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姓氏的由來,姓氏何的由來?

2022-03-09 12:24:25 字數 5307 閱讀 6645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這裡有個南家莊,祖輩都是姓南的,肯定不是滿洲人。

2樓:秒懂百科

南姓:中國的一個姓氏

中國的百家姓南姓的來歷

3樓:舞璇瀅

百家姓中抄沒有南姓,南姓的來歷如襲下:bai

1、出自周代南仲之後,以祖

du名為氏。zhi

2、出自dao

姬姓,以祖字為氏。春秋時衛國公子郢,字子南,其支孫以祖字為姓,稱南氏。

3、出自春秋時晉國隱士之後,以地名為氏。

4、出自姒姓,源自夏禹之後,以國名為氏,為男氏所改。

5、出自他族,滿族南姓來自那拉氏。

6、出自張姓,避禍,改為南姓。

擴充套件資料

南姓名人:

1、南懷瑾(2023年3月18日—2023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 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2、南師仲,南軒第三子,陝西渭南(今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鎮南家村)人,字子興,室名玄象山房,學者,方誌專家。

3、南軒(1518-1602),南逢吉長子,陝西渭南(今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鎮南家村)人,字叔後,學者。明嘉靖進士。萬曆庚寅(1590)年,他編撰成渭南歷史上第二部縣誌—《續渭南縣誌》。

其著作還有《訂正通鑑前編》、《關中文獻志》、《本宗譜》、《南氏全譜》等。

姓氏何的由來?

4樓:明月侃武俠

何姓起源於韓姓,而韓姓**於姬姓,姬姓又**於黃帝,所以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黃帝應該是何姓的始祖。

黃帝后代的一支姬姓建立了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周成王弟弟的後人被分封到韓原(現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與稷山一帶),世稱「韓武子」,名韓萬,他的三世孫名韓厥,按照周王朝的冊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後代才是真正的韓姓,因此,韓厥該是韓姓始祖。

到了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韓王安在位的第九個年頭,韓國被秦國所滅,子孫們散落到全國各地,因為「韓」、「何」諧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變,隨著歷 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久而久之,人們就逐漸地把「韓」讀 成了「何」。

參考資料中國姓氏起源及分佈.光明網[引用時間2018-4-10]

5樓:靠譜的星爺

何姓**

⒈源出於音訛,是「韓」的誤讀

何,作為姓,源出於音訛,是「韓」的誤讀,因此,韓厥既是韓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何、韓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後的有姓氏書及姓氏學者的共識。唐朝林寶的《元和姓纂》、宋代鄭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廣韻》、《氏族大全》、《古今姓氏書辯證》、明代的《萬姓通諳》、《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孫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記,無不記載「何氏為韓氏」,何韓為一家。

⒉少數民族中的何姓

在我國漢唐時期的西域地區,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權,原居祁連山北的昭武城,後被匈奴人打敗,西越蔥嶺,建立了康國,並日益強大起來,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烏那昌、穆等政權先後歸附了康國,均以昭武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稱「昭武九姓」,而「何」則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後來的隋朝就有幾位來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一是何細胡,樑代西域人,通商人蜀,定居郫縣(今四川郫縣),事武陵王紀,主知金帛,因致鉅富,號為「四川大賈」。二是何妥,隋朝人,說是何細胡之子,字棲風,少機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國子祭酒,著有《周易講疏》、《孝經義疏》等文集。

三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兒,字桂林,少有才思,隋開皇年間官至太府丞。他博覽典籍,多識舊物,製作絕巧。隋遼東之役,宇文愷渡遼水造橋不成,何稠造橋兩日而就,又築行殿,令高麗人驚為神功。

6樓:施遠板嬋

張、王、李、趙、錢、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這些姓氏是如何產生的呢?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

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

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4)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

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7)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

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丹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11)以諡號為氏。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7樓:聽風之小豬

國姓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54位。據《元和姓纂》載,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穆公有個兒子公子發,字子國。

子國的兒子公孫僑字子產,在鄭國執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時著名政治家。子產的兒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稱國氏。

明朝皇帝姓朱,國姓其實就是朱;

鄭成功被稱為國姓爺是因為皇帝賜他姓朱。

鄭成功(1624.8.26-1662.

