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道臺」是什麼職位,清朝的道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職?是管什麼的?

2022-03-16 10:59:04 字數 5403 閱讀 7509

1樓:三經天

清朝的道臺是省與府之間的地方長官。

在清朝時期,道臺也叫做道員,是巡撫和知府之間的一個地方性長官,在清朝初期的時候,道臺的官職品級不定,到了乾隆十八年的時候,才把道臺的官階品級統一定為正四品官職。

清朝的時候,在各個省裡面都會設定有道臺這個官職,有專門監管一省糧食的督糧道臺,簡稱糧道,也有負責河工修建的河道。

道臺這個職位很多時候是由一個地方的掌管兼任,比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和茶馬道,一般都是由當地相同品級的**來兼任。

2樓:匿名使用者

道員(又稱道臺),清代官名。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地方**官職之一,俗稱道臺,雅稱為觀察、觀察使。

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道臺是老百姓對道員的尊稱。明布政使有佐官左、右參政及左、右參議,分管各承宣布政司轄區內部份地區、錢穀等事,無定員,因事添設,各省不等,稱分守道;按察使有佐官副使、僉事,無定員,分管各提刑按察使司轄區內部分地區、刑名等事,稱分巡道。

3樓:匿名使用者

道臺也叫道員,是清朝的官職,相當於省級各廳局級局長巡撫總督相當於省長省委書記

知府相當於省下屬市市委書記或者市長

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清初的道員官階不定,乾隆十八年(2023年),道員一律定為正四品。清代各省設道員,或有專責,或作為布、按副使。

專責者有督糧道或糧儲道,簡稱糧道 ;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簡稱河道。官則有的單設,多數為兼任。其他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一般由當地同品級官兼道員。

4樓:匿名使用者

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

道員(又稱道臺),清代官名。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

明朝時,省級行政長官布政使下設左、右參政和左、右參議均為輔佐布政使的**。

明初布政司、按察司因轄區大而事繁,布政司的左右參政、參議道員分理各道錢穀,稱為分守道;按察司的副使、僉事分理各道刑名,稱為分巡道。此為道員稱謂之始。至清乾隆間裁去世參政、參議、副使、僉事等職,專設分守道與分巡道,多兼兵備銜,管轄府、州,乃成為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階行政長官。

別稱「道臺」、「觀察」。《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八點鐘一位客到,乃是這裡有名的一位道臺叫做』磕頭道臺』。

」又第九回:「王觀察信上言明,是奉了東撫之命,前往東洋考察學務。」東撫,指山東巡撫。

清朝的道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職?是管什麼的?

清朝的道臺是個什麼官,比知府大嗎?

5樓:浪漫櫻花戀家

在清朝那會兒,出現了「道」這個行政單位。這是個什麼東東?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聽到這個知府,那個知府的,那你知道「道」和那「知府」哪個權利更大呢?

先來說一說這「道」是怎麼來的吧,其實「道」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當時的「道」還不完善,都是臨時差遣,並沒有什麼固定的品級。在清朝初期的時候基本也延續了明朝守、巡兩道的制度,但也不怎麼完善。

不過到了乾隆這會兒,「道」逐漸成了實官,也有了一些固定的品級,也就是正四品。與此同時,有許多專職道元沒有地域的劃分,比如糧道、河道、海關道等。

當然到了這會兒,「府」已經比不上「道」了,單從品級來說,「府」為從四品,「道」為正四品。而且到了後期,隨著「道」掌握的權利越來越大,官的級別越來越高,已不是府能比得上了。

到了清中後期時,「道」的權利越來越大。密摺封奏的權利都有。而且有的道臺能管理一府,實力再大點數府都可以管理。比如比較著名的臺灣道。

到了清朝乾隆後期那會兒,臺灣道甚至可以管理整個臺灣,可見它的權利有多大。在臺灣被提升為臺灣省之前,「道」一直是臺灣的行政機構。其他地方也基本都有了道一級的行政單位。

比如山西省的雁平道,河南的河北道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行政機構。

如此看來,「道」確實比知府地位高,掌握的權力也更大。

6樓:使用者多好

清朝**中的「臺」並不是具體的官名,而是對某種職位**的尊稱。有資格被稱為「臺」的大人中,級別最高的要算總督,之後依次為巡撫、學政、布政使、按察使、道員。

道員是介於是省(總督、巡撫)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道臺」是對道員的尊稱。道員原則上為正四品,其職責並不固定,有管理糧儲的糧道,有管理河工的河道,也有作為布政使、按察使副使的道員。

7樓:花兒笑了和我

道臺是民間老百姓對道員的尊稱!在省與府之間,是四品**,也有特例,在二品官級的也有!有糧道,佈道,茶道之分!

