鮁魚是無鱗魚嗎,回民能吃鮁魚嗎

2022-04-12 09:03:47 字數 4168 閱讀 5618

1樓:番茄醬駕到

鮁魚是無鱗魚,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為25~50釐米、體重300~1000克,最大個體長可達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細,每側有3個隆起脊,以**脊長而且最高。

頭長大於體高。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

體側**有黑色圓形斑點。背鰭2個,第一背鰭長,有19~20個鰭棘,第二背鰭較短,背鰭和臀鰭之後各有8~9個小鰭;胸鰭、腹鰭短小無硬棘;尾鰭大、深叉形。

鮁魚肉多刺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肉質堅實緊密,呈錐子狀,大概與它游泳較快有關。除鮮食外,也可加工製作罐頭和鹹幹品。青島人喜歡做薰魚,鮁魚是最佳選擇,風味獨特的薰鮁魚,是佐酒下飯的美味佳餚。

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9克多、脂肪2.5克,肉堅實味鮮美,營養豐富。

2樓:匿名使用者

鮁魚是無鱗魚。此魚肉質細膩嫩白,蛋白質含量比一般魚更高,因此營養價值也好,清蒸鮁魚口感肉嫩滑爽清香可口汁鮮,也可以紅燒,脂膏濃肉汁鮮味香。

3樓:冰霜劍歌v達爾

無鱗魚就是指天生沒有魚鱗的魚。常見的無鱗魚有鯰魚,鱔魚,泥鰍和鰻魚等。

鮁魚特徵:

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為25~50釐米、體重300~1000克,最大個體鮁魚長可達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細,每側有3個隆起脊,以**脊長而且最高。

頭長大於體高。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

體側**有黑色圓形斑點。背鰭2個,第一背鰭長,有19~20個鰭棘,第二背鰭較短,背鰭和臀鰭之後各有8~9個小鰭;胸鰭、腹鰭短小無硬棘;尾鰭大、深叉形。

回民能吃鮁魚嗎

4樓:百分百有緣無分

你好,可以吃的。 回族人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

5樓:塗湛枋

回族不吃無鱗魚,鮁魚是有鱗魚,可以吃

6樓:介奇水

除了豬肉,別的肉都能吃

鮁魚是無鱗魚嗎?

7樓:匿名使用者

鮁魚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體側**有黑色圓形斑點。

海里的無鱗魚大部分生活在500米以上深度的深海里,主要為鰻鱺目的魚種,比如海鰻和海鱔等;淡水無鱗魚有泥鰍,黃鱔,鯰魚,銀魚等。

鮁魚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為25~50釐米、體重300~1000克,最大個體長可達1米、重4.5千克以上。鮁魚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體側**有黑色圓形斑點。

鮁魚頭長大於體高,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

大連自然博物館的「鮁魚王」標本重260多斤,2.64米,20多歲。

當今鮁魚的主要漁場在舟山、連雲港外海及山東南部沿海,4至6月為春汛,7至10月為秋汛,盛漁期在5至6月份。

營養分析

1. 鮁魚其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a、礦物質(主要是鈣)等營養元素。

2. 鮁魚有補氣、平咳作用,對體弱咳喘有一定療效

3.鮁魚還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療功能,常食對**貧血、早衰、營養不良、產後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症會有一定輔助療效。

8樓:叫那個不知道

不是。鮁魚體有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 鮁魚也叫藍點馬鮫(學名),硬骨魚綱,鱸形目,鮁科。

馬鮫魚身體延長,一般長為25至50釐米,體重300至1000克,最大可達一米左右,體重達到4.5千克以上。身體銀灰色,具有暗色橫紋,肋下有7-8個灰色斑點;吻尖突,口大斜裂,牙齒偏側,似刀刃般鋒利,上下頜各一行;魚鱗細小或退化;背鰭2個,第2背鰭及臀鰭後部各具有7-9個小鰭。

擴充套件資料

食用臺灣人重視此魚類,列為十大美味魚類之一,稱一鯃、二紅魦、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寸子。

1、烤馬鮫魚:為中國古時宮廷料理,被美食家譽為「仙界美食」,自古以來就備受寵愛。

2、鮁魚肉餡餃子:中國渤海灣沿岸地區常見的食品。

3、土魠魚羹:臺灣普遍的小吃,用土魠魚肉塊裹粉油炸再放進羹湯中,有時會搭配面與米粉或白飯。

9樓:匿名使用者

鮁魚肉多刺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肉質堅實緊密,呈錐子狀,大概與它游泳較快有關。除鮮食外,也可加工製作罐頭和鹹幹品。

青島人都喜歡做薰魚,鮁魚是最佳選擇,風味獨特的薰鮁魚,是佐酒下飯的美味佳餚。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9克多、脂肪2.5克,肉堅實味鮮美,營養很豐富。其肝是提煉魚肝油的原料。

10樓:過過得很

是。無鱗魚:

天生無鱗和魚鱗很小的魚種。

鮁魚:鮁魚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為25~50釐米、體重300~1000克,最大個體長可達1米、重4.5千克以上。

尾柄細,每側有3個隆起脊,以**脊長而且最高。頭長大於體高。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

