段荃法、王杏元等。在當代的農村**中,存在著兩個有影響、藝術傾向卻有所不同的創作「群體」:一是趙樹理等山西作家,另一是柳青、王汶石等陝西作家。

比較起來,柳青等更堅定地實行表現「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決心,更重視農村中的先進人物的創造,更富於浪漫的理想的色彩,具有更大的概括「時代精神」和「歷史本質」的雄心。如果從另一角度來觀察,那麼,柳青也許更像是鄉村的「外來者」,雖然他與所描寫的土地和生活於其上的勞動者,已建立了密切的關聯。而趙樹理則更像「本地人」,雖然他也獲得一種超越性的眼界和地位。

他們的**在關注、支援農村的變革和「現代化」程序,關注「新人」的出現和倫理關係的調整和重建時,柳青等更為重視的是新的價值觀的灌輸,而趙樹理等則更傾向於在農村的「傳統」中發掘那些有生命力的素質。就**而言,柳青等所借鑑的,是西方和我國新文學中「現實主義**」的傳統,而趙樹理更推重的是話本、說書等「宣講」、「說話」的「本土資源」。由於藝術觀和方法上的這些差異,隨著當代不同階段政治和文學風向的變化,對他們的創作的接受和評價,也大致呈現為此起彼伏的狀況。

農村**除了山西、陝西這兩個「群體」之外,較重要的還有周立波、李準、浩然等。李準(1928-)在五六十年代的創作,表現了根據在農村開展的運動和實施的政策來選取題材和確立主題的寫作策略。他的第一篇**《不能走那條路》,就是在這一意義上受到批評家的讚揚(注:

這一短篇,寫分得土地後的「翻身農民」面臨的「兩極分化」,宣揚農業集體化道路是惟一正確的道路。發表於2023年11月20日《河南**》,《人民**》等全國各地報刊紛紛**。)。

主要作品還有《李雙雙小傳》、《耕雲記》,以及出版於80年代的長篇《黃河東流去》等。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陽人。30年代參加左聯,並開始著譯。

抗戰期間到延安後,任魯藝教員。2023年完成的表現東北土地改革運動的長篇《暴風驟雨》,因與《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白毛女》一起,在50年代初為蘇聯授予「斯大林文藝獎」,而享有甚高聲譽。2023年到北京石景山鋼鐵廠「深入生活」,出版《鐵水奔流》(1954)。

這部寫解放軍對鋼鐵廠的「接管」,和恢復生產的過程的長篇,當時雖受到讚揚,事實上卻相當乏味。2023年起,周立波回到他的家鄉湖南定居,創作又轉到他所熟悉的農村生活上來。長篇**《山鄉鉅變》及其「續篇」,分別出版於1958和2023年。

和當時表現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大部分作品一樣,《山鄉鉅變》的主旨也為了證明農村的個體小生產者必須走集體化道路。**人物「設定」,也無甚大的不同:有苦幹而無私的農村基層幹部(鄧秀梅,李月輝),有堅定走集體化道路的積極分子(劉雨生,盛淑君),有在「兩條道路」之間搖擺的落後農民(外號「亭麵糊」的盛佑亭——這是寫得最為生動的「喜劇人物」),也有進行破壞的暗藏的階級敵人(如龔子元)。

不過,**也有它的某些獨特處理。對於這一規格化的主題,作家有時更樂意於通過特定地域的鄉村日常生活來。另外,對於體現在農民身上的「道路」的分歧、衝突,似乎持理解而寬厚的態度。

因而,有一種略帶幽默、風趣的敘述語調,也能在生活美感的價值上,來表現鄉村的人情風俗、自然風光。有批評家認為,從《暴風驟雨》到《山鄉鉅變》,在藝術風格上是從側近於「陽剛」,到偏向於「陰柔」的變化。(注:

黃秋耘《〈山鄉鉅變〉瑣談》,《文藝報》2023年第2期。)對於中國古典**的取法,與他對南方口語的改造,使**具有地域色彩和個人風格。這一藝術取向,在他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寫的散文化的短篇(收入《禾場上》、《卜春秀》等集子)中,有更為充分的展現。