知府一般是五品官,也有四品的!盛京和北京的知府就是二三品官級!知府是一個地方的主要負責人!

有主政一方的實際權!一般來看,大多數道臺比知府高一級!

8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的道臺是省與府之間的地方長官。

在清朝時期,道臺也叫做道員,是巡撫和知府之間的一個地方性長官,在清朝初期的時候,道臺的官職品級不定,到了乾隆十八年的時候,才把道臺的官階品級統一定為正四品官職。

清朝的時候,在各個省裡面都會設定有道臺這個官職,有專門監管一省糧食的督糧道臺,簡稱糧道,也有負責河工修建的河道。

道臺這個職位很多時候是由一個地方的掌管兼任,比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和茶馬道,一般都是由當地相同品級的**來兼任。

9樓:匿名使用者

道員是介於是省(總督、巡撫)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道臺」是對道員的尊稱。道員原則上為正四品,其職責並不固定,有管理糧儲的糧道,有管理河工的河道,也有作為布政使、按察使副使的道員。

知府為四品官,知府地位相當於現今一個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兼任市長,

10樓:

知府。是宋代知某府事的簡稱。清代的知府,是地方**中府一級的長官,略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地區、盟或州的一把手。

道臺。"臺"在清朝是對職位的尊稱。"道臺」在清朝的官位是正四品,是地方長官,其官服上的圖案為鴛鴦。

《官場現形記》中有這樣一句話:「黃知府升了道臺,正在得意之時,因為前邊所辦的案子被人告發……」由此可見,道臺的職位高於知府。

11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時期的官制是由省,府和縣官來組成的。

道臺具體的職位是在省以下府以上的,道臺是省下派的一個機構,屬於對省負責的。

具體道臺的官職是正三品的官職,是比知府大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的道臺是正式品,道員是介於是省(總督、巡撫)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道臺」是對道員的尊稱。道員原則上為正四品,其職責並不固定,有管理糧儲的糧道,有管理河工的河道,也有作為布政使、按察使副使的道員。

京城的知府是正三品,一般地方的知府。是從四品,所以說到臺比地方的知府官大

13樓:小米小步槍

清朝時期,地方的官制大致可分為,督撫、藩、臬、府、縣。省一級的地方最高長官,分別為總督和巡撫,一府之地最高長官自然是知府,縣則是縣令或知縣。而在省級與府級之間,還有一級行政單位,那就是道。

鼎盛時期的清朝疆域

清朝的官制大至承襲了明朝。不過,清朝在吸取明亡的教訓之後,也對清明朝的官制進行了改革。例如在明朝時期,本是一省之長的三司,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到清朝時變成了省二級機構,反倒在明朝之時為臨時差遣的總督和巡撫,被固定為一省之長。

同時,清朝還將都指揮使裁撤,名義上,為省級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變成了督撫的僚屬。最重要的是,布政使和按察使,在清朝時期被取消了直達皇帝面奏之權,布政使和按察使徹底失去了「上達天聽」的機會。

清朝行政級別

明朝時期,在省和府縣之間,劃出了道一級的行政機構,並且由布政司的參政、參議派出道員,擔任分守道。而按察司的副使、僉事則派出道員擔任分巡道。清朝初期延續了明朝的守、巡兩道的制度,而且,也如明朝一樣,都是臨時差遣,道員並沒有固定品級。

不過這一情況,在清乾隆年間發生了變化,在乾隆的命令之下,道員成為了地方的實官,不再是虛銜,而且也有了固定的品級,為正4品。同時,也有許多並沒有地域劃分的專職道員,例如,海關道、河道、糧道、驛傳道等等。

清朝的道員

因此,清朝時期的道臺,是省與府之間的地方長官。自然,它比府的級別要高一級,這從品質上也可以看得出來,乾隆之後,道臺一般為正4品,而知府一般為從4品。不過,雖然道臺隨著時間的推移,職權和級別不斷升高。

