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的涼州詞的詩句意思,涼州詞王之渙詩意

2021-05-21 16:51:52 字數 6632 閱讀 3625

1樓:滿腦子都是油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

原文: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二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翻譯:其一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

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雲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多次在

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後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志。

但現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

第一首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

色,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

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第二首詩反映的是唐朝與北方異族之間的關係,寫一位北方胡人首領到唐朝來求和親而未能如願,

通過描寫其行動與心理,從側面烘托唐朝國勢的強盛。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根據王之渙墓誌銘可知,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王之渙辭官,過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涼州詞二首》當作於其辭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間,即開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間。

整體賞析:

其一詩前兩句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

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

竟像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

次句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

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為下兩句進一步刻畫征夫的心理作好了準備。

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

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

第三句以問語轉出瞭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末句正寫邊地苦

寒,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

其二第二首詩反映了唐朝與北方胡人政權之間的關係,詩中牽涉到唐玄宗對待突厥問題的一些事件。

詩中的後兩句通過突厥首領心理活動的微妙變化讚頌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說明其威勢足以震

懾周邊少數民族,對於他們的無理要求堅決按原則辦事,決不肯對之妥協以求苟安。

這首詩從側面讚頌了唐朝在處理少數民族關係上的有理有節,借突厥首領求和親的失望而回反映了

唐朝的強大,充滿了民族自豪感。

2樓:毋巨集勝田霓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象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

王之渙甚為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此事未必實有。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詩經「孤城」為中心而襯以遼闊雄奇的背景。首句「黃河直上」,有人 認為很費解,故易「黃河」為「黃沙」。然而「黃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見「白雲」?

其實,「黃河直上」並不難理解。李白與王之渙都寫過沿黃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點在於:李白的目光由遠而近,故創出「黃河之水天上來」

的奇句;王之渙的目光自近及遠,故展現了「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奇景。遙望 西陲,黃河由東向西,無限延伸,直入白雲,這是縱向描寫。在水天相接處突 起

「萬仞山」,

山天相連,

這是豎向描寫。就在這水天相接、山天相連處, 「一片孤城」,隱約可見。這,就是此詩所展現的獨特畫面。

3樓:帥從筠

[韻譯]黃河發源於黃土高原,高入白雲之間,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萬仞高山。莫須埋怨,羌笛吹奏摺楊柳的悲調曲,誰還不知道,春風歷來就不度玉門關。

4樓:耶斯莫拉

黃河奔騰著

遠遠的好象與白雲相接

玉門關象一座孤城聳立在崇山峻嶺之間。

5樓:

縱目望去,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立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是春風吹不到的啊!

6樓:等待幸福

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韻譯]黃河發源於黃土高原,高入白雲之間,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萬仞高山。莫須埋怨,羌笛吹奏摺楊柳的悲調曲,誰還不知道,春風歷來就不度玉門關。

7樓:美少女戰士

澎湃的黃河遠遠望去好像奔流在白雲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嶺之間。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楊柳這哀怨的曲調?春風不願度過玉門關。

詩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全詩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涼州詞王之渙詩意

8樓:月似當時

《涼州詞》

bai王之渙的詩意:

這首詩表du達出戍邊士兵zhi的思鄉懷土之情dao。詩的首句寫極目遠內

眺之景, 描繪出黃容河的蜿蜒雄壯。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孤城,意境蕭殺悲 愴。先寫邊塞的蕭索悲涼,以襯托戍守者的孤苦寂寥。第三句忽而一轉,引人羌笛之聲。

羌笛所奏是《折楊柳》的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玉門關內或許春風和煦,關外卻是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 寄情也不能,徵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一個「怨」字,用詞精妙,語調委婉, 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拓展資料: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翻譯: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9樓:匿名使用者