3樓:我為託福狂

劉心武 《班主任》只想起來這一個

4樓:匿名使用者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毛的文很不錯,她的《夢裡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都很好

5樓:騰詩弓星暉

以下內容來自《中國新文學百年》

50年代:1詩歌與散文

郭小川、賀敬之的政治抒情詩;楊朔、劉白羽、秦牧等的歌頌散文;孫犁荷花澱派2革命歷史題材的**

杜鵬程《保衛延安》、吳強《紅日》、曲波《林海雪原》、樑斌《紅旗譜》3農村題材與干預生活**

趙樹理(山藥蛋派)、周立波《山鄉鉅變》等

60年代:文學噩夢年代

趙樹理《套不住的手》《三裡灣》等

70年代:新時期報告文學,徐遲為代表;傷痕文學,劉心武、盧新華等;反思文學,茹志娟等;朦朧詩,北島、舒婷、顧城等;改革文學,蔣子龍,柯雲路,高曉聲,張潔,賈平凹,路遙等

80年代:鄉土**,劉紹棠;市井**,馮驥才、陸文夫等;尋根文學,韓少功,阿城,王蒙、賈平凹、王安憶等;荒誕**,堪容、王蒙;詩歌出現新生代。新寫實、歷史文學,池莉,方方,劉震雲,蘇童,張承志等

90年代:新體驗**,陳建功,李功達、劉慶邦等;新女性**,陳染、林白等,軍旅題材,朱蘇進等

求50,60,70,80年代作家的分派及代表人物

6樓:情感聊啊聊

代作家的分派及代表人物

50年代:

1、詩歌與散文

代表人物:郭小川、賀敬之的政治抒情詩;楊朔、劉白羽、秦牧等的歌頌散文;孫犁荷花澱派。

2、革命歷史題材的**

代表人物:杜鵬程《保衛延安》、吳強《紅日》、曲波《林海雪原》、樑斌《紅旗譜》。

3、農村題材與干預生活**

代表人物:趙樹理(山藥蛋派)、周立波《山鄉鉅變》等。

60年代:

文學噩夢年代

代表人物:趙樹理《套不住的手》《三裡灣》等。

70年代:

1、新時期報告文學

代表人物:徐遲為代表;

2、傷痕文學

代表人物:劉心武、盧新華等;

3、反思文學

代表人物:茹志娟等;

4、朦朧詩

代表人物:北島、舒婷、顧城等;

5、改革文學

代表人物:蔣子龍,柯雲路,高曉聲,張潔,賈平凹,路遙等

80年代:

1、鄉土**

劉紹棠;

2、市井**

代表人物:馮驥才、陸文夫等;

3、尋根文學

代表人物:韓少功,阿城,王蒙、賈平凹、王安憶等;

4、荒誕**

代表人物:堪容、王蒙;

5、新寫實、歷史文學

代表人物:池莉,方方,劉震雲,蘇童,張承志等

以上摘自《中國新文學百年》。

當代文學流派

荷花澱派──孫犁,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

山藥蛋派──趙樹理,馬烽,西戎,孫謙。

傷痕文學——盧新華、劉心武、從維熙、馮驥才、周克芹。

反思文學——茹志娟、張一弓。

改革文學——蔣子龍、高曉聲、路遙、張潔。

尋根文學——楊煉、張承志、阿城、王安憶。

「痞子」文學——王朔、石康、李傻傻、張一一。

荒誕文學——魏明倫、狂狷、高行健、寧財神。

90後新銳星生派

原筱菲、陳昂、蘇笑嫣、張牧笛、柳香川、張培亮、金濤、許仕龍、陳思楷、李軍洋、李唐、高璨、老祥、蓑依、黃宇、李開濃、王永香等。

文學流派是在文學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從基本形態上看,大體有這樣兩種型別:一種是有明確的文學主張和組織形式的自覺集合體。

這種流派,從作家主觀方面來看,是由於政治傾向、美學觀點和藝術趣味相同或相近而自覺結合起來的,具有明確的派別性。他們一般有一定的組織和結社名稱,有共同的文學綱領,公開發表自己的文學主張,與觀點不同的其他流派進行論戰。