但是,道臺並不是固定的地方行政機構,而更類似省的派出機構。

清中後期時,道臺的權柄日益加重,甚至有了密摺封奏的權利。在管理領域方面,有的道臺可管一府,有的甚至能管數府之地。清朝最著名的道臺,應該就是臺灣道了。

在清末2023年被升格為臺灣省之前,臺灣的行政機構一直是道。臺灣道隸屬於福建省管轄,雖然行政級別要低於省,但是要高於如興化府、漳州府等府一級的建制,它的全稱為福建分巡臺灣道。

清乾隆年間所繪臺灣地圖

臺灣到的最高行政級別**,一般為正四品文官。不過到了清朝乾隆末期,臺灣道的最高行政主官再次升級,原為正四品的臺灣道道員升級為正三品的按察使銜臺灣兵備道。在臺灣設省之前,整個諾大的臺灣島都屬於臺灣道的管轄範圍之內,也可見道臺的權利之大。

14樓:匿名使用者

在清朝,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道員一律定為正四品。原則上,道臺為正四品**。

道臺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而知府地位相當於現今一個地級市的市長,所以,道臺官大!

清朝的道臺是個什麼官,和知府相比,哪一個大?

清朝的制臺、藩臺、道臺、臬臺分別是什麼官?

清朝的道臺究竟是個什麼官,比知府大嗎?

15樓:24風城王子

嚴格意義上來說道臺並不是一種官職的名稱,而是出於對於**的一種尊敬衍生出來的名字。在地方**中按照職位大小分別是巡撫、學政、布政使、按察使、道員,知府、知縣。道臺就是對道員一種禮貌的稱呼,從這個排名上可以清楚的看出來道臺的官職要比知府大,可以說是知府的頂頭上司。

「府」為從四品,「道」為正四品。,俗話說的好官大一級壓死人,可千萬不要看這一級的差距,知府已經是很多人的天花板。

如果你能夠從知府上升到道臺,那麼你還有很多的機會繼續往上走。道臺就是很多人政治生涯的分水嶺,跨過這個門檻前途一片光明,如果被拒之門外自己的職業生涯的高度也就止步於此。隨著「道」掌握的權利越來越大, 他們管轄的範圍也越來越大,而且都是在重要的部門任職,比如糧道、河道、海關道,他們手裡掌握著國家的命脈,掌握著很多人的命運。

到了清朝後期,道臺已經成為了一個省份的掌權人。道臺已經脫離了基層單位,很多省份的大事小情都要他們同意點頭才能執行,他們手中的權力是他們最大的砝碼,道臺確實比知府地位高,掌握的權力也更大。

知府就相當於地頭蛇,而道臺就是那一隻強龍。道臺能夠直接把自己的奏摺送到君王的手中,他們時刻在監視著地方**的動向,其中也包括當地的知府,所以一般知府還是很忌版憚道臺的,而且道臺親自處理的事情都是本省之內比較重大的事務,關係到地方百姓的生計,即使道臺不給君王上奏章,君王也會過問事情的來龍去脈,地方官有時還是道要聽道臺。

小說在明清時期繁盛的原因是什麼明清時期小說繁榮的原因快

1 商品經濟的發展 城市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擴大,需要一種相對於 雅文化 更大眾的 俗文化 這是 興起最基本的經濟基礎。明清 有很多對市井生活和市民精神的描寫,這反映了興起的商業城市越來越成為文人生活和觀察的物件。2 唐代的傳奇 宋代的話本 元代戲曲的劇本都為 的成熟提供了文學素材和文學形式。3 從社...

明清時期傢俱的特點,明清時期傢俱特點都有哪些

明清紅木傢俱的風格和特點 傢俱 明代傢俱造型簡潔,結構合理,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為傢俱的最高境界,明代傢俱一般不髹漆,只在外表施以透明的蠟,工藝簡潔而活潑,質樸,不但富有流暢,雋永的線條美,還給人以含蓄,高雅的意蘊美。傢俱 清代傢俱結構複雜,造型曲折,雕刻細膩,給人豪華尊貴,富麗堂皇,氣派的感覺。清...

明清時期城市經濟發展的新特點概括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1.在隋唐時bai 期的裡坊制度在明清 du時期已經徹底消失zhi 商業區不再受限dao制,這無異於極大大回促進了答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 2.專業的商業管理機構,規範了市場 3.皇宮集中分佈,給予了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空間 4.宵禁制度的取消,也有利於擴大城市經濟執行的時間 5.農業的發展為城市提供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