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和實踐探索

2022-04-13 21:07:05 字數 5385 閱讀 9645

1樓:劉婉檸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指「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共生、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總和。也就是說,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

從歷史上看,人類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三種型別。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建設生態文明不是否定工業文明,而是強調先進的工業文明必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使人們在享有現代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態文明成果。

生態文明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生態文明的興起是人類價值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變革工業文明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也為人類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危機。選擇生態文明道路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已成為21世紀中國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二、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形勢分析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處於初級階段。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制定了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基本國策,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出了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國人口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資源保護和開發管理不斷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在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方面,著力解決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一系列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廣泛,環境保護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健全,環評、環境監測和執法監察的力度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和國際合作工作積極推進,公眾環境意識不斷提高。

在工業生產方面,堅持節能減排不動搖,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清潔生產,積極推動迴圈經濟發展,支援重點節能工程等專案,加強工業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實行限期達標排放措施,強制淘汰技術落後和汙染嚴重的生產裝置。

在能源開發和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方面,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節約能源的法規和技術經濟政策,建立健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水汙染控制的綜合管理體制,啟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加強節能減排監督檢查,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但是,更需要我們關注的是,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初級階段和以後,還將長期面臨一些重大挑戰。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壓力巨大,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健康素質和道德素質亟待提高;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對資源能源的需求,資源能源短缺問題突出;環境汙染形勢嚴峻,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生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這些問題導致各類自然資產損失與自然災害,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財產的直接經濟損失日益增大,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分析

生態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現實的目標。要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呢?建設生態文明,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要滲透到物質、制度、思想等諸多層面,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和低碳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加強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是我國現階段建設生態文明必須著力抓好的兩項戰略任務,是一項關係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關係民族振興和國家長遠發展的龐大系統工程,需要在全黨全社會大力倡導生態文明觀念,使之廣泛深入人心,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非**組織以及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共同關心並積極參與這項事業。

生態文明建設要有法制保證。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僅憑道德約束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證。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環保的法律法規,但還存在著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一些環境管理制度不適應需要,一些環境管理制度缺少法律依據,環境法律配套滯後,缺少專門約束**行為的環境法律,地方保護干擾正常執法現象普遍,環境民事賠償尚無法律依據,弱勢群體受到環境損害後得不到必要補償等。

因此,針對現有問題,加強環境戰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環境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執法監督,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構建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是一項探索性課題,在系統界定、指標取捨等方面存在著許多技術和實踐上的困難,現有指標體系的形成主要考慮了系統性要求,同時也兼顧了指標資料的可得性。因此,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化,不斷修正現有指標體系,同時,進一步提高某些指標可操作性,以便真正客觀、準確、科學地評價生態文明建設的程序,將是下一步的工作任務。

如何認識當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2樓:桃子甜美人生

1、人口問題突出。首先,龐大的人口規模對資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劇了對環境的破壞和汙染。其次,人口老年化問題嚴峻,青少年人口比重嚴重偏低。

使得我國老年撫養係數快速上升、社會保障壓力加劇、老年醫療和養老等問題突出。

2、資源形勢十分嚴峻。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由於人口多,自然資源人均佔有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絕對數量多、人均佔有量少、高質量耕地少、可開發後備資源少。

而且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工礦、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不斷增加,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我國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大型和超大型礦床比重較小,貧礦、難選礦和共伴生礦多,尤其是鐵、銅、鋁土、鉛、鋅和金等多為貧礦,難選比重大,開採成本普遍比較高,實際可供利用的資源比例較低。

我國是水資源緊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在我國600多個城市中,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資源的有限性和人們需求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瓶頸。

3、環境日益惡化

我國在獲得巨大經濟發展的背後,卻付出了更大的資源成本、環境成本和生態成本。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壞自然資源為代價的。改革開放後,我國生態退化的局面不但沒有得到扭轉反而更加嚴重,如果繼續實行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問題只會變得更加嚴重。

