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歸田錄譯文,歐陽修 歸田錄 譯文

2022-04-21 16:20:24 字數 1855 閱讀 2156

1樓:在石林峽感受晴天的美羊羊

呂蒙正以寬厚為宰相,宋太宗趙光義特別知遇關照。朝中的官吏,家裡藏有古鏡,他說能照二百里,想通過呂蒙正的弟弟把古鏡送給他以博取好感。他弟弟找個機會裝作閒談提到這件事。

呂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過碟子那麼大,怎麼用得著照二百里地的鏡子叫呢?」他弟弟聽後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聽說這件事的人都歎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罷冗官二千餘員,以為人嚴峻拒絕請託著稱)。像呂蒙正這樣沒有特別嗜好而又不為物慾所累的人,古代賢者也不易作到。

2樓:帥帥的老木匠

呂蒙正不為物累(歐陽修《歸田錄》卷下)

譯文:呂蒙正以寬厚為宰相,宋太宗趙光義特別知遇關照。朝中的官吏,家裡藏有古鏡,他說能照二百里,想通過呂蒙正的弟弟把古鏡送給他以博取好感。他弟弟找個機會裝作閒談提到這件事。

呂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過碟子那麼大,怎麼用得著照二百里地的鏡子叫呢?」他弟弟聽後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聽說這件事的人都歎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罷冗官二千餘員,以為人嚴峻拒絕請託著稱)。像呂蒙正這樣沒有特別嗜好而又不為物慾所累的人,古代賢者也不易作到。

《歸田錄》卷二的原文及翻譯 5

3樓:116貝貝愛

原文: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

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琅然聞於遠近,其篤學如此。」餘因謂希深曰:

「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白話譯文:

此文出自宋代·歐陽修《歸田錄》

寫作背景:

《歸田錄》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傳記。歐陽修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

有《歐陽文忠公文集》。詩歌《踏莎行》。並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記》。

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詞集名。北宋歐陽修作。

三卷。南宋羅泌編次。收入《歐陽文忠公文集》,又有影宋刻單行本。

明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改題《六一詞》,僅一卷,據前本而有所刪節。另有影宋本《醉翁琴趣外編》六卷,多有《近體樂府》未收之詞。公集三代以來金石刻為一千卷。

代表作有《醉翁亭記》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

除文學外,經學研究《詩》、《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為開闢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並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史學成就尤偉,除了參加修定《新唐書》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鑑戒。

歐陽修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以散文為最高。蘇軾評其文時說:「論大道似韓愈,論本似陸贄,紀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但歐陽修雖素慕韓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並不亦步亦趨。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餘篇散文,各體兼備,有政**、史**、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深入淺出,精煉流暢,敘事說理,娓娓動聽,抒情寫景,引人入勝,寓奇於平,一新文壇面目。

他的許多政論作品,如《本論》、《原弊》、《上高司諫書》、《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張,緊密聯絡當時政治鬥爭,指摘時弊,思想尖銳,語言明快,表現了一種匡時救世的懷抱。他還寫了不少抒情、敘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搖曳多姿。

他的《釋祕演詩集序》、《祭石曼卿文》、《蘇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懷往事,情深意摯,極為動人;他的《豐樂亭記》、《醉翁亭記》諸作,徐徐寫來,委婉曲折,言辭優美,風格清新。總之,不論是諷世刺政,還是悼亡憶舊,乃至登臨遊覽之作,無不充分體現出他那種從容寬厚、真率自然的藝術個性。

歐陽修 歸田錄 翻譯

歐