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短文《觀察小螞蟻》,關於觀察小螞蟻的作文

2021-04-02 04:46:37 字數 1765 閱讀 7547

1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我來到樹蔭底下找到了一隻小螞蟻就觀察了起來.

我先在它不遠處,撒了一些麵包屑.不一會兒,那螞蟻就聞到了香味趕過來了,它用觸角碰了碰喲,是麵包屑呀,那螞蟻繞著麵包屑轉上一圈就匆匆地走了,難道它不喜歡吃麵包?我正奇怪呢,沒想到一會兒一大隊螞蟻浩浩蕩蕩地趕來了.

原來,它是召集螞蟻軍團去了呀,螞蟻軍團的螞蟻一個個都是大力士,它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把麵包屑一二一,一二一地抬回去了.

我又拿了一塊很大的麵包屑,引來了一些螞蟻它們比較懶當場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不到15分鐘,螞蟻就把一塊很大的麵包屑吃過光了,我覺得螞蟻也挺能吃的,怪不得力氣那麼大.

觀察行動結束了,以後我多觀察更多更有趣的小動物.

關於觀察小螞蟻的作文

2樓:砸房子找牛牛

今天下午,我在草地上觀察小螞蟻。

我發現一塊大石頭,搬起石頭一看,下面有一個小洞。我想:「洞裡一定有螞蟻。

」於是我用小樹枝搖了搖。等了一會兒,終於有一隻小螞蟻出來了,接著又出來了一群小螞蟻,讓我眼花繚亂。在這密密麻麻的螞蟻堆裡,我發現有兩隻螞蟻打了起來。

我想:是一類小動物,怎麼能互相打架呢?我就用小樹枝把它們分開了。

這時,我發現一隻更小的螞蟻好像在找東西。我看見一隻小蟲子,就用小樹枝把蟲子挑起來,放在小螞蟻的面前。可它怎麼也不吃,連看都不看就跑回洞裡了。

我想:小螞蟻為什麼不吃呢?過了一會,一大群螞蟻從洞裡衝了出來。

這時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那隻小螞蟻是去報信了。它們開始齊心合力搬運那隻小蟲子。把小蟲子抬到洞口,發現進不了洞,只見眾蟻用各自的工具,從蟲子的頭部開始一點一點地往洞裡搬運。

小螞蟻們看起來個個都是不辭辛勞,努力工作。過了很長時間,見時間已晚,雖然搬運工作還在繼續,我卻只好回家。我的眼前老是閃現著螞蟻搬運食物的情景。

我想:它們能將小蟲搬運完嗎?

第二天中午一放學,我又去看,發現洞口前只剩下小蟲子的皮了,還有三三兩兩的幾隻螞蟻在那。真是「工夫不負有心人」啊,螞蟻的團結協作和堅持不懈地精神,將讓我受益無窮。

3樓:匿名使用者

從小螞蟻的外觀和習性上寫,最好舉一個具體事例

閱讀短文《牛和鵝》?

4樓:米格戰鬥機

因為篇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

原文節選:我記著金奎叔的話,以後一直不怕鵝了。有什麼要怕的!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怕它幹嗎?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幾聲,扇幾扇翅膀,就搖搖擺擺地走開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無緣無故欺負它了,儘管它把我們看得比它大。

5樓:sky且聽風鳴

《牛和鵝》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

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緻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後藉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請給書裡的小螞蟻寫一句話書裡的小螞蟻,試著給小螞蟻說幾句話

螞蟻寶寶,你好可憐哦,連你都被父母逼著來念書了,都怪中國的教育制度,如果我們放棄了讀書,又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唉,螞蟻寶寶,我們一起加油吧!好難啊 還這麼多分 要看你是指哪個螞蟻 具體說是哪本書上的螞蟻 螞蟻在書中專的故事情節中屬 依書中內容而定 如果是在你看書的時候跑到你書上 就說 寶貝,限你在我翻...

小螞蟻在準備過冬的時候。會怎麼做

螞蟻在入冬之前早有準備。它們首先搬運雜草種子,準備明年播種用 同時搬運蚜蟲 介殼蟲 角蟬和灰蝶幼蟲等到自己巢內過冬,從這些昆蟲身上吸取排洩物做為食料 奶蜜 在膜翅目的昆蟲中,飼養蚜蟲的螞蟻,社會組織最為複雜。1 它們的巢穴都在地面。2 有些已經沒有攻擊性的毒針,但發展了另外一種自衛方法。例如 酸蟻 ...

作文觀察螞蟻怎麼寫,觀察小花的作文怎麼寫?

在一個酷熱的中午,幾隻黑色和紅色的螞蟻在泥濘的路上來回地跑著,為了弄清它們在幹什麼,我有意在那條泥濘路上放了些冰糖和肉,靜心觀察它們將幹些什麼。不一會兒,一隻個頭較大的黑色螞蟻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地面搜尋,起初它只是在原地上打圈圈,動作顯得很遲鈍。但是我發現,無論它遇到什麼都是首先用它頭上類似天線的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