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我國教育做了哪些貢獻,孔子對中國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貢獻

2022-02-17 13:20:16 字數 2070 閱讀 4473

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他善於向別人學習

2樓:匿名使用者

私塾(貌似現在叫家教)

3樓:匿名使用者

誤導我們 讀書就是為了當官

4樓:卜格析榮軒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

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

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5樓:戚依然

3樓的你就是讀過四書五經的~!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在詛咒人~!你知道什麼叫做禮嗎??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首創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大教育物件的範圍,促進文化學術的下移;

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

第三、他提倡「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的政治體制準備了條件;

第四、他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進行了教材建設,奠定了後世儒家經典教育體系的基礎;

第五、他總結了教育實踐經驗,提出了許多教育教學原則方法,揭示了許多教育教學規律。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產生了重要的歷史影響,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教育遺產。

7樓:皮夾克麻麻

孔子的四書五經嗎不是!為啥是六經

作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

知之為知之的學習態度

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

都是孔子作為教育家的大貢獻

如果從中非要選一個的話,應該是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因為那個時候讀書是貴族的事情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讀書的。

我們返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想孔子等人都是在周天子辦的官方學校中任教,而且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夠去學習。他選擇了開辦私塾,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這是中國教育事業的一次改革。

9樓:普洱

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 和任意刑殺。

教育上:他創辦私學,不問出生貴賤和家境貧富,廣收門徒,先後培養的學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要求學生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10樓:立地書櫥

那可了不起了,大聖至賢先師,萬世師表,

因材施教啊,廣辦私學啊,有教無類啊,好多好多

最主要的,提倡素質教育。那個時代沒有科舉,所以,讀書可全憑興趣啊,孔子,老師們的祖師爺!了不起!

11樓:匿名使用者

開啟了私人辦學的先河。使學問不再是上層貴族的專利。

孔子的主要貢獻有哪些?

12樓:匿名使用者

開創了儒家學派,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孔子對我國古代教育的發展有何貢獻

孔子為我國教育做了哪些貢獻

13樓:匿名使用者

①創辦私學,廣收門徒。

②注意因材施教。

③教育學生學習態度要老實,要謙虛好學。

④要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 有教無類 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 學而優則...

孔子提出了哪些思想,教育觀點,孔子在政治上思想上教育上的主要觀點有哪些

政治上強調 為政以德 以禮治國 教育上主張 有教無類 重視 因材施教 提倡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文學上提出 興觀群怨 其思想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子在政治上思想上教育上的主要觀點有哪些 政治思想 bai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 du是zhi 禮 與 仁 在治國dao的方略上,他...

為什麼說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

他不是教育家。他只是個政治投機者。而且是個倒黴的政治投機者。理論採用了。結果人也死了好多年了。一個禍害中國2000多年的傢伙!為什麼說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