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姓氏張的由來

2022-01-10 08:40:51 字數 6027 閱讀 8827

1樓:匿名使用者

張姓大致有四個**。�

一、黃帝賜姓。張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由中華民族共同祖先,五千多年以前的黃帝直接賜姓。東漢《風俗通》記載:

“張、王、李、趙,黃帝賜姓”。張姓的由來,《廣韻》上說:“張姓本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

《元和姓纂》上說:“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可見,張姓的得姓始祖是張揮。

但張揮與黃帝的血緣關係有兩種說法:一說張揮是黃帝的兒子,另一說則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的第五個兒子,即為黃帝的孫子。�

令張姓人倍感自豪的是他們不僅是黃帝的直系後裔,而且始祖張揮是弓箭和網羅的發明者。對於靠手持木棒、石塊去獵取飛禽走獸的遠古先民來說,弓箭和網羅的發明確實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大事,極大地提高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張揮是對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的發明家。

張姓人在介紹自己姓氏時常說:“我姓張,弓長張。”一句話就將張姓的特點概括得簡潔、明瞭。

�二、出自姬姓。另一支張姓是由姬姓而來亦以黃帝為始祖。根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記載:

春秋時晉國有人名解張,字張侯,世代為晉國卿士,其後裔以字為氏即為張氏。三家分晉以後,其族人仕韓國為公族大夫,漸成望族。�

三、改姓。歷史上其他姓氏的人因種種原因改姓張,後裔繁衍成為張姓的一部分。如三國時魏國大將張遼原姓聶,改姓張。又如三國時諸葛亮賜南方人酋長龍�那為張氏。�

四、與道教有關。漢代以後,張姓發展很快,這與當時道教的興起與流傳有關。道教自稱源於黃帝,又盛行“黃帝賜姓張氏”之說,因此,道教領袖常用張姓。如張角、張魯等。�

歷史上,張姓出現了很多名門望族。根據《中國姓氏辭典》,張姓的郡望大致有:清河郡、南陽郡、吳郡、安定郡、敦煌郡、武威郡、范陽郡、牛建為郡、沛國郡、樑國郡、中山郡、汲郡、河內郡、高平郡、襄陽郡、洛陽郡、河東郡、始興郡、馮翊郡、平原郡、河間郡、魏郡、蜀郡共23個郡望。

�清河郡是張氏最早最大的郡望,清河是張姓始祖揮的居住地,本文介紹的鄞江張氏出自清河郡。�

鄞江張氏上祖派衍概況�

自張揮傳至58世張仲,字廣明,號仲甫,周宣王時卿士,輔佐周宣王。《詩經.小雅.

六月》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一句,讚頌張仲孝順友愛之美德。北宋年間,張仲被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南宋年間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帝君”通稱“文昌帝君”,建廟崇奉,與關聖帝君同列祀典。70世張侯字儀昭,週考王時為晉國大夫。

會諸侯戰於鞍,以必死致勝,位列忠貞侯,事見《史記》。80世張良字子房號仁壽,輔佐漢高祖劉邦定天下,封留侯,拜宰相,後人稱為帝師,和蕭何、韓信同稱為輔漢三傑。86世張明,諱嵩,字貴和,號普輝,時值王莽篡漢,世族多遇害,為避仇害,攜家族五百餘人自徐潛渡揚子江,其中有的易姓羅、許、薛,從此便有四姓不聯姻之說,後至衢州鶴林寺經五代覆成國族。

103世張韙字能萬,晉時散騎常侍,隨晉元帝南遷,寓居江左。119世張君政字芳清為韶州別駕,便在曲江定居。122世張九齡字子壽,唐開元時賢相,以剛直不阿聞名於世,且文學冠一時。

唐玄宗五十壽辰時,大臣皆獻寶鑑,唯時任中書令(即宰相)的張九齡以《千秋金鑑錄》作禮品上奏,受到玄宗嘉獎。時人稱曲江公,卒諡文獻,追贈司空。134世張載字穆序,號子厚,宋理學家,遷陝西寶雞眉縣。

136世張端字臣楷,誥授寶雞太守,時值金兵南侵,北宋重和年間(1118—1119)由陝西寶雞眉縣遷至汀州寧化石壁都葛藤凹開基,尊為張氏入閩始祖。139世張揚德,河北太守,生三子,長化龍宋解元,留居寧化;次化孫宋中憲大夫;三化鳳宋武舉遷福州。�

