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的出現,為秦國統一又做了哪些貢獻

2022-01-07 15:12:26 字數 5059 閱讀 8128

1樓:匿名使用者

范雎,戰國時期唯一一個大戰略家

范雎是哪國人,後來為秦國做出了什麼貢獻

范雎是哪國人,後來為秦國做出了什麼貢獻

2樓:大亮

也叫範且,戰國時魏人,曾任秦丞相,對秦的強大和統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

范雎少時家境貧寒,但他卻不是人窮志短,而是從小就抱有遠大政治抱負。作為魏國的臣民,他要實現安邦定國的抱負,當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魏國。但魏國的門閥觀念相當濃厚,因為范雎家裡貧窮,竟連面見魏王的機會都沒有,只好寄身於大夫須賈門下當門客。

但是,須賈是個心胸狹窄的勢利小人。有一次范雎隨須賈出使齊國。齊王以當年齊國遭到五國聯合進攻,魏國拒絕援齊這一例舊帳指責須賈,把須賈弄得很尷尬,是范雎站出來,為須賈解了圍。

齊王見范雎是個人才,就贈給范雎**、牛肉、白玉、美酒等,想留下他任客卿,均遭范雎的謝絕。回國後,須賈不但不讚揚范雎的高風亮節,反倒向魏王誣告范雎,說他接受齊國的賄賂。恰巧魏王也是個妨賢忌能的人,就懷疑范雎出賣了魏國的情報,先是把范雎打入了死囚,接著又親自拷問,打得范雎肋折齒落,體無完膚,終於把范雎打得昏死過去。

魏王還嫌不解恨,又讓人把范雎用葦蒿捲起來,扔到廁所裡,讓賓客們往范雎的死屍上撒尿。到了夜裡,沒有真死的范雎慢慢甦醒過來。看守他的小卒很同情范雎的遭遇,就揹著范雎,把他送回家,對魏王則謊稱把范雎的屍體扔到茅坑裡了。

魏王也就信以為真。

范雎讓妻子把他的結拜兄弟鄭安平找來,鄭安平把范雎隱藏到一個祕密地方,精心**,這才救了范雎一條命。范雎傷好後,就化名張祿,藏進了深山。與此同時,范雎的妻子在家裡遵照范雎的安排,大舉喪禮,使魏王對范雎已死深信不疑。

半年後,秦國的使臣王稽到魏國招聘有才能的人。鄭安平聽到訊息後,就設法見到了王稽,說他有個朋友叫張祿,才能同死去的范雎不相上下,不知秦國可否願意聘用他。王稽答應先見上一面。

這天夜裡,張祿打扮成獄卒的模樣,偷偷來會見王稽。他們談了一會,王稽就已認識到這張祿是個難得的人才,就勸說張祿隨他到秦國去一展才華。范雎說:

「我張祿是魏國人,本應報效魏國,可魏國有我的大仇人,我在這裡住不下去了。既然您瞧得起我,我就跟您去秦國吧!」於是張祿就悄悄地隨王稽到了秦國。

可是,由於秦昭王當時正為穰侯專橫跋扈而發愁,無暇顧及張祿。這假張祿、真范雎就只好在驛舍裡耐心等待。後來,他聽說穰侯要派兵去攻打齊國,就實在耐不住了,給秦昭王寫了一封信,請求昭王接見他。

秦昭王這才安排會見范雎。

范雎在去往王宮的半路上,正好碰上前來迎接的秦昭王的儀仗隊。范雎也不讓路,徑直入前走。儀伏隊的人高聲喝道:

「秦王來了,快讓開!」范雎卻高聲說:「我只知道秦國有個穰侯,沒聽說還有秦王!

」原來,這穰侯是昭王的親舅舅,平日驕橫跋扈,把秦王也不看在眼裡。坐在車裡的昭王聽到范雎的話,正好刺到了自己的痛處。他阻止了正要去捉拿范雎的軍士,打聽到來人正是張祿,就把范雎請到了宮中。

范雎對秦王直言相諫:按說秦國的地勢,是其他六國都不具備的,兵力也比任何一國都強大,為什麼不能兼併天下,繼往開來中原呢?說到底,是大王上畏太后、穰侯的淫威,下惑於奸臣的諂詐,無法辨明是非,造成計劃、政策上的不對頭。

秦王聽范雎說得有理,就讓范雎再具體談談一談。昭王越聽越佩服范雎的才能,便向他請教統一中原的方略。范雎說:

「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遠交近攻,具體地說,就是對離我們遠的齊、楚等國搞好關係,使他們不再幹預我們去攻打鄰近的國家;而對離我們近的趙、魏等國,可以像蠶吃桑葉一樣一個城一個城地去攻佔,佔領了就派我們的人去管理,統一中原,何難之有?」秦昭王聽罷,高興得眉飛色舞,便封張祿為客卿,下令把攻打齊國的軍隊撤了回來。

