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花在古文裡的意思,蓮子在古文翻譯中是什麼意思啊?

2021-04-27 05:42:38 字數 5224 閱讀 7373

1樓:虞馥賢

1指菱的花復

。南朝 梁簡文帝《採製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罷新蠶。」

郁達夫《車過臨平》詩:「清溪波動菱花亂,黃葉林疏鳥夢輕。」

2指菱花形的花紋。

唐駱賓王《王昭君》詩:「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前蜀韋莊《搗練篇》:「白袷絲光織魚目,菱花綬帶鴛鴦簇。」

3古代以銅為鏡,映日則發光影如菱花,因名「菱花鏡」。

《埤雅·釋草》:「舊說,鏡謂之菱華,以其面平,光影所成如此。」庾信《鏡賦》:

「照日則壁上菱生。」《善齋吉金錄》有唐菱花鏡拓本,形圓,花紋作獸形,旁有五言詩一首,首句雲:「照日菱花出。

」即出於庾賦。楊凌 《明妃怨》詩:「匣中縱有菱花鏡,羞對單于照舊顏。

」元代關漢卿 《玉鏡臺》第二折:「 緱山 無夢碧瑤笙,玉臺 有主菱花鏡。」

4.指古代銅鏡中一種花式外形的鏡,或鏡背刻有菱形花紋的鏡。

這面八角菱花形銅鏡,直徑22.8釐米,內為圓形,圓鈕。以鈕為中心,四朵牡丹形成花形鈕座,鈕外四周為麒麟、天馬、鳳凰、鸞鳥,其間飾以四株折枝花,有葉片、綻放的花朵。

鏡面光亮照人。綠繡堅固。

蓮子在古文翻譯中是什麼意思啊?

2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時候「蓮子」是古人用的諧音雙關語,意思是「憐子」,也就是表達愛慕、喜愛對方的意思。有的時候就直接翻譯為「蓮子」就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唄。

之在古文裡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之」分別有以下意思:

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舉例:赤子之心。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舉例: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舉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舉例:置之度外。等閒視之。

5、代詞,這,那;舉例:「之二蟲,又何知」。

6、虛用,無所指;舉例:久而久之。

7、往,到;舉例:「吾欲之南海」。

擴充套件資料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

1、的、底。《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左傳·襄公十四年》:餘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餘之弟也。

2、於。《易經·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禮記·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

3、諸、之於。《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4、與、及。《書經·立政》:文王罔攸兼於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

5、而。《戰國策·秦策二》: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

6、若、如果。《書經·盤庚上》: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7、則。《左傳·僖公九年》: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 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

8、用於強調或補足語氣,無義。《書經·西伯戡黎》: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於爾邦?《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悵恨久之。

9、他、彼。《書經·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論語·顏淵》:愛之慾其生。

10、其、他的。《武王伐紂平話·卷中》: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四·談異五·女化男》:乃以聘禮還之夫家。

11、此、這個。《詩經·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莊子·知北遊》: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12、往。如唐朝李白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詩經·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13、至、到。《西京雜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14、是、為。《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於子也。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也。

15、取用。《戰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

4樓:匿名使用者

之,讀音是:zhī,在古代有以下意思:

1、用作介詞,意思是:的、底。

古文出處:春秋戰國·孔子《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

釋義:夫子的文章。

2、用作介詞,意思是:於。

古文出處:先秦·戴聖《禮記.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

釋義: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己所親愛的人往往會偏愛。

3、用作介詞,意思是:諸、之於。

古文出處:戰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釋義:大禹疏通九條河道,治理濟水、漯水,將它們導流入海;開通汝水、漢水,疏浚淮水、泗水,將它們匯入長江。

4、用作連詞,意思是:與、及。

古文出處:秦·呂不韋《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

釋義:快樂和悲傷都是內心的感覺。

5、用作連詞,意思是:而。

古文出處:戰國·佚名《戰國策.秦策二》:「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

釋義:我擔心大王恐怕會因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

6、用作連詞,意思是:若、如果。

古文出處:春秋戰國·孔子《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釋義:如果我是十分賢良的人,那我對別人有什麼不能容納的呢?我如果不賢良,那人家就會拒絕我,又怎麼談能拒絕人家呢 ?

