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的起源,維吾爾族的歷史起源

2021-05-18 22:42:33 字數 6119 閱讀 4490

1樓:匿名使用者

維吾爾族是中國西北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自稱「維吾爾」其意為「團結」、「聯合」。 維吾爾族人的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北方遊牧民族

丁零及後來的鐵勒。鐵勒是西突厥汗國的一部分,於7世紀建立了回紇汗國,與唐朝保持友好的從屬關係。回紇後改稱為回鶻,9世紀時遷入新疆與當地的各族居民相互融合,逐漸發展形成了維吾爾族。

2樓:匿名使用者

吾爾族的歷史悠久,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貝加爾湖一帶的丁零。一般認為其先民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北方遊牧民族丁零及後來的鐵勒,北魏時的袁紇、烏護、隋時的韋紇、唐時的回紇、回鶻和元、明時的畏兀兒;亦有認為還可溯至公元前3世紀的"呼揭"或"烏揭",甚至遠古塔里木盆地的原始土著居民。 5世紀稱鐵勒。

唐初稱「回紇」。貞元4年改稱「回鶻」。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攻滅回鶻汗國,大部分人西遷至西域,逐步由遊牧過渡到定居的農業,同時融合了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的于田、疏勒、龜茲等古國的土著居民和兩漢以來移居西域的漢族,還有以後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至13世紀初,已形成近代的「畏兀爾」,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維吾爾民族。

目前 有 人口892.35萬人

維吾爾族的歷史起源

3樓:life無明小魚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

回紇源於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亞地區,活動著很多被統稱為丁零的遊牧部落。丁零人相繼受草原上的匈奴、鮮卑和柔然汗國的統治,長期侷促于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邊緣,以狩獵和畜牧為生。

公元4世紀以後,丁零又被稱為「鐵勒」,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為「高車」 。他們分佈於西起伏爾加河、東至興安嶺的東西萬餘里的歐亞北方大草原上。其中,活動於貝加爾湖一帶的被稱為東部鐵勒。

東部鐵勒中較大的部落有9個,回紇是其中之一。為了抵禦異族的侵擾和壓迫,這9個部落經常結合成暫時的地域性聯盟,因此又被稱為「九姓鐵勒」或簡稱「九姓」。

回紇部原遊牧於色楞格河流域,最初可能由10個氏族組成,也可能是他們有尚「十」的習俗,因此又自稱「十回紇」。十回紇以藥邏葛氏族為首,部落酋長都由藥邏葛氏族選出。

擴充套件資料

族群統一

統一九姓鐵勒各部的第一代可汗是骨力裴羅。

744年(天寶三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迴紇汗國。回紇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

諸部落原有的名稱從此基本消失,統稱「回紇」。就在這一年,骨力裴羅被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回紇汗國成為唐朝的屬國。此後,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

回紇與唐朝一直保持友好和從屬關係,並兩次出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788年(唐貞元四年),回紇可汗頓莫賀上書唐朝,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改回紇為「回鶻」。

4樓:匿名使用者

(五)維吾爾族

1.維吾爾族的起源與形成。維吾爾族是西北和新疆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

維吾爾族的直接淵源是唐代時先稱回紇、後改為回鶻的民族。唐中葉,回鶻被黠戛斯擊潰,諸部離散。其中向西遷移的有西州回鶻和蔥嶺回鶻。

以後這兩支回鶻與早就分佈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遊牧的突厥語各部,與居住在南疆地區操焉耆、龜茲、于田語的人,以及自西漢開始歷代移居來的漢族人,唐代時遷徒來的吐蕃人等長期相互溶合,逐步形成了一個新民族。後來,這個民族共同體裡又增添了契丹人、蒙古人的成份。他們自稱「維吾爾」意思是「團結」、「聯合」。

不久,伊斯蘭教取代了回鶻人原來信奉的薩滿教和佛教。共同的信仰,使這個民族共同體進一步鞏固下來。到十二世紀初維吾爾族基本上形成了。

2.維吾爾族地理分佈的歷史演變。維吾爾族基本上分佈在天山以南地區,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分佈在新疆以外的湖南、雲南、貴州的個別地方。

形成了與回族完全不同的大集中小分散的分佈特點。大集中的形成,首先是因為新疆是維吾爾族的發祥地,那裡有以吐魯番和喀什為代表的兩大回鶻文化中心,成為吸引維吾爾族的強大凝聚力。其次是由於新疆遠離內地,維吾爾族也從沒有強大到大規模進入內地的力量和要求。

相反,蒙古族興起後,現在的新疆大部分地區屬於察合臺汗國領地。蒙古人不僅把分散的維吾爾族統一起來,還使他們的分佈地域基本穩定下來。清代,**政權進一步控制了新疆,維吾爾族得到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主要聚居的南疆八城(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和田、阿克蘇、烏什、庫車、喀嘛沙爾)在清**的治理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再次是維吾爾人大多以從事種植業為主,南疆的綠洲地帶有良好的農耕條件,而周圍地區除了大山就是荒漠,只要不受到來自外部的干擾,他們就沒有必要離開那裡,象遊牧民族那樣四方飄泊。

