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杜甫你更喜歡哪?為什麼,李白與杜甫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2021-06-14 06:04:18 字數 1265 閱讀 4987

1樓:繁華有一夢

李白與杜甫很難說更喜歡誰,因為兩人從性格機遇作品上都不盡相同,說要分出上下實在讓人難以取捨.不過是看各人所愛,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吧。

說說個人看法:

李白與杜甫相對比較下,兩人一個灑脫一個揚善,一個超凡脫俗一個胸懷天下,兩人是兩種性格的代表。詩作上兩人皆是千古大才,一個詩仙一個詩聖,都讓人敬佩。

且拿兩人詩作稍微舉例下: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要懂得感謝命運,不要遇到一點不不歡,就鬱鬱寡歡,何不想想其實自己已經很快樂很幸福了.既然我們懂得自己已經是快樂幸福的,何必要被那麼一點點憂愁束縛呢?

從這兩句可以看出李白是何等的灑脫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大事做成後,拂袖而去,功勞和美名與我何干?而這兩句所表達的那種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李白超凡脫俗可見一斑,

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錢的人家酒肉等美味吃不了都要發臭了,而路上卻還是有被凍餓致死的無家可歸者,走了不讓人心痛?可以看出杜甫那種為他人揚善,心繫大眾的俠義情懷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都雖已被攻破,但山河依舊存在,春天的長安城滿目淒涼,到處草木叢。杜甫的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品德在此句中流露無遺

所以要說更喜歡誰,我的答案:作品上是我更喜歡李白的詩作些,他詩作的那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超然和灑脫,那種具有仙氣的境界讓人神往之

而就人物本身而言我跟喜歡杜甫些,他憂國憂民、為他人揚善的具有家國情懷的品行,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畢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而是生活在現實社會裡,那麼杜甫身上的這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具有聖人氣質的品格正是我們需要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因為他以民之意律己,大丈夫當以萬民之苦為奮發,當以萬民之興為己任。

3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與杜甫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李白與杜甫各有千秋,很難說喜歡誰!李白為了追求享受和名譽,多次多年給人利用並充當僚遼,過著紙醉金迷,斗酒百篇官吏生活,才會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感嘆。杜甫一輩子貧困潦倒,飢餓缺衣,非常可憐,但他寧窮志不短,安守貧困,不與官吏為伍,當風大雨大之夜,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境況時,曾大聲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盡歡顏”!

所以對這兩位詩聖很難評價,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aa

李白與杜甫並稱為什麼,李白與杜甫被世人合稱為什麼

李白與杜甫並稱為 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小李杜 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 二人相識相惜,一個激情浪漫,一個述史感懷,同為我國古代詩壇泰斗。1 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1 2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 李杜 ...

李白與杜甫的關係,杜甫和李白是什麼關係

朋友忘年交 年齡差距太大啊 杜甫和李白是什麼關係 朋友天寶三年 公元744年 杜甫身在洛陽。同年三月,李白離開朝廷,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相見。爾後同往開封 商丘遊歷,次年他們又同遊山東,賦詩作歌 親同手足。請問李白與杜甫是什麼關係?兩者之間有心心相惜的友誼。李白 杜甫初遇於天寶三載 744年 夏天...

李白和杜甫為什麼沒有通過科舉考試

唐朝初年的科舉很難,而且開的時間短,也沒有像後世那麼普及,也不是文人的唯一晉升路線,而且考上了也不一定有用。李白是屬於比較狂傲型別的,更不會去考了。當時很多文人都走的是公卿路線,即得到舉薦或者皇帝賞識,很多文人的科舉名次甚至都是託關係來的,有的可以不用科舉直接就能做官。傳說中王維就是走了岐王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