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人民習慣怎樣出行,古人是怎樣出行和旅行的?有什麼交通工具?

2021-05-22 21:11:53 字數 2819 閱讀 9727

1樓:

我國古代的旅行與出遊,按照出遊人的階層不同,可以分為帝王、官宦、士人、商人、僧人等等。各個階層的出行工具又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以人力為主的轎子、步輦,以風力、水力為主的舟船,以畜力為主的牛車、馬車,還有直接以坐騎腳力為主的騎馬、騎驢。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古人旅遊的各種出行工具吧!

車行先秦兩漢時期的中原人主要以馬挽車,很少直接騎乘。西漢宮廷中已經出現牛車了。魏晉南北朝時,隨著玄學清談的興起,乘牛車出行已成為名士風度的重要標誌。

唐代對牛車裝飾有明確的等級規制。宋代,從達官到平民都喜好坐牛車出行。

牛車聽起來雖然不夠神氣,速度也較馬車緩慢,但牛的負重較大,車廂可以造得寬敞些,行車也平穩,坐起來反倒比馬車更舒適。北宋首都開封城裡面,來來往往的多是獨牛拉的廂車,足可容納六人,還能供租賃,可算是中國最早的“計程車”。

騎行古人旅行有“一騎白馬走天下”的逍遙,以及“古道西風瘦馬”的滄桑。其實,中國古人騎馬出遊的歷史遠遠不及乘車悠久。中原人騎馬,大約是戰國後期從北方遊牧民族那裡學來的。

到了唐代,隨著胡服的流行和社會觀念的開化,騎馬出行的風氣才興盛起來。於是,騎馬變成了當時流行的出行方式。宋代以後,騎驢出行作為一種專門的交通方式,在民間非常普遍。

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中“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說明驢在宋代是極為常見的代步工具。

舟行舟船藉助自然界的水流、風力,不僅有“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快捷,還有飽覽風光、免受車馬勞頓的便利。到了唐代,我國古代造船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是乘船沿長江水路遊三峽,過當塗,下揚州的。

到了宋代,造船工藝愈發精湛。不僅能建造長達百米,載有百餘名水手的“神舟”,遠渡東海出使朝鮮,還能建造極盡奢華之能事的遊船畫舫,供達官貴人們泛舟西湖,遊覽觀光。南宋臨安(今杭州)的西湖遊船成為當時的流行風尚,一時間岸上人如潮,湖上舟似梭。

轎行“轎子”是宋代才出現的叫法,在唐代一般稱“輦”或“步輿”。步輿,在唐朝是極尊貴的,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乘坐,但是皇帝也不能濫用步輿,否則有勞民傷財之嫌。

北宋經濟繁榮,享樂之風盛行,朝廷對於乘轎的禁令也漸漸放鬆。北宋後期,首都開封城裡還有專門出租轎子的店鋪,按照路途遠近,**從幾十到幾百文不等。南宋遷都杭州之後,由於都城地面溼滑,不便騎馬,朝廷於是正式將乘轎合法化,允許**乘轎上朝,民間也流行起了新娘出嫁乘花轎的習俗。

下面,又到了我考考大家的時間啦!我國古代乘船出行,可以在船上吟詩作對,烹茶煮酒,也是旅遊中的風雅之事。春江漲綠,兩岸群山翻滾如波濤,佇立船頭,許多詩人在船上創作出精彩的遊行詩歌。

請問以下詩歌**中,哪一組與乘船出遊沒有關係?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漁者》

2樓:匿名使用者

說到古人的出行,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幾個轎伕扛著一頂轎子在小路上行走、數匹白馬拉著一輛大車在大街上穿行,或者一葉扁舟從輕風微拂的水面輕輕劃過的圖景,這些聯想大抵反映了我國古代交通的真實面貌。

在古代社會,交通只有水陸兩路,除了安步當車以外,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車、轎、船以及馬、驢等牲畜。比如車,到商代,造車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春秋戰國時期,馬開始直接用於騎乘,不再僅僅作為駕車的工具,這對提高人們的行進速度有著重要意義。

此後的兩千年,陸上交通工具就基本沒有根本性的變革。

古人是怎樣出行和旅行的?有什麼交通工具?