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

體側**有黑色圓形斑點。背鰭2個,第一背鰭長,有19~20個鰭棘,第二背鰭較短,背鰭和臀鰭之後各有8~9個小鰭;胸鰭、腹鰭短小無硬棘;尾鰭大、深叉形。

11樓:小呀小蘋果

鮁魚是無鱗魚。bai

無鱗du魚就是指天生沒有魚鱗的zhi魚。常見的無鱗魚dao有鯰魚,鱔魚專,泥鰍和鰻魚等。

鮁屬魚特徵:

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為25~50釐米、體重300~1000克,最大個體鮁魚長可達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細,每側有3個隆起脊,以**脊長而且最高。

頭長大於體高。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

體側**有黑色圓形斑點。背鰭2個,第一背鰭長,有19~20個鰭棘,第二背鰭較短,背鰭和臀鰭之後各有8~9個小鰭;胸鰭、腹鰭短小無硬棘;尾鰭大、深叉形。

12樓:人中之虎

體被細小圓鱗,長可達1米,重20公斤,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黃渤海均有,屬暖性上層魚,以中上層小魚為食,夏秋季結群洄游,部分進入渤海產卵,秋汛常成群索餌於沿岸島嶼及岩礁附近,為北方經濟魚之一。

鮁魚和沙丁魚的區別

13樓:念周夕陽飄羽

鮁魚和沙丁魚為兩個不同種類的魚,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

1、分佈範圍不同

鮁魚主要分佈在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以及朝鮮近海域;沙丁魚的分佈範圍更加廣泛,在南北緯度6~20度的等溫帶海洋區域中均有分佈。

2、外表不同

鮁魚呈紡錘形,一般體長0.3~0.5米,最長可達1米,背部為藍黑色,佈滿藍色斑點,腹部為銀灰色;沙丁魚小的長度可以達到二寸,大的可以達到一尺多,下顎較上顎略長,沒有牙齒,背蒼腹白。

沙丁魚**:

鮁魚**:

3、生活習性不同

鮁魚為近海暖溫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海大陸架區,有時會出現在巖岸陡坡或瀉湖區或者河口水域;沙丁魚通常棲息於中上層,但秋、冬季表層水溫較低時則棲息於較深海區。

擴充套件資料:

營養價值:

一、鮁魚

鮁魚又名馬鮫,為海產經濟魚類,新鮮鮁魚肉質厚實、肥嫩,有彈性,刺少,味道鮮美 。

鮁魚是一種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海魚。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鈣、碘等營養物質。

二、沙丁魚

沙丁魚富含ω-3系的脂肪酸、蛋白質、鈣、核酸、牛磺酸和硒元素,營養價值豐富。

可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血壓,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速度,有助於心腦血管健康;適用於不同年齡層的人食用補鈣,防治骨質疏鬆;可補充磷脂,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

14樓:段幹傲萱

鮁魚也叫馬鮫(學名),硬骨魚綱,鯖科。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中華馬鮫」scomberomorussinensis,藍點馬鮫,斑點馬鮫,康氏馬鮫等,馬鮫的俗稱還有鰆、燕魚、板鮁、竹鮫、尖頭馬加、青箭等。牙齒鋒利,游泳迅速、性情**一般長0.

26--0.52米,長可達1米,重20公斤,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黃渤海均有,屬暖性上層魚,以中上層小魚為食,夏秋季結群洄游,部分進入渤海產卵,秋汛常成群索餌於沿岸島嶼及岩礁附近,為北方經濟魚之一。

沙丁魚,香港人稱沙甸魚,又稱薩丁魚、鰮和鰯。小者長二寸,大者尺許,下顎較上顎略長,齒不顯,背蒼腹白,肉美,多用來製為罐頭食品。最初在義大利薩丁尼亞捕獲而得名,古希臘文稱其「sardonios」意即「來自薩丁尼亞島」。

吃有鱗的魚還是無鱗的魚好有鱗魚和無鱗魚的區別

一般來說,無鱗魚含脂肪及膽固醇較多,高血壓 血脂高及膽固醇高的人最好少吃。如普通人群,則可根據各人喜好,各取所需,兩種魚無所謂那種更好一些。無鱗魚如鯰科魚,佔全球魚種類的一半約兩千五百多類,當然還有鰻 鰍等小型魚類.部分鯰魚種類只是卵有毒但身體無毒,而鰻鰍類魚基本都不沒有毒,所以有毒一說不成立.如果...

為什麼最好少吃無鱗魚,吃無鱗魚為什麼要少吃?

我覺得中醫都比較講究養生之道,少吃無鱗魚的意思就是說少吃一些再生的食物,因為無鱗魚有可能是通過藥物加工,然後讓魚的臉減少的,所以要吃一些真正健康的食物。因為沒有鱗的魚,他可能就少了一層保護他身體的肉,可能就營養不是很多,而且對人的身體有一定的危害。中醫都囑咐少吃無鱗魚的原因就是因為無鱗魚膽固醇高,不...

吃無鱗魚為什麼要少吃,有很多人都說無鱗的魚要少吃,這種說法有什麼科學依據?

因為無鱗魚他含有的膽固醇特別的高,所以還是少吃這種魚比較好。因為中醫中藥裡面對這種東西都會特別的忌諱。中醫都囑咐少吃無鱗魚的原因就是因為無鱗魚膽固醇高,不適合老年人們吃。中醫之所以都吩咐少吃無鱗魚,是因為無鱗魚的膽固醇都很高,對老年人來說是非常有危害的食物。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我覺得中醫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