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

2022-03-16 09:17:50 字數 5627 閱讀 9115

1樓:敖詩翠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2)

每逢佳節倍思親。(3)

遙知兄弟登高處,(4)

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5)[1]編輯本段

註釋譯文

作品註釋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很器重這個節日,在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傳說能以此避災。

憶:想念。山東:

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2)異鄉:他鄉。

(3)倍:加倍,更加。

(4)遙知:遠遠的想到。登高:指民間在重陽節登高避邪的習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重陽節時有佩戴茱萸的習俗。[1]

作品譯文

意譯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一人不在。[1]

韻譯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但是少我一人。[2]

2樓:匿名使用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因身在異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而後筆峰一轉,將思緒拉向故鄉的親人,遙想親人按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想念詩人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詩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

原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

3樓:花花子怡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樓:月餅玉兔

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是人長年漂泊在外,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尤其是重陽節,在家家戶戶都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的日子裡,王維怎能不想起在家是和親人手挽著手,頭插著茱萸登高遠眺的情景呢?

這個佳節更勾起詩人思念家鄉,想念家鄉親人之情。全詩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是:

我獨自一人在他鄉做客,每遇到美好的節日,我就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現在人們常用這兩句詩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

5樓:韓琴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全文如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白話文釋義: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這是詩人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

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

2,賞析:「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

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

6樓: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1]註釋譯文:

作品註釋: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很器重這個節日,在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傳說能以此避災。

憶:想念。山東:

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2)異鄉:他鄉。

(3)倍:加倍,更加。

(4)遙知:遠遠的想到。登高:指民間在重陽節登高避邪的習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重陽節時有佩戴茱萸的習俗。[1]

作品譯文:

意譯   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只少了我一人不在。[1]

韻譯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但是少我一人。[2]?

7樓:竹露滴清響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編輯本段]釋義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

2、憶:想念。

3、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4、異鄉:他鄉。

5、倍:加倍,更加。

6、遙知:遠遠的想到。

7、登高: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8、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8樓:九妹

唐代:王維

du獨在異鄉為異zhi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dao遙知兄弟版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權人。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9樓:永伴他樑

九月九bai

日憶山東兄弟 (唐)du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zhi

客,每逢佳節倍dao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

專茱萸少一屬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因身在異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而後筆峰一轉,將思緒拉向故鄉的親人,遙想親人按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想念詩人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詩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

10樓:照樣迷人

du(唐) 王維  zhi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dao

佳節倍思親。

回遙知兄弟登高處,答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因身在異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而後筆峰一轉,將思緒拉向故鄉的親人,遙想親人按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想念詩人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詩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

11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2樓:匿名使用者

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13樓:匿名使用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背誦打卡:

1王科捷

2張欣怡

3朱筱萌

4趙子琪

5朱與墨

6王明輝

7王雲山

8韓佳9張露閔

10楊浩然

11張夢涵

12李晨睿

13陳澤睿

14馬青玉

15.李燁洲

16李一諾

17張婉淑

18楊博文

19朱靜怡

20宋策

21油澤楷

22呂天證

23張洪暢

14樓:匿名使用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侏儒少一人

15樓:火山岩漿糊

哎呀,現在社會都成這樣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

16樓:速寫俠俠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17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王維 朝代:唐 體裁:七絕 型別:羈旅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詩人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確實是深知作詩的竅門。詩人的家鄉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

寫節日的詩,最忌落入俗套,這首詩高明就高明在避開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兩個「異」字,似乎脫口而出,卻別有滋味地渲染出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從「每逢」二字來看,加倍的孤獨感不是這個節日才有,以前的諸多節日已有過。

正是孤獨感久受壓抑,於今尤甚的情形下,詩人把凝聚在內心深處的佳節思親情結一吐為快。由於「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語極其精警,為人人心中所有,又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來也就引起廣泛的共鳴。不過,前兩句畢竟是直賦心源,尚須曲折變化,才能餘味無窮。

於是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晉朝周處《風土記》說:「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謂之登高會,又云茱萸會。

」因為這個節日風俗,是採摘茱萸(zhūyú朱娛)花枝插頭,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齡有「茱萸插鬢花宜壽」,白居易有「舞鬟擺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之類的句子。洪邁《容齋隨筆》卷四摘錄此類詩句甚多。關鍵在於此詩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從中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精心意象,展示一個頗有情趣的兄弟共樂的場面,從而把「共樂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寫得令人心顫而餘味無窮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

原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處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釋義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淒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解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譯文是

白話譯文 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擴充套件資料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誰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朝詩人王維寫的。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譯文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 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