維吾爾族中的極少一部分分散在遠離新疆的內地和西南,那是由於歷史政治原因造成的。如明朝初年(2023年)朝廷從新疆徵調了一批維吾爾軍士,攜其家屬到湖南的常德、桃源等地屯兵戍守,以後就世代定居下來。分佈在雲南、貴州的零星維吾爾族,也屬於這種原因。

(六)哈薩克族

1.哈薩克族的起源與形成。哈薩克族的族源也很複雜。

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四世紀,居住在今新疆伊犁河谷和前蘇聯境內伊塞克湖周圍地區的烏孫人,以及更早些時候就居住在這裡的塞種人(白種人)和月氏人,是哈薩克族最早的先世。六世紀後半葉,遊牧於阿爾泰山地區的突厥人,在天山北部的烏孫故地與烏孫人首先開始了哈薩克族最早的溶合,以後又有契丹人、蒙古人先後也加入了哈薩克民族的形成溶合之中。隨著蒙古人勢力的不斷擴張,溶合後的早期哈薩克人的分佈範圍曾擴充套件到歐洲的大部分地區。

十五世紀六十年代,在錫爾河下游地區遊牧的早期哈薩克人從蒙古人的金帳汗國**出來,向東遷移到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於他們是為反抗和擺脫壓迫與統治而遷移的,因而得名「哈薩克」,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這部分人後來又不斷地與南遷的烏孜別克人和由遊牧轉向定居的蒙古人溶合,並建立了哈薩克汗國,正式形成了以「哈薩克」之名見稱於世的新的民族共同體。

2.哈薩克族地理分佈歷史演變。哈薩克族是個跨境的民族,在我國境內的主要集中在新疆的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和木壘、巴里坤兩個哈薩克族自治縣以及烏魯木齊市。

在甘肅省的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等地也有聚居。境外的哈薩克人主要集中在前蘇聯的哈薩克共和國境內。哈薩克族的這種分佈狀況是有其歷史根源的。

歷史上的哈薩克人遊牧範圍十分廣闊。十六世紀前期,分佈西至烏拉爾河,南到塔什干,北接伊施姆河,東達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從十八世紀中葉起,沙俄勢力侵入中亞,開始蠶食中國領土,逐步吞併哈薩克草原和哈薩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區,使一部分哈薩克人中斷了與祖國的聯絡,並被迫遷移到沙漠地帶。

2023年到2023年,沙俄**強迫清**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調所謂「人隨地歸」,先後割佔原屬我國新疆地區的土地40多萬平方公里,使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哈薩克族人民成了異國公民。原來就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及劃界後紛紛投歸祖國的哈薩克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地區和博爾塔拉一帶,部分在阿爾泰山以南地區。這就是今天新疆哈薩克族聚居地形成的由來。

清代,還有部分哈薩克人因軍事徵調和其他原因,流散在甘肅、青海等地,建國以後這部分人中約有25000多人先後回到故地阿勒泰,重建家園。

維吾爾族的起源

5樓:匿名使用者

新疆維吾

爾族風俗習慣

維吾爾族住房一般是泥土建築,用天窗採光,屋內設有壁爐,屋頂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糧食。飲食以麵粉、玉米、大米為主,喜吃瓜果。日常的食品有饢(烤餅)、麵條、抓飯、茶、奶等。

維吾爾族服飾:城市婦女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農村男子穿長袍,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男女老少都愛戴四楞小花帽;耳環、手鐲、項鍊是婦女喜愛的裝飾品。

維吾爾族婚俗: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婚禮隆重熱烈。

維吾爾族喪葬:實行土葬。人死後淨身並用白布裹身,用移屍木匣抬到墓地入葬。節日有肉孜節(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維吾爾族禮節:待人接物很講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和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後把身體向前傾30度,並連說:"艾斯拉姆艾來孔!

"當行路人無處進餐和住宿時,只要說明來意,主人雖不相識,也會殷勤招待;走路讓長者走在前面,談話讓長者先談,入坐讓長者坐在上座,吃飯,先端給長者;小輩在長者面前不喝酒、吸菸;老人無論到**去作客,他騎的馬不論是卸鞍子,還是飲馬、餵馬,都由年輕人去做,走時,年輕人給老人備鞍,扶老人上馬;家裡來了客人,全家都出來歡迎,然後女主人以十分真誠的態度,用盤子端來茶水;老人吃飯時或到別人家裡去,常常雙手摸臉做"都瓦"(祝福儀式)。

維吾爾族禁忌:吃飯或與人交談時,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飯畢有長者領作"都瓦"時,忌東張西望或站起;禁食豬肉、驢肉、狗肉、騾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動物的血,衣著忌短小,上衣一般要過膝,褲腿達腳面,忌戶外著短褲;屋內就坐,忌雙腿伸直,腳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請茶,忌用單手;未經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動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別人家去,一定要讓年長的人先進門。青壯年婦女一人在家時忌外人進去;新婚夫婦的洞房忌隨便闖入;見到門上掛有紅布條,表示婦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內;不要和婦女開玩笑;在公共場合忌光著上身,更不能穿著背心、褲衩到別人家裡去;忌背後議論別人的短處;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邊、墓地、清真寺周圍和果樹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髒水;禁止攜帶汙濁之物進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豬圈、廁所,不許牲畜在墓地內亂跑,不許從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澇壩內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後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內;北疆地區,禁止在長輩面前講詼諧或揶揄的語言。

維吾爾族的**?