7、用作連詞,意思是:則。

古文出處:秦·呂不韋《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 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

釋義:所以老百姓是不會經常在一個地方的,有利就聚集,沒有則散了。

8、用作助詞,用於強調或補足語氣,無義。

古文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悵恨久之。」

釋義:恨了很久了。

9、用作代詞,意思是:他、彼。

古文出處:春秋戰國·孔子《論語.顏淵》:「愛之慾其生。」

釋義:喜歡一個人時總想叫他活著。

10、用作代詞,意思是:其、他的。

古文出處: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四.談異五.女化男》:「乃以聘禮還之夫家。」

釋義:於是叫她把聘禮返還給婆家。

11、用作代詞,意思是:此、這個。

古文出處:戰國·莊周《莊子.知北遊》:「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釋義:我知道怎樣回答這些問題,我將告訴給你,可是心中正想說話卻又忘記了那些想說的話。

12、用作動詞,意思是:往。

古文出處:唐·李白的詩名:《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釋義: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前往廣陵

13、用作動詞,意思是: 至、到。

古文出處: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釋義:這是從少到多,從小到大。

14、用作動詞,意思是:是、為。

古文出處:戰國·公羊高《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於子也。」

釋義:我看你是位君子,所以據實相告。

15、用作動詞,意思是:取用。

古文出處:戰國·佚名《戰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

釋義:所以,一個人如果捨棄他的長處,改而使用他的短處,即使是堯這樣的人也有做不到的事。

16、姓。如漢代有之馬宇。

5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裡的"之″可以作助詞,相當於"的"的意思,比如黔之驢。可以是動詞,相當於"去″的意思,比如欲之南海。還可以是代詞,相當於"他、她、它、這"的意思,如為之奈何。

另外,還有用來把句子化為片語的作用。

6樓:秋風畫扇

之在古文裡的意思:

助詞:表示領有、連署關係:赤子之心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之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之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什麼字在古文裡有「既然」的意思?

7樓:書俊的

答:具體字要根據文言文中來解釋的。

例如:下面兩篇文言文中的「既」意思就是:既然;既然是。

1、《歸去來兮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2、《季氏將伐顓臾》:「既來之,則安之。」

例如:下面文言文中的「然則」意思就是:既然這樣,那麼..

1、《岳陽樓記》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六國論》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3、《齊桓晉文之事》然則廢釁鐘與?

1、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解釋】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麼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

2、既來之,則安之。

【解釋】既然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

3、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解釋】既然這裡北邊連通巫峽,南邊遠達瀟湘,那些被貶**、善感詩人常常在這裡聚會。

4、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解釋】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

5、然則廢釁鐘與?

【解釋】既然這樣那麼,廢棄祭鐘的儀式嗎?

廣陵古文意思?

8樓: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原詞】廣陵

【釋義】

1、古地名,州郡名。即今江蘇揚州。前319年,楚懷王在邗溝城基礎上建廣陵城,廣陵之名始於此。

秦統一全國後設廣陵縣。漢代吳王劉濞受封廣陵建立吳國。漢代又稱作江都。

北周改稱吳州,隋代改稱揚州,後又改稱邗州。唐代複稱揚州,後又改稱廣陵郡,後又複稱揚州。唐李白有送別詩《送孟浩然之廣陵》,詩題中的「廣陵」即今揚州。

2、指著名古琴曲《廣陵散》,也是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三國時期魏國的名士嵇康所作,嵇康善彈此曲,祕不授人。後嵇康遭饞被害,臨刑前索琴彈之,曰:

「《廣陵散》於今絕矣!」其事見於《晉書•嵇康傳》。後亦稱事無後繼、已成絕響者為「廣陵散」。

亦省稱「廣陵」。《北齊書•徐之才傳》:「長子林,字少卿,太尉司馬。

次子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無學術,每嘆雲:終恐同《廣陵散》矣!

」宋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放翁老死何足論?《廣陵散》絕還堪惜。

」明張煌言《奇零草序》:「獨從前樂府歌行,不可復考,故所訂幾若《廣陵散》。」前蜀韋莊《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廣陵》故事無人知,古人不說今人疑。」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萬里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

」金一《文學上之美學觀》:「虞淵未薄乎日暮,《廣陵》不絕於人間。」

9樓:誤到人間走一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意思?

存在古文裡的意思,請在古文中的意思

請 1 請 q ng 2 形聲.從言,青聲.本義 拜訪 3 同本義 請,謁也.說文 使人為秋請.史記 吳王濞傳 集解引律雲 秋曰請.不得入朝請.漢律蓋改周禮之覲為請也.史記 魏其武安侯傳 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史記 魏公子列傳 公卿相造請禹.史記 酷吏列傳 4 又如 請謁 拜見 5 請求 要...

過在古文中的意思在古文中,以有些意思?

過 釋義 姓。過 名 古國名處澆於過,處豷於戈。左傳 襄公四年 姓,過國之後 過 動 形聲。從辵,表示與行走有關,咼聲。本義 走過,經過 同本義 過,度也。說文 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 滕文公上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杜牧 阿房宮賦 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呂氏春秋 察今 行...

作在古文中的意思,作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得以,指借某事物而能做某事 能夠,可以。語出漢 晁錯 論貴粟疏 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作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作的意思 基本字義 1.起,興起,現在起 振 槍聲大 2.從事,做工 工 息。業。3.舉行,進行 別 分別 亂。案。戰。報告。4.幹出,做出,表現出,製造出 惡 弊。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