3樓:匿名使用者

交通工具使交通活動得以進行。最早的運輸工具可說是 「木棒」:棒的一端縛重物,由一人揹負;或將重物放在中間,由兩人抬行。

人類早期發明的另一個運輸工具是橇,並由此製造了車。遠古時代,人們為了跨越水域,還發明瞭獨木舟。

古代的人民根據實際的需要,不斷髮明並改進已有的交通工具。車輛和船舶的種類愈來愈多,執行速度愈來愈快,負載的重量也愈來愈大。另一方面,人類很早就開始以家養的牛、馬等牲畜馱運物品。

車出現後,牛、馬等家畜又被用於挽拉車輛。因為馬的速度快,還可以被人騎乘。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不同,不同地區人民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有很大的差別。沙漠之舟——駱駝是西北地方常見的運輸工具。在河汊交錯的江南,舟船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在西南地區,一種古老而以人抬槓的竹製交通工具——滑竿仍廣為使用。宋代以後,舒適的轎子則日趨普遍。

在我國古代,馬似乎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現代,還是遊牧民族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其實,我國古代的出行交通工具不有馬這一種。商族的先公相士乘馬出行,而王一級的人物則用牛駕轅驅車出行。

到商湯之時,馬車已作為戰車用於征戰。從甲文中的“舟”字來看,古代已經出現了木板船。因此推斷,在當時,牛車和船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広具。

漢代的車子除了前代所有的,又出現了運輸輜重的大車、人力的獨輪車,以及人力抬行的編輿、板輿、小輦等。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出靠牛車和船。隋唐時,南北大運河貫通,水上交通繁榮起來。

內海航運和遠都較以前有了不小的進步,船的使用更為普遍。明清時,造船業有了基礎,造船技術極為高超,並且在淮南、山東都出現了規模較大的違由此可見,馬在古代並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有錢人家出行基本上是騎馬坐轎了。跟隨一些僕人,照顧日常生活起居。一般窮苦家庭基本上靠步行了。

2023年人民的交通出行

古人修長城會有哪些困難,古代人民修長城時會遇到什麼困難?

大塊的石頭不好搞到山上,沒有像水泥一樣的粘合劑.沒有搬運工具,石頭很難運上去,而且山勢陡峭,還有修長城完全是手工製造,沒有任何機械輔助 中國的長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是建築史的奇蹟,也是世界之謎,我們只是臆斷或是猜想罷了,盼你以後為我們解開這個祕密。材料搬送 石塊太重 環境複雜 在崇山峻嶺之上 石料運...

古人是怎樣取名的,古代人都是怎麼取名字的?

古人取名 有以下幾個原則1.音 名字的子音要清脆順口 2.形 字型結構要穩定要流暢 3.意 所取的名字要有一定的意義.4.合 與用名字人的五行相合 5.諱 取名不可以和長輩的名字相同或者同音如果有必須寫的時間有所區別 年的時間也不是同一個音 這是對長輩的尊重.這是主要的幾個原則 古人命名重取義 重內...

古代人是怎樣看“日全食”,古代人如何解釋日食現象?

1.古代人把 日全食 俗稱 天狗食日 日 代表天帝,皇帝是天之子。如果出現日食,就是妖孽侵犯皇帝統治的凶兆。唐朝 推背圖 李淳風認為,發生日食是皇帝失德,奸黨當道表現,日全食一般應念在國亡君死,天下大亂,城池淪陷,疆土丟失。如夏朝日全食天下大亂,唐朝日食安史之亂,1842年日全食鴉片戰爭,18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