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如夢令》原文,如夢令 李清照 全詩

2021-10-13 11:18:01 字數 5256 閱讀 1785

1樓:窩草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遊,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

怎麼才能把船劃出去,不小心,卻驚起了一群的鷗鷺。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

「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

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2樓:x證

原文如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曾記得一次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著了道路。興盡之後很晚才往回划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怎麼渡,怎麼渡?(最終)驚起水邊滿灘鷗鷺。

賞析: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作者簡介:

李清照(2023年3月13日—約2023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3樓:高考曹老師

《如夢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颳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捲簾的侍女:庭園裡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

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擴充套件資料

⑴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

⑵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疏:指稀疏。

⑶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濃睡:酣睡 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捲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

⑸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4樓:水梓欣

1.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2.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5樓:匿名使用者

李清照的《如夢令》有兩首《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6樓:匿名使用者

如 夢 令

【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①日暮,沈醉②不知歸路。

興盡③晚回舟,誤入藕花④深處。

爭渡,爭渡⑤,驚起一灘鷗鷺。

【註釋】:

①溪亭:臨水的亭臺。

②沈(chén)醉:大醉。

③興盡:遊興得到了滿足。

④藕花:蓮花。

⑤爭渡:怎麼渡;爭:同「怎」。

7樓:匿名使用者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8樓:匿名使用者

李清照《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 李清照 全詩

9樓:走過路過自然飄過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而且她的作品存世的比較多,所以僅僅以《如夢令》難以區分。事實上,《如夢令》就是一個詞牌名,而詞牌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說簡單點詞牌就代表一個固定的曲子。換句話說,詞牌是固定的,全部加起來,大概有八百七十多個,而詞是不固定的,所以同樣叫《如夢令》其內容和要表達的意識可以完全不同。

李清照的《如夢令》簡單舉兩個,《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常記溪亭日,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翻譯成白話就是:

還記得那次溪邊亭中游玩,玩得很盡興,而且玩到很晚,最後都忘記了回家的道路了,大家乘著夜色調轉船頭,卻迷路了,著急中驚起了一灘鳴鷺。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昨天夜裡雨下得不多,但是風卻挺大,喝得酒比較多,好好地睡一覺,也沒有解酒,問那個侍女,海棠花咋樣了?侍女說:

還那樣。你要知道這個世界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的時候了。

李清照這兩首《如夢令》都是以遊記為背景寫的詞,都是以酒、花、小清新為套路,談不上什麼高深的思想,其實就是他早期生活的情趣而已。我個人認為,這兩首詞就是代表了「文青」本質,屬於沒啥事亂呻吟那種調調,就像現在的朋友圈,看個大鵝也弄個「好喜歡哦!」,「好漂亮哦!

」,「好好玩哦!」,就是自己覺得自己很有情調和招人羨慕嫉妒恨而已。

10樓:一彈戲牡丹

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二、譯文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遊,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划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一、作品賞析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二、創作背景

此為憶昔之詞,非當時當地所作。李清照十八歲之前到汴京,二十四歲時,翁舅趙挺之被罷相,不久她便隨丈夫趙明誠「屏居鄉里十年」,離開京城到了青州,也離開了與她有詩詞唱和之誼的前輩晁補之、張耒等人。

趙明誠是金石學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創作雅興,一度轉移到與丈夫共同蒐集、整理、勘校金石書籍方面。所以此詞當是作者結婚前後,居汴京時,回憶故鄉往事而寫成的,也就是詞人十六七歲至二十三四歲之間的作品。

細審作者行實,此詞大致可繫於她十六歲(宋哲宗元符二年,2023年)之時,是時她來到汴京不久,此詞亦當是她的**之作。

11樓:三國之長空

一、回答:李清照《如夢令》有兩首,以下分別列出1、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二、擴充套件知識:

1、作品簡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其主要內容為:

春夜裡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捲簾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捲簾人」卻答之以「海棠依舊」。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知否」與一個「應是」來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

「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全詞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篇幅雖短,但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以對話推動詞意發展,跌宕起伏,極盡傳神之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

後人對此詞評價甚高,尤其是「綠肥紅瘦」一句,更為歷代文人所激賞。

2、作品簡介:《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連。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這首《 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3、作者簡介: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

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之法作詞。並能作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12樓:逃跑吧少年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二、譯文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遊,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驚叫聲划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13樓:詞顧北

這是李清照回憶青年時光而寫的,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體現了作者的喜悅之情。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李清照如夢令,《如夢令》李清照

原文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譯文 還時常記得出遊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記歸路。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途,卻迷途進入藕花的深處。大家爭著劃呀,船兒搶著渡,驚起了滿灘的鷗鷺。鑑賞 這首詞在南宋人黃升的 花菴詞選 中題為 酒興 玩...

《如夢令》的主旨是什麼,李清照如夢令主旨?

如夢令 描繪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表達了對那些生活的懷念之情。1 作品原文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2 作品譯文 依舊記得經常出遊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記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時,迷路進入藕花...

如夢令的寫作背景李清照《如夢令》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我的畢業 就是研究李清照,但閱覽眾多文獻也沒有找到 如夢令 兩首的確切創作時間,但 總的說兩首 如夢令 愁意很濃,是她的後期詞作 南渡後 充滿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 的濃重傷情調,從而表達了她對故國 舊事的深情。結縭 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 劉逸生 宋詞小札 應是綠肥紅瘦 一首,便是丈夫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