過了幾年,又拜范雎為丞相。

范雎當了丞相,便在內政外交上採取一採列的大刀闊斧的革新。在內政上,他建議昭王把穰侯攆到了封地去養老,接著又剝奪了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這些與穰侯狼狽為奸的人的大權,送到邊遠地方去居住。隨後又逼著太后退位養老,不讓她再幹預朝政,使國內政權得到了鞏固。

對外,則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派人與齊、楚通好,然後把進攻的目標對準了趙國和魏國等領近的國家。經過幾年的征戰,把韓國攔腰斬為三截,把魏打得俯首稱臣,接著又把趙國打得大敗,一下子傷了元氣,從而為秦最後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秦國的丞相范雎的貢獻是什麼?

3樓:☆你大爺

秦國的歷任外籍大官中的每一位都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商鞅是秦的大良造,後被封為商君,是秦國稱霸的先行者,正是商鞅的變法才有了秦國稱霸的基礎。而後秦惠文王任用張儀為相國,開啟了伐謀伐戰並行的時代,一剛一柔,使得秦國在與列國的交鋒中遊刃有餘。而秦昭襄王與丞相范雎時期,才開始真正稱雄於諸侯國,令其他諸侯國側目。

秦昭襄王以前的秦國,列國合謀伐秦,幾乎就要了秦國的老命了,秦國需要聯合、分化、瓦解其他諸侯國才能度過難關。而在秦昭襄王時期,秦一國就能輕鬆應付列國伐秦,長平之戰之後,更是輕鬆自如,這裡面范雎的功勞不小,而范雎的功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助秦昭襄王主政與遠交近攻。

秦昭襄王本來不是秦國的儲君,只是因為秦武王的早逝,嬴稷才登上了王位。繼位時,由其舅父魏冉與其生母羋八子主導,二人一人主軍一人主政,幾乎掌控了秦國的全部國家命脈,政事軍事都由二人決議。嬴稷因為當時年幼,不得不由其母其舅發號施令,久而久之,嬴稷也習慣了這樣的局面。

然而人都是有想法的,嬴稷慢慢長大,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斷,希望能夠掌控屬於君王的權利,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經營秦國,想擺脫其母其舅的控制,實現自己的想法,所以有了范雎入秦。范雎首先呈送給秦昭襄王的第一道策略就是掌權,除魏冉,限太后。這樣的策略非常符合嬴稷的想法,同時也能加強君主權力,將已經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

後來嬴稷狠心將羋八子的權利削弱,消除魏冉的影響,並將魏冉逐回封地,收回了秦王的權利。

在君權**以後,范雎又提出了一道策略――遠交近攻,逐個擊破諸侯國的影響,並以交戰列國太過反覆為由,改之後的軍事策略為消滅諸侯國的有生軍事力量,大幅削弱諸侯國的反抗能力。這一策略在後期的交戰中得以實施,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雖然長平之戰存在很多因素,才導致了後來的坑殺戰俘,但是范雎的策略也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過范雎的遠交近攻策略,秦國一步步做大,到了後期再也沒有諸侯國能夠獨自抗衡秦國,甚至合力抗秦也非常困難,為秦始皇的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後期的戰爭資料就可以看出來,范雎的策略作用有多大。秦在昭襄王以前,其他諸侯國的伐秦兵力能夠達到五六十萬,而到了秦趙之戰後,六國抗秦的兵力加起來都不夠十萬,這些就是范雎遠交近攻與消滅諸侯國有生軍事力量策略的效果,范雎因為其功勞被封為應侯,享譽秦國。

商鞅,公孫衍,張儀,范雎,呂不韋,李斯六人,秦國統一時,誰的貢獻最大?

4樓:

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他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由一個弱勢之國逐漸走向成為繁榮富強,史稱「商鞅變法」。商鞅把秦國由奴隸制度走向封建制度,跨出了根本性的偉大一步。商鞅變法在政治上,徹底改變了秦國的世襲制 ,改為軍功制,大大刺激了士兵的戰鬥力。

此外還建立了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和民風民俗,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法律;經濟上,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老百姓耕戰;軍事上,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張儀是在戰國中期群雄並起列國爭雄時進入秦國的。秦國時為秦惠文王。當時的整體形式是七雄縱橫但無一國獨大,各國都面臨著想吞併彼此又要防止被吞併的危險,於是合縱連橫便出現在戰國的舞臺上。

合縱連橫最初主要針對秦國而生,但最終被秦國所利用。從而衍生出後來的「遠交近攻」的戰略決策,秦國笑到最後!