3樓:匿名使用者

一、當代中國發展面臨的生態困境

(一) 資源浪費驚人

(二) 水汙染問題嚴峻

(三) 食品安全問題突出

(四) 空氣汙染問題嚴重

(五) 土壤沙漠化、石漠化加劇

二、我國生態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是造成日益嚴重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二) 產權問題不明晰,企業不注重環境效益與社會責任(三) 公民生態意識薄弱,社會力量參與不夠(四) 環境立法不完善,行政執法難度大

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亟待解決的主要矛盾

(一) 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問的矛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矛盾(二) 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矛盾(三) 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區域發展不平衡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矛盾

4樓:草原上之狼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指「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共生、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總和。也就是說,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

從歷史上看,人類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三種型別。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建設生態文明不是否定工業文明,而是強調先進的工業文明必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使人們在享有現代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態文明成果。

生態文明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生態文明的興起是人類價值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變革工業文明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也為人類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危機。選擇生態文明道路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已成為21世紀中國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二、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形勢分析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處於初級階段。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制定了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基本國策,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出了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國人口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資源保護和開發管理不斷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在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方面,著力解決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一系列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廣泛,環境保護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健全,環評、環境監測和執法監察的力度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和國際合作工作積極推進,公眾環境意識不斷提高。

在工業生產方面,堅持節能減排不動搖,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清潔生產,積極推動迴圈經濟發展,支援重點節能工程等專案,加強工業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實行限期達標排放措施,強制淘汰技術落後和汙染嚴重的生產裝置。

在能源開發和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方面,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節約能源的法規和技術經濟政策,建立健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水汙染控制的綜合管理體制,啟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加強節能減排監督檢查,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但是,更需要我們關注的是,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初級階段和以後,還將長期面臨一些重大挑戰。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壓力巨大,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健康素質和道德素質亟待提高;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對資源能源的需求,資源能源短缺問題突出;環境汙染形勢嚴峻,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生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這些問題導致各類自然資產損失與自然災害,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財產的直接經濟損失日益增大,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分析

生態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現實的目標。要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呢?建設生態文明,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要滲透到物質、制度、思想等諸多層面,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和低碳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加強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是我國現階段建設生態文明必須著力抓好的兩項戰略任務,是一項關係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關係民族振興和國家長遠發展的龐大系統工程,需要在全黨全社會大力倡導生態文明觀念,使之廣泛深入人心,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非**組織以及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共同關心並積極參與這項事業。

生態文明建設要有法制保證。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僅憑道德約束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證。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環保的法律法規,但還存在著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一些環境管理制度不適應需要,一些環境管理制度缺少法律依據,環境法律配套滯後,缺少專門約束**行為的環境法律,地方保護干擾正常執法現象普遍,環境民事賠償尚無法律依據,弱勢群體受到環境損害後得不到必要補償等。

因此,針對現有問題,加強環境戰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環境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執法監督,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構建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是一項探索性課題,在系統界定、指標取捨等方面存在著許多技術和實踐上的困難,現有指標體系的形成主要考慮了系統性要求,同時也兼顧了指標資料的可得性。因此,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化,不斷修正現有指標體系,同時,進一步提高某些指標可操作性,以便真正客觀、準確、科學地評價生態文明建設的程序,將是下一步的工作任務。

如何可以正確認識自己,如何可以正確認識自己

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好好的活著,樂觀點就都好啦,生活繼續!所以調節好心裡狀態最主要,真的!首先說要放鬆自己,別總給自己施加沒有沒必要的心裡負擔!也別總給自己施加沒有必要的壓力,不合算的!人生苦短,活著就要活著一天開心一天,想開點!別自己和自己過意不去,花錢能解決的問題就都不算問題!小問題別把它複雜化,...

如何正確認識黨的性質,如何正確認識共產黨的性質和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段話,從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 黨的...

如何正確認識時尚 如何理解時尚?

我其實不是很追求時尚的,主要是時尚要錢的,在我看來,時尚是最前沿的,而前沿的東西一般都要有 代價 你得到了時尚又能怎樣呢,日子不還是照樣過,頂多你感覺自己很厲害,很不錯,讓別人另眼 看你,你得到的只有別人的羨慕之感,然後就是自己麻痺自己,追求更好的,首先需要區分追求時尚和刻意追求時尚的區別。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