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書稱道德經 還是德道經,《老子》一書何時改稱《道德經》

2021-04-19 21:47:07 字數 4721 閱讀 6082

1樓:匿名使用者

帛書bai甲本《老子》是du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zhi前的寫本,dao比敦煌內本、楚簡本都要容早,而且這些版本均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的順序。揭示了老子淳德歸道的本義,是最能體現老子思想的真本,稱為《德道經》。而漢以後的版本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後的順序,稱為《道德經》。

《德道經》強調以德為主.作為個體的人更多的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感悟、驗證、探索道的本源。把道看成開放的、無限、發展、持續的規律。強調人的主觀努力和真理的無窮,是進取的人生態度。

即人能巨集道。

《道德經》更多強調對前人經驗的繼承。於是道變成了有限、僵化、靜止的規律。以此指導的人生強調對前人的道僵化的繼承,墨守成規。

教育學生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主張對前人的批判和發展。是授人以魚而不是授人以漁。

道與德的關係,可以有先德後道、先道後德、道道德德、德德道道、道德道德、德道德道、道德道、德道德等多種方式,在屈折反覆中發展和提高。

《德道經》或者是《道德經》的選擇,體現了一種人生態度和方法。

2樓:匿名使用者

是同一書,古來均稱《道德經》。馬王堆帛書中的前後異位,只是一個墓葬中的特殊現象,可以說是當時認為「德比道重」,也可有其他的說法,並不足以推翻書名。

3樓:匿名使用者

只要內容相同,或者相似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就必然是同一本書了!

《老子》一書何時改稱《道德經》

4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稱經始於漢景帝,但未與"道德"兩字連用。胡哲敷引吳幼清的考證認為,《道德經》三字連用,當在西京之季。吳氏指出,所謂《道德經》乃各以篇首第一字來名篇,後人合二篇篇名而稱之。

因而,楊雄《蜀王本紀》、邊韶《老子銘》、葛洪《老子序》中均已稱為《道德經》,這是在景帝稱"經"之後,後世學者與《史記》所謂「老子著書二篇,言道德之意」合用,相習為名。(據錢耕森 李仁群《老子百問》)

5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五千言的《老子》,由關尹子得到,傳給了壺子、列子、莊子。到了唐朝,一不留意成了國教,老子也被後來的道教(漢代創立)不容分說地「黃袍加身」一躍成始祖,由此《老子》改稱《道德經》。

6樓:匿名使用者

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他所著《老子》(到了唐玄宗時代,又尊稱它為《道德經》)一書,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統,有最具體的敘述。

《老子》跟《道德經》是同一本書嗎?

7樓:仍然空空如也

《老子》跟《道德經》是同一本書。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作者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

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8樓:9點說史

是同一本書 。

《老子》又稱《道德經》,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老子》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

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

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作。《老子》中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開闢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關係的研究道路,一直為後世學者所尊崇。

《老子》一書,字數雖只有五千餘言,但內容之豐富,恐怕沒有幾本書能與之相比。所以任何對它的概括和說明,都只能是掛一漏萬。也正是如此,所以才對它百讀不厭。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生平

1、著書出關

大約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遊。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遊,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

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

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後就騎著大青牛走了。據說,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2、死後加封

相傳老子長壽,大約於公元前471年死於秦國,享年一百零一歲。《莊子·養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胡適認為,老子至多不過活了九十多歲。

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2023年(宋真宗祥符六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9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又稱《道德經》,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老子》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

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作。

《老子》中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開闢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關係的研究道路,一直為後世學者所尊崇。

《老子》一書,字數雖只有五千餘言,但內容之豐富,恐怕沒有幾本書能與之相比。所以任何對它的概括和說明,都只能是掛一漏萬。也正是如此,所以才對它百讀不厭。

10樓:匿名使用者

是指同一本書。其實老子寫這個書的時候叫《道德經》,因為老子寫的,又名《老子》。

11樓:李興萬

《老子》又名《道德經

12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有關老子的文獻資料,就是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篇傳記只有幾百字,但竟記載了四位與《老子》有關的人物,即老聃、李耳、老萊子、太史儋。這四人之間是什麼關係?

哪一個才是《老子》的真正作者?司馬遷也無法明辨,只好用「或曰」這樣的詞語來諸說並存。這說明在司馬遷生活的時代,《老子》及其作者已經弄不清了。

《道德經》,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呂覺不二篇》漢高誘註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

公元前571年農曆2月15日誕生,誕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於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裡,即現址河南鹿邑太清宮鎮。著書《道德經》上下篇五千餘言八十一章。

修道而長壽,大概活了一百六十餘歲,或說二百餘歲。與孔子(前551-前479)同時,長孔子20餘歲。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數次求教天道問老子,言老子「猶龍」。

老子,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經過專家大量考證及考古發掘,終於證實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於現在河南鹿邑縣老子故里。具體姓名史料中也頗為不全。

13樓:big丶

有差別,一本是傳世版,一本是漢馬王堆出土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 老子又名道德經哦

15樓:聽雨樓盤太湖夢

jib基本,不過視乎稍微喲點 區別的

16樓:慄滿多農貿

是的,《道德經》的作者就是老聃,俗稱「老子」

《道德經》與《德道經》有什麼區別?

17樓:用宕仲白風

均出自老子,與其附庸是博大精深,還不如真的太深奧聽不懂,我的回個人意見是,答道德經僅闡述人世倫常,真理,而德道經更準確的說乃是老子個人尋其道而悟道的一個經驗心得吧。

區別嘛,一個為世人說道,一個則道出己道,

聯絡就必然的了,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得道而出《德道經》,《德道經》出而告天下人其道出《道德經》

俺理解力有限,可能說的還是膚淺吧,僅供參考,

18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指思想核心bai.《道德du經》既

《老子》.《老子》最初又名《

zhi德道經》,書中的dao內回容順序是《德經》在前,《道答經》在後,這與後世的《老子》是不同的。

詳細請看下面**.

19樓:求策瑜

《道德經》與《德道經》所指同相同。《道德經》較為常見,但由於其上篇版《德篇》、下篇《道篇》,又有

權《德道經》一說。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遠古語錄體。有學者認為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神哲學著作。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漢初曾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

全本中論述了老子關於宇宙觀、人生論、價值觀、政治觀、知識論、方**等方面的內容,字字珠璣,富含哲理。

《老子》被稱為《道德經》是什麼時期

20樓:呆呆d牛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道德經》,在戰國時韓非子稱為《周書》,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時則直呼《老子》,《史記》始稱「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漢景帝以黃帝、老子義禮改子為經,楊雄《漢志·蜀王本紀》說「老子為關尹喜著《道德經》」

所以說真正出現這個書名的應該在西漢末年的楊雄時代

21樓:太上門生

第一部注老作品是西漢時的河上公,他的作品叫老子道德經章句

道德經的全部解釋!!急急急,老子《道德經》全文,急!急!

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之爭奪,停留在眾人討厭的低窪低方內,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於選擇地方,存心善於保持深沉,交友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有條有理,辦事善於發揮能力,行動善於掌握時機。正因為他與世無爭,所以才不會招惹怨恨。正因為他像水一樣不與水去爭雌雄,所以才不...

老子道德經中的經典語句及譯文《道德經》的經典語句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譯文 道可以說就是路,但不僅僅就是指路。路是道的名,但不僅僅就是路這一個名。我們沒有給道取名的時候,道就已經創造了天地 我們現...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幾章

上善若水 出自老子的 道德經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其意思就是最高的德如同水一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總是處於人們所厭惡的低微之處,因此接近於道。上善之人,居住之地像水一樣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