所謂合縱,就是南北國家聯合,主要針對燕、趙、魏、韓和楚與齊秦對抗;所謂連橫,就是秦國以利益拉攏一些弱國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中,分化瓦解五國或六國聯盟,並利用五國間的矛盾,時而聯合時而武力破壞五國或六國聯盟,削弱六國實力的政策。

魏冉,著名的秦宣太后之弟,在秦武王舉鼎而亡秦王權力出現真空時,聯合甘茂、樗裡疾等人擁立贏稷登位,是謂秦眧襄王。這是魏冉的首功。魏冉在公元前304年,昭襄王登基的第二年,以主持軍事的大將軍身份平定了「季君之亂」,其血腥暴力的鎮壓一時震驚、名震秦國,此後再無公族王室子弟覬覦王權,鞏固了秦王贏稷的王權。

範睢則是在秦昭王嬴稷時期入秦為相的。其主要功勞一是助昭王奪回王權。二是幫助秦昭王採取遠交近攻的外交軍事策略,一舉削弱了周邊韓、魏等國的經濟軍事實力。

三是負責籌集糧草全力配合白起打贏了秦趙長平之戰,殲敵40萬,使各諸侯說秦色變,為秦實現大一統夯實了基礎。秦始皇丞相李斯對範睢的評價是:″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5樓:春季的風啊

我認為呂不韋的貢獻最大,因為呂布韋輔佐了秦始皇的父親,又輔佐了秦始皇,他對秦國的貢獻非常的大。

6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商鞅的貢獻更大,因為他的變法讓秦國迅速壯大了,所以秦國才能統一六國。

7樓:白珍全全全

我個人認為貢獻最大的是呂不韋,如果沒有呂不韋,也就沒有秦始皇,更不用說統一六國了。

戰國名相范雎:為秦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8樓:再也不違規了

範睢相秦二年,秦昭王之四十二年,東伐韓少曲、高平,拔之。

秦昭王聞魏齊在平原君所,欲為範睢必報其仇,乃詐平原君入秦,逼其交人,平原君不認,於是被秦王扣為人質,逼趙王交人,趙孝成王乃發卒圍平原君家,急,魏齊夜亡出,見趙相虞卿。虞卿度趙王終不可說,乃解其相印,與魏齊亡,間行,念諸侯莫可以急抵者,乃復走大梁,欲因信陵君以走楚。信陵君聞之,畏秦,猶豫未肯見,侯嬴譏諷之,信陵君大慚,駕如野迎之。

魏齊聞信陵君之初難見之,怒而自剄。趙王聞之,卒取其頭予秦。秦昭王乃出平原君歸趙。

後五年,昭王用應侯謀,縱反間賣趙,趙以其故,令趙括代廉頗將。秦大破趙於長平,遂圍邯鄲。已而與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殺之。

任鄭安平,使擊趙。鄭安平為趙所圍,急,以兵二萬人降趙。應侯請罪。

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於是應侯罪當收三族。秦昭王恐傷應侯之意,乃下令國中:

逗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地而加賜相國應侯食物日益厚,以順適其意。後二歲,王稽為河東守,與諸侯通,坐法誅。

而應侯日益以不懌。

昭王臨朝嘆息,應侯進曰:逗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地昭王曰:逗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

夫以遠思慮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圖秦也。夫物不素具,不可以應卒,今武安君既死,而鄭安平等畔,內無良將而外多敵國,吾是以憂。地欲以激勵應侯。

應侯懼,不知所出。蔡澤聞之,往入秦也。

秦朝統一的過程,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是怎樣的

春秋開始五國稱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成王 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成王,吳王夫差,勾踐越王 之後3家分晉,戰國7雄局面成立秦,楚,趙,魏,韓燕,齊,百家爭鳴,後秦經歷商鞅變法逐漸圖強,蘇秦張儀合縱連橫,終使秦以一敵六,統一全國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是怎樣的?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是先後滅掉...

為什麼秦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

秦朝的制度 集權,和地方郡縣制,都是先進的.中原人口的流失 當時各個大國都在中原爭奪土地,進行了大量的戰爭。相對的西北秦國本土戰亂較少吸收不少人口。國家政策 重農抑商保護小農經濟 緩解國家財政困難。提供充足的糧食。對外政策 秦國實行了遠交近攻等正確策略。君主 秦孝公開始數代都沒有出現昏君,歷代積累加...

秦國能夠實現統一的原因是什麼

根本原因.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最強的國家.主觀原因.秦王雄才大略,實行了遠交近攻等正確策略。主要原因.人民渴望統一.渴望和平 戰亂已久,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商鞅變法早而且徹底,使秦國制度先進,且重視軍功秦始皇雄才大略 各國的變法推動了生產力進步,為統一準備了條件秦國採取了遠交近攻等正確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