7樓:樂和子言

以下內容來自《中國新

文學百年》

50年代:1詩歌與散文 郭小川、賀敬之的政治抒情詩;楊朔、劉白羽、秦牧等的歌頌散文;孫犁荷花澱派2革命歷史題材的** 杜鵬程《保衛延安》、吳強《紅日》、曲波《林海雪原》、樑斌《紅旗譜》3農村題材與干預生活** 趙樹理(山藥蛋派)、周立波《山鄉鉅變》等

60年代:文學噩夢年代 趙樹理《套不住的手》《三裡灣》等

70年代:新時期報告文學,徐遲為代表;傷痕文學,劉心武、盧新華等;反思文學,茹志娟等;朦朧詩,北島、舒婷、顧城等;改革文學,蔣子龍,柯雲路,高曉聲,張潔,賈平凹,路遙等

80年代:鄉土**,劉紹棠;市井**,馮驥才、陸文夫等;尋根文學,韓少功,阿城,王蒙、賈平凹、王安憶等;荒誕**,堪容、王蒙;詩歌出現新生代。新寫實、歷史文學,池莉,方方,劉震雲,蘇童,張承志等

90年代:新體驗**,陳建功,李功達、劉慶邦等;新女性**,陳染、林白等,軍旅題材,朱蘇進等

8樓:匿名使用者

50年代其實是一個特殊的年代,立不久的共和國文學出版機構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一個「綠皮書工程」,選錄的是一批代表性作家在三四十年代的代表性作品,而且又由作家本人做了不少帶實質意義的選擇和修改。50年代的綠皮書作家多處在文學創作成熟到火候的時期,以2023年為標界,年紀較長的被稱為「郭老」的郭沫若63歲,被稱為「茅公」的茅盾59歲,其餘老舍56歲,沈從文53歲,巴金、沙汀、艾蕪51歲,曹禺45歲,還是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的候補委員。當這批作家的文學思維趨於爐火純青,駕馭筆墨得心應手,已經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寫出精品傑作,因而需要更廣闊的文學創作空間的時候,卻以一種把文學過於等同於政治的觀點,使他們在修改舊作中裝扮自己、割去尾巴或掉入幼稚觀念的反芻,進而在寫作題材和創作方法上改弦易張。

這在某種意義上實際是在爐火純青後另起爐灶,得心應手之後另學手藝,其間所造成的作家創作生命史上和文學發展史上的遺憾。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當代文學史

中國二十世紀五十六十七十年代著名作家文學家主要有哪些?

10樓:書劍飄零

老舍、錢鍾書、沈從文、巴金、張愛玲、張恨水。

王蒙、汪曾祺、馮驥才、劉心武。

求所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女演員名單

沈丹萍演的那個是 sos兒童村 演她女兒的是蔣小涵吧,玻璃美人 剛剛主演了 特殊使命 你要是想找這些個老電視之類的,建議上天涯.求50 60 70年代的經典老歌 誰能明白我.回家.心太軟.秋來秋去.相思風雨中.情網.吻別.笨小孩.紅日.瀟灑走一回.潮溼的心.明明白白我的心.一人有一個夢想.很受傷.遲...

劍三的50年代,70年代,80年代在現實中大概是哪幾年

仙劍奇俠傳在現實中應該是50年代。仙劍奇俠傳三 是國產單機角色扮演遊戲 仙劍奇俠傳 系列的第三代作品,由大宇資訊股份 旗下的軟星科技 上海 研發,於2003年8月4日在中國內地正式發行。本作的主題為 輪迴 故事環繞在兩把劍,述說主角兩個前世與今生的糾葛。劇情年代設為 仙劍奇俠傳 故事初代50年前 仙...

求一部越戰電影應該是70到90年代之中拍攝的記憶中的故事情節 一群美國士兵在越南的村莊

一群美國士兵半夜無聊跑到一個越南人的村裡,強行帶走了一個女孩,最後父母無奈的給了她一件衣服,這個鏡頭讓人難忘,最後女孩受盡了折磨在美軍和游擊隊對射中掉下了大橋 這部電影,我也看過,但是忘記了,小時候看的,有十幾年了吧 求一部越戰電影 應該是70到90年代之中拍攝的 記憶中的故事情節 一群美國士兵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