鄞江始祖張化孫�

張化孫系張揮140世孫,諱衍,字傳萬,生於南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二十日子時,薨於鹹淳三年(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時,享壽93歲。他自幼勤奮好學,聰明過人,考取進士,誥授中憲大夫,後受朝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寧宗嘉泰年間(1204),時逢戰亂,他“卜吉移居閩上杭”由寧化石壁遷至上杭北鄉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開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

上杭地處汀江中游“**水段”,汀江別稱鄞江,張化孫被其千萬裔孫尊稱為“鄞江始祖”。�

張化孫為官公正廉明,為百姓興利除弊,關心群眾疾苦,政績卓著,晚年居家,仍樂善好施,修橋築路,賑濟災民,深受百姓擁戴。他還精通《周易》、《勘輿》,擅長歧黃之術,常為群眾免費治病,人稱“活菩薩”。民族英雄文天祥與張化孫交往密切,他對張化孫的為官、為人頗為讚賞,還為張化孫題寫“像贊”雲:

〖htk〗“公之丰采,氣宇軒昂;公之品行,正直端莊。詩書博覽,忠孝名揚。作牧汀州,合郡群黎沾德澤;開基杭邑,一門父子沐恩光。

纂修宗譜,報本不忘。鍾靈毓秀,桂馥蘭芳;綿綿世澤,長髮其祥。”張化孫仙逝後,葬於上杭縣白砂鎮茜洋村李屋背頭大坪崗上,墓地呈“金盤載珠”形。

墓聯:“派盛清河綿世澤支蕃閩粵振家聲”;橫披:“克昌厥後”。

聯文反映了張化孫一脈“中原南遷,鄞江開基”的創業軌跡,體現了張化孫後裔“繁衍生息,不斷進取”的開拓精神。墓前豎18根華表,象徵18房裔嗣侍立墓前,蔚為壯觀,凡到此參觀拜謁者,都嘖嘖稱讚:確係風水寶地。

�張化孫十分重視對後代的培養與教育,把對子孫後代的諄諄教誨寫成詩訓。告誡子孫以上祖為典範,做有用之人,光宗耀祖,留芳百世。張化孫遺詩(遺訓)通稱外八句,要求子子孫孫不僅熟讀熟記,而且要身體力行。

外八句如下:�

清河系出源流長,卜吉移居閩上杭。�

百忍家聲思祖道,千秋金鑑慕宗祊。�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後詩書繼漢唐。�

二九苗裔能稟訓,支分富盛姓名香。�[/align

張化孫給後代留下的輩份詩(內八句)如下:�

化雲騰上昊,承先紹啟宗。�

仲興山貽遠,永廷應萬崇。�

日振昌英俊,賢聲繼祖功。�

文運開世兆,科元定顯隆。�

上述內八句和外八句,張化孫後裔均將其當作座右銘,世代相傳。成為檢驗張化孫後裔是正宗的或冒牌的“試金石”。相傳張化孫後裔外出,“尋根認同”時,都會互相考問“內八句”和“外八句”,加以檢驗。

回答正確,就“梓叔”相稱,熱情接待。回答不上,被認為是冒牌貨,會被婉轉地吃上“閉門羹”。�

張化孫妣陳恭人生於南宋淳熙元年(1174)十二月初一日辰時,卒於景定三年(1271)三月十八日丑時,享壽89歲。妣闕恭人生於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十一月初十日寅時,卒於鹹淳七年(1271)三月十三日午時,享壽88歲。陳、闕兩恭人合葬於離張化孫墓地約2華里的官地村水尾神仙坑,墓地呈“飛鳳展翅”形。

�張化孫與陳、闕恭人生18子,傳108孫。他們繼承和發揚客家人敢於冒險、不怕犧牲、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用族規家訓規範子孫後代的言行,樹立名門望族的良好風範。�

張化孫後裔播遷概況�

張化孫兒子為雲字輩,18子從長房到第十八房,將其名字連起來便是一首詩,即18房聯詩:�

吉慶禎祥集,從龍福自綿;�

景星卿帝闕,倬彼定名雲。�

長房吉雲,字瑞世,號一郎,遷田梓頭居住,妣王五娘、曾六娘,生六子。嗣孫分遷福建漳州、泉州,廣東潮州、嘉應州等地。�

二房慶雲,字瑞亮,號二郎,遷泮逕,妣林氏,生七子。嗣孫分遷福建福州,江西等地。

三房禎雲,字瑞興,號三郎,遷進源塘居住,妣淩氏,生九子。嗣孫分遷福建泉州、晉江、德化、福州等地,江西省各地。�

四房祥雲,字瑞庭,號四郎又號十六郎,當時未外遷留在上杭,妣藍四娘、賴五娘,生七子。嗣孫分遷福建上杭、永定、長汀、武平、新羅、連城、漳州等地,廣東梅縣、大埔、興寧、五華、饒平、豐順、潮州、汕尾、汕頭、陸豐等地,江西於都、寧都、興國、贛縣、南康、萍鄉、吉安、修水、銅鼓、上猶、崇義等地,湖南瀏陽等地。�

五房集雲,字瑞彩,號五郎,遷樟樹潭居住,妣邱七娘,生三子。嗣孫分遷福建南平,江西興國等地。�

六房從雲,字瑞明,號六郎,遷上杭勝運裡黃竹頭居住,妣楊八娘,生二子。嗣孫分遷廣東程鄉(今梅縣)、興寧、五華、潮汕等地。�

七房龍雲,字瑞華,號七郎,遷上杭勝運裡香坑腦,妣胡氏、鍾氏,生四子。嗣孫分遷廣東嘉應州和潮汕一帶。�

八房福雲,字瑞靄,號八郎,遷廣東嘉應州下市攀桂坊,妣劉六娘,生六子。嗣孫分遷上杭小吳地,廣東嘉應州、鎮平(今蕉嶺)等地。此房裔孫萬三後裔遷居臺灣屏東,族眾旺盛,達

三、四萬人,建有化孫公祠和萬三公祠。�

九房綿雲,字瑞文(有譜瑞元),號十郎,遷廣東嘉應州鬆口,妣陳十娘,生四子。嗣孫分遷廣東梅縣、大埔等地。�

十一房景雲,字瑞堯,號十一郎,遷居橫山下,妣謝三娘,生五子。嗣孫分遷廣東嘉應州、大埔、豐順、饒平、海豐、陸豐,江西興國,福建上杭小吳地,連城河源裡、張家營等地。�

十二房星雲,字瑞霞,號十二郎,遷清流縣,妣程六娘,生六子。嗣孫分遷福建清流、永安、沙縣等地。�

十三房卿雲,字瑞唐,號十三郎,遷福州,妣蘇二孃,袁八娘,生十子。嗣孫分遷福建福州、建甌、泉州、上杭,廣東廣州,浙江雲和等地。�

十四房帝雲,字瑞漢,號十四郎,遷潮州,妣易五娘生四子。嗣孫分遷廣東潮州、廣州等地,福建永定、武平等地。�

十五房闕雲,字瑞發,號十郎,遷漳州,妣朱三娘生六子。嗣孫分遷福建漳州,廣東潮州等地,江西興國、於都等地。�

十六房倬雲,字瑞凌,號十六郎(又號家承)遷居徽州(有譜載遷汀州水南),妣錢滿娘,生五子。嗣孫散居福建、江西上猶等地。�

十七房彼雲,字瑞崇,號十七郎(又號家營)妣劉氏,生九子。嗣孫遷居福建漳浦、漳州 ,新羅曹溪、東肖,漳平永福,連城南團水西,武平,永定培豐,上杭小吳地;廣東大埔茶陽漳溪西河黃堂村,蕉嶺神崗、廣福,梅縣石扇;江西瑞金等地。�

十八房定雲,字瑞東,號十八郎(又號三十郎),妣歐陽氏,生八子,嗣孫散居永定金沙、上杭白砂,廣東鎮平,江西興國、於都、會昌、萬安、吉安等地。�

以上十八房中,至今還有5房裔孫沒有與祖籍地上杭取得聯絡,分別是:二房慶雲裔;六房從雲裔;七房龍雲裔;十房綿雲裔;十二房星雲裔。熱切期望各地梓叔和知情者告知上杭張化孫研究會。�

經過八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張化孫裔孫播遷海內外,遍佈閩、粵、贛、臺、湘、浙、桂、黔、川、皖、魯、港、澳等省、區,發展到東南亞和世界各國,已達一千多萬人,這一奇特現象被客家學研究者稱為“張化孫現象”。資料記載:臺灣四百萬客家人中,張姓人口就有105萬,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張化孫後裔,也就是說,張化孫裔孫在臺灣就有90多萬人。

�古坊張氏�

上杭的另一脈張氏是中都古坊張氏。因資料所限,簡述如下:�

古坊張氏奉張考植為太始祖,張考植居蘇州吳縣張家巷。考植11世孫考�,又名志,宋進士,任江西寧都縣令並在該地定居。考植14世孫三二郎與三八郎從寧都先遷寧化石壁後再遷至上杭。�

古坊張氏奉三八郎之子顯卿為一世祖。顯卿生二子:長文貴遷漳州,次德生居中都古坊。

根據族譜記載,古坊張氏外遷的有:四世繼安的二子張都與六子張細遷廣東龍川縣,三子張厚遷邵武、光澤;5世張鎮之子張華移武平小蘭,張成之子張良、張鑾分別遷武平桃裡鄉、陂裡鄉,世昌之子承謨遷武平大蘭園;10世守謙、守玉、守勤、守仕遷江西;11世可玉遷江西萬載,鵬飛、鵬升、鵬盛遷湖南平江;12世榮也、賦也遷廣東潮州,明臨攜後裔遷江西寧州;13世文選、文遠、顯貴遷江西新昌,清宸、萬選、萬達、萬進遷福建建寧,明俊攜四子遷廣東潮州;14世紹雲攜子福泰遷貴州;15世喬昌、喬盛、寬上攜三子遷江西,春泰、贈泰遷廣東連山,建昌遷貴州;16世集球攜子遷福建建寧,學恕、學龍、學起遷廣東潮州;17世敢玉、敬玉、攻玉、致玉、璞玉遷江西臨川,順蘭、建興、長興、連興、進才遷廣東;18世書明遷湖南。�

堂號楹聯家訓�

張姓最早的堂號為清河堂,屬郡望堂號。此外張姓堂號還有金鑑堂、孝友堂、親睦堂、冠英堂、燕貽堂、敦睦堂、宗嶽堂、敬誼堂、源流堂。張化孫一脈還有敦和堂、德遠堂、鄉賢堂、世英堂、德馨堂、追遠堂、孝友堂等。

�歷史上各個朝代張姓人文鼎盛,湧現了許多英雄豪傑、公侯將相、騷人墨客。這從張姓楹聯中可以領略出來:�

上杭張化孫祠及張化孫裔孫在各地的分祠中,有一副嵌字長聯,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等數字,嵌入聯內,每個數字都包含了一位張姓歷史名人。聯文如下:�

賜姓自軒轅,大儒一人(張仲)、銘垂兩篇(張載)、輔漢三傑(張良)、功高四相(張說)、將封五虎(張飛)、博物六史(張華)、貂蟬七葉(張安世),悉是清河族派。�

揚名昭世德,位列八仙(張果老)、鼎甲九成(張九成)、平戎十策(張方平)、書忍百字(張公藝)、金鑑千秋(張九齡)、青錢萬選(張鷟)、道隆億尊(張道陵),依然文獻宗支。�

此外,張化孫一脈楹聯還有:�

漢侯門第,唐相家風。�

鼻祖肇青陽,公侯、將相、神仙,代光國史;�

大宗開白馬,孝友、忠貞、道學,世篤家風。�

孝友傳家,承百忍之風規,居同九世;�

詩書裕後,誦十章之鑑錄,寶重千秋。�

百忍圖千秋鑑萬選錢家傳至寶,�

漢韜略唐忠貞宋道學代出名賢。�

曲江風度家聲遠,劍閣才名世澤長。�

橫渠明禮,南軒好仁,賢哉由士希耳;�

睢陽將才,曲江相業,忠矣移孝作之。

誰知道「張」姓的起源和分佈,誰知道張姓氏的起源?

姓 張 由來 張姓人口約為7800萬,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一,是當今中國第三大姓。張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傳說。古書上記載黃帝的孫子揮創制出弓箭,這在當時對社會確實有很大貢獻,因此被賜姓張。張姓還有一支形成於春秋時期,是以祖輩的名字中的字作為姓的,韓國的開國者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以張為姓,這一...

有誰知道關姓的來歷,誰知道關姓的由來

典故一 春秋時期,周大夫尹喜在函谷關任關令。相傳老子西遊出關時,為尹喜寫下 道德經 五千言,尹喜將此書傳播於世以後,也追隨老子成仙了。尹喜的後人以他的官名為姓,也稱關氏。典故二 據說古代守關的 關尹 之中,也曾有人 以官為氏 而姓了關。譬如,風俗通 一書就記載說 關令尹喜之後。所謂關尹,亦稱關令,依...

誰知道「楊」這個姓的來歷,有誰知道「楊」這個姓氏的來歷嗎?

楊姓 1 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 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 燮的第10世孫 時封次子伯僑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僑之孫突食採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