6樓:匿名使用者

維吾爾族的歷史

一.名稱的演變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在我國歷史上,歷代漢文獻對維吾爾族的稱謂,在書寫上,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公元4世紀 《魏書高車傳》中出現的「袁紇」一詞,是至今所看到的對「維吾爾」的首次漢譯寫法,同時期還有寫作「烏護」或「烏紇」的。

到6-7世紀的隋、唐之際,漢文獻多把「維吾爾」寫作「韋紇」。對此,《新唐書回紇傳》說:「袁紇者,亦曰烏護、曰烏紇,至隋曰韋紇」。

唐朝中、後期,又寫作「回紇」,據說是韋紇聯合鐵勒諸部中的僕固、同羅、拔野古等脫離突厥統治後給自己新組成的聯合體所定的漢文名稱。

788年(唐朝德宗貞元四年)時,回紇統治者取漢文「捷鷙猶鶻然」之意,提出把「回紇」二字改寫為「回鶻」,經唐王朝同意後正式 啟用,從此一直到13世紀70年代(元朝初年),漢文史籍又寫作「回鶻」。

元、明時期,漢文史籍一般寫作「畏兀兒」,有時也寫作「畏吾兒」。

17世紀中期清朝統治全國後,因為內地人把伊斯蘭教稱為「回教」,而維吾爾族這時已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因此漢文史籍中多把維吾爾族稱為「回」、「回子」或「回民」。不過,為了與同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相區別,有的文獻中便根據維吾爾族宗教人士頭上戴有用白布繞成的帽子這一特點,稱為「纏回」。

同時,又因為維吾爾族在清朝統治新疆前已經在天山南北生活,因此個別漢文獻中也把維吾爾族寫作「土回」,而把後來到新疆生活的內地回族稱為「漢回」 或「客回」。

2023年(**二十三年),新疆省**根據各族人士的意見,多次討論,決定廢除以前對維吾爾族的各種漢文寫法,統一用「維吾爾」這一名稱。關於「維吾爾」一名最初的由來和含義,中外史籍記載並不完全一致,但今天大多數專家學者、包括著名的維吾爾族專家學者,都認為「維吾爾」一詞的含義應該是「聯合」、「同盟」、「團結」,這比較符合維吾爾族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歷史沿革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東從大興安嶺、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生活著眾多的以遊牧為主的人群。他們那時大部分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階段。對此,漢文史籍當時統稱為「狄」或「北狄」有時也統稱為「胡」。

到公元前後的秦、漢時期,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為興起的匈奴統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東西,到貝加爾湖周圍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的漢文史籍多稱他們為「丁零」。

在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史籍又多把他們稱為「鐵勒」、「敕勒」等。

其實,「丁零」也好,「鐵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音譯而已。還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種高大的兩輪車,因此一些漢文史籍又形象地稱他們為「高車」。

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中,許多就是後來形成回紇、回鶻、畏兀兒乃至維吾爾族的重要最初**。

新疆和平解放後,在農村實行了減租反霸運動,隨後又進行了土地改革。到2023年底,在全區基本消滅了農村的封建剝削,廣大維吾爾族農民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都獲得了空前的改善。在這同時,城市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也順利地進行,廢除了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公有制。

為了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從2023年起,新疆先後建立了九個民族鄉、七個民族區、六個民族自治縣和五個民族自治州。在此基礎上,2023年10月1日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維吾爾族知識,維吾爾族的相關知識

維吾爾族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如 突厥語詞典 福樂智慧 和大量的古代文獻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大型套曲 十二木卡姆 多姿多彩的歌舞和眾多的樂器,使維吾爾人成為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有叼羊 達瓦孜 鞦韆 摔跤等。在民間還舉行一種包含歌舞 說唱 詩歌朗誦等項內容的麥西萊甫活動。節日...

維吾爾族的禮儀維吾爾族的禮儀特點

飯前洗手。吃飯時,不能隨便撥弄盤中之食。不能隨意走向灶臺。飯要吃淨,碗中不要剩食物。禁吃狗肉 豬肉 驢肉 騾肉。自然死亡的牲畜一律不吃。未經唸經宰殺的牲畜和家禽禁食。依著忌短小,上衣要過膝,褲腿達腳面。忌戶外著短褲。親友相見,相互問候,互道 賽倆木 然後雙手摸須,恭身後退一步,右臂撫胸,再問對方家屬...

維吾爾族的節日風俗,維吾爾族的節日風俗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 肉孜節 古爾邦節 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 古爾邦 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 煮肉 趕製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 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