6.23),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

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8樓:匿名使用者

何韓本一家:唐代大詩人韓愈曾寫道:「何與韓同姓為近」,不僅如此,許多姓氏書也都記載:「何氏為韓氏」,之所以如此,還得從韓國的歷史說起。

公元前230年,強盛的秦國大舉進攻已日漸沒落的韓國,韓王安被俘,韓國的地盤被納入秦國的版圖。然而,也正是秦的統一,為「何」姓的誕生提供了歷史機緣。

韓國滅亡之後,王公子孫們不得不四處流浪,飄落到了四處八方。而由於當時地理、交通等條件的制約,韓氏的後人們大多流落到了與韓國鄰近的江淮等地。因為「韓」「何」諧音,又加上古代地方的音變,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就逐漸把「韓」讀成了「何」,何姓就此誕生。

所以,歷代姓氏書都把「何」姓**放在「音訛」一類,而說「韓氏為何氏」,也就沒什麼奇怪了。直到今天的《辭源》、《姓氏辭典》、《百家姓新編》以及《中國姓氏起源》等書也都主此說,直錄無異。

姓氏的由來

9樓:匿名使用者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

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

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4)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

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7)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

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丹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11)以諡號為氏。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希望幫到你 希望採納------------------------------------

10樓:一志三

中國姓氏起源 作為血脈延續的中華姓氏,最早出現在中國。從公元前2023年華夏第一個姓——風開姓,中國的姓氏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綿延不絕。有關專家最新的研究統計結果表明,中國人曾經便用過的姓氏高達22000個,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歷史,中華文化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在姓氏的傳統之中得以體現。

也世人公認為中華文化遺產。

姓——是標誌一個人家族系統的 血緣符號,也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首要條件,涉及到千家萬戶的每一個成員。通過這個符號,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歷史文化聯絡起來,這種聯絡無疑就是一個姓氏悠長,神祕而又扣人心絃的的尋根隧道,**這種聯絡的過程不僅是意義重大的尋根情結,更是對中華姓氏文化的一次學習和巡禮。對於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而言,我們今人能夠直接看到,並觸於可及的那些,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秦磚漢瓦,典籍文獻等實體之物之外,還有一個至今仍然聲聲不息地繁衍延續著的活化石,那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

尋根問祖是人的天性,古往今來皆如此,尤其近些年來,尋根探源己勢不可擋,而尋根的捷徑就是追尋自己的姓氏譜系,越過時空隧道去了解本性的肇源地,播遷路線、主要分支,始遷祖,歷史上有多少名人,身臨其境地去感悟姓氏文化的精髓。

參考資料

張姓氏的由來是什麼,姓氏張的由來

術行家關注 張姓起源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1 出自黃帝之後代揮。據 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 通志 氏族略 及 元和姓纂 所載 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 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2 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 通志 氏族...

盛這個姓氏的由來,羅卓這個姓氏的由來

盛氏是一個多民族 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五位,人口約八十六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54 左右。姓氏起源 源流一 出自周朝周文王之子郕叔武。源流二 出自漢朝時期奭氏族人,屬於避諱改姓為氏。該支盛氏,得姓於西漢晚期,是由奭氏所改。西周初年,有名臣召公奭 姬奭 他是周武...

薛姓氏的由來

一 源於任姓 出自黃帝之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的封地任,屬於以居邑為氏。相傳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後裔。據史籍 元和姓纂 新唐書 通志 等記載,黃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成年後皆以德行出眾,受封為十二個不同的姓族,散居於各地。其中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受封於任,而為任侯。禹陽的第十二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