《涼州詞》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3633465

10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遠遠望去,彷彿流自天空的白雲,

孤獨的城池聳立在萬仞高山之間。

羌笛不必吹奏哀傷的《折楊柳》,

和暖的春風是不會吹過這荒涼的玉門關的。

11樓:進藏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離白雲臉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視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代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12樓:

滾滾黃河水自群山間傾瀉而下,由此望去,竟似由低處直入雲霄一般。萬里群山,延綿起伏,唯有一段段城牆隱沒其間,蒼茫山水間,唯此一座孤城。

13樓:芸芸眾生

涼州抄詞 王之渙 (唐朝)襲

黃河遠上白雲間,bai一片孤城萬仞du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zhi不度dao玉門關。

前兩句詩的意思是,遠望黃河彷彿往上伸向白雲深處,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坐落在叢山峻嶺之中。

後兩句詩的意思是,羌笛何必吹出那哀傷的《折楊柳》的曲子呢?玉門關外根本就沒有楊柳,因為春風是吹不過玉門關來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涼州詞二首·其復一

唐代:王之渙

黃河制遠上白雲bai間,一片孤城du萬仞山。

羌笛zhi何須怨楊柳,春風dao不度玉門關。

譯文一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譯文二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15樓:北海猖狂

黃河奔騰而來,玉門關孤獨的在山上

將士不須怨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就吹不到玉門關

16樓:我要加油

你sssss風的芬芳,我們的生活方式都在

17樓:領悟

我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意思是我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意思是

18樓:匿名使用者

山下滾滾而流的黃河,遠遠望去象進入了白雲之間,連綿不斷的高山上,築有一片城牆.長期駐守,戰士門想念家鄉了,常用笛子吹曲子解悶那玉門關這裡只有黃沙和白草,**有楊柳呀.

19樓:匿名使用者

澎湃的黃河遠遠望去好像奔流在白雲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嶺之間。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楊柳這哀怨的曲調?春風不願度過玉門關

20樓:虧了下11啊

譯文一黃河好像bai從白雲du間奔流而來,zhi玉門關孤獨地dao聳峙在高山中。

將士何須哀怨版那權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譯文二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21樓:2018勝利者

《涼抄州詞》詩意:襲

全詩詩意:

黃河遠上白雲bai間,一片du

孤城萬仞山。

zhi釋義:黃河這麼長,好像遠dao遠伸進天邊的白雲裡,孤零零的小城圍在萬丈高山中間。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釋義:笛子吹著悲傷的《折楊柳》曲子,這有什麼用呢?要知道,邊疆的柳樹不會發芽,因為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來的。

22樓:哦豁咯無聊咯

啊⊙∀⊙!哦哭咯?

23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自己不是很會這道題。

王之渙《涼州詞》這首詩的詩意!!!

24樓:貓貓磨牙

王之渙《涼州詞》這首詩的詩意: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雲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多次在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後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志。

但現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

【全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賞析】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

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黃河遠上白雲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

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係。

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徵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徵人離思有關,此詩雖極寫戌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手法的委婉蘊藉,也可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國戌邊責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

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作者】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王之渙的涼州詞這首詩的意思,王之渙的《涼州詞》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譯文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原文 涼州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註釋...

涼州詞古詩的意思,《涼州詞》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涼州詞 王之煥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意思 黃河自天邊奔騰而下,在高山腳下,一座孤單的城池坐落在那裡。何必用羌笛吹奏 折楊柳 這首哀怨的思念家鄉的曲子,就算是春風也吹不過玉門關外的。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正要舉杯痛飲,卻聽到馬上彈起琵琶的聲音,在催人出...

《涼州詞》王翰,涼州詞 王翰 意思

唐 王翰 涼州詞 今譯 就是醉臥在沙揚上,也請諸君不要笑話,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賞析 這首詩是寫沙場上的豪飲。有的人說 意甚沉痛,而措語含蓄,斯為絕句正宗 李鍈 詩法易簡錄 有的人說 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 施補華 峴傭說詩 然就此兩句看,應該說在豪放中寓有曠達。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