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刻苦學習的故事,中國古代流傳著許多的刻苦學習得故事,你還能列舉出來幾個嗎?

2021-12-16 11:51:48 字數 5161 閱讀 9230

1樓:匿名使用者

1、 聞雞起舞,這是東晉著名愛國將領祖逖與劉琨自勉奮發的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

2、立雪程門

程是指宋**學家程頤。立雪是指學徒站在雪中虔誠求道。「程門立雪」的原意是說:冒著大雪在程頤門前站著。用來形容尊敬老師,虔誠求教。

這則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和遊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時、遊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

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範例。「程門立雪」也可說成「立雪程門」。

3、高鳳流麥

後漢時,南陽有一書生名叫高鳳,他家以種田為生,他卻酷愛讀書,晝夜不停。有一次,妻子下地幹活,讓高鳳在家看護涼晒著的小麥。突然,天降暴雨,而高鳳仍手持趕雞的竹竿誦讀經書。

不知不覺中雨水將庭院中的小麥衝跑了。妻子從趕回來一看,啊呀!糟透了,小麥都被雨水沖走了,而丈夫卻一點也不知,仍沉浸在書中。

在妻子的責問聲中,高鳳才恍如從夢中醒來。後來,人們用「高風流麥」稱讚讀書專致人。

4、臨池學書

古代書法家張芝,練習書法的時候,將他家中的衣服上 都寫上字,然後再到池中洗淨。反覆地這樣做,竟然將池中的水都染黑了。他終於練就了一筆漂亮的草書。

後人用「臨池學書」形容人刻苦學習書法。

2樓:南邕

頭懸樑、錐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都是家喻戶曉,苦學最終能成大學問家:

一,古時候,有個學問家叫孟軻。他剛上學的時候,很用心,寫字一筆一劃,很工整。不久,他覺得學習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於是,他逃學了,常到山坡上樹林中去玩,好開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裡,正在織布的媽媽問他:「怎麼這麼早就放學了?」他只好承認逃學了。

媽媽生氣地說:「我辛辛苦苦織布供你讀書,你卻逃學,太沒出息了!」小孟軻連忙給媽媽跪下。

媽媽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沒織完的布剪斷了,說著:「你不好好讀書,就像這剪斷的布,還有什麼用處!」

小孟軻哭著說:「我錯了!今後再也不貪玩了。我一定好好讀書!」從此,小孟軻勤奮學習,從不偷懶。後來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二,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三,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

「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四,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五,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揹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六,司馬光小時候記憶力很差,別人背一篇文章,讀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點的讀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讀幾十遍才行。為了背文章,司馬光看書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為白天也在看書,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睜不開眼睛,有時竟會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兒睡著了。後來,他拿了一段圓木頭來當枕頭。

半夜,他一翻身,圓木頭就滾走了,頭部跌下來就馬上會清醒,又可以起來繼續看書了。他把圓木頭叫「警枕」。

3樓:匿名使用者

蘇秦錐刺股苦讀

孫敬『頭懸樑』

沈約破廟讀書

匡衡鑿壁偷光

厲歸真畫虎入虎山

劉勰偷讀定林寺

司馬光警枕礪勤

鐵杵磨成針

陳壽燎髮讀書

孫康雪地夜讀

張衡刨根問底

陸羽牛背練字

歐陽修虛心請教

李顒自學成材

李賀作詩

張方平借書苦讀

鄭板橋學畫

屈原與『讀書洞』

路溫舒苦讀成長

王充就讀書市

李固千里拜師

車胤『囊螢照讀』

孫思邈勤學成名醫

徐光啟從小愛科學

李漁勤于思考

李煜學畫做僕人

王羲之練字

江泌月下讀書

徐曠自學成材

高適題詩改學

賈島苦『推敲』

白居易勤學不倦

狄仁傑埋頭讀書

岳飛冬練三九

袁子才勤學苦練

詹天佑製作小機器

李鉉開窗苦學

吳昂牛棚讀書

宋濂百里投名師

林則徐苦讀

蘇頲馬棚讀書

文與可畫竹

左思以勤補拙

李密牛角掛書

賈逵隔籬就讀

4樓:匿名使用者

負薪掛角

負薪寫的是漢朝的朱買臣。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揹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

掛角寫的是隋唐時期的李密。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奮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了一頭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後,李密經常在外出放牛的時候將書掛在牛角之上,趁牛停下來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住進時間看書。

5樓:匿名使用者

照壁偷光 王安石 等等

中國古代流傳著許多的刻苦學習得故事,你還能列舉出來幾個嗎?

6樓:tc深木

【懸樑刺股】頭懸樑為孫敬,錐刺股指蘇秦

【囊螢映雪】車胤囊螢夜讀 ,孫康映雪讀書

【鑿壁借光】 匡衡鑿壁借光

【聞雞起舞】祖逖聞雞起舞

【負薪掛角】朱買臣負薪掛角

【以荻畫地】歐陽修以荻畫地

7樓:星醉天宇

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孫康映雪苦讀)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車胤囊螢夜讀)

負薪(xīn)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揹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朱買臣負薪讀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李密牛角掛書)

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

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孫敬懸樑苦讀)

這就時孫敬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蘇秦刺股苦學)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樑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鑿壁借光

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愁。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牆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

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到深夜,後來成了西漢著名的學者,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

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匡衡鑿壁偷光)

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的水平,那樣高了。

(歐陽修以荻畫地)

韋編三絕

韋:熟牛皮。韋編:

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編聯起來,做「韋編」。三:多次。

絕:斷。反覆研讀,以致編聯竹簡的的皮繩斷了多次。

指讀書勤奮刻苦。(孔子韋編三絕)

中國古代廉潔故事,中國古代守紀律的故事

古代廉吏拒賄故事四則 懸鵝示眾 明時,周新擔任司法按察使後,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隻烤鵝,他堅決不受,但送禮人已經搶先出門了。於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鵝掛在屋子後面,以後凡是送禮者,他就讓家人領著去看那隻已經風乾了的烤鵝。從此,再沒人自討沒趣了。立檄拒禮 康熙19年,于成龍改任直隸巡撫。大名縣縣官遵循舊習...

關於中國古代的誠信故事,中國古代有關誠信的小故事有哪些呢?

西漢初年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為人正直,樂於助人,特別是非常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麼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到,所以在當時名聲很好。季布曾經是項羽的部將,他很會打仗,幾次把劉邦打敗,弄得劉邦很狼狽。後來項被圍自殺,劉邦奪取天下,當上了皇帝。劉邦每想起敗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氣。怒憤之下...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大全排列,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有哪些

其實中國的神話更為久遠和健全,但不像希臘神話那樣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不被世界所廣為接受。還有,以後記住 把神人化的故事叫神話,把人神化的故事叫傳說。盤古開天地之後有三個正神 伏羲氏 神農氏和燧人氏,也就是司馬遷所謂的 三皇 即分別是天皇 地皇和人皇 也有說是泰皇 伏羲和女媧是兄妹,也是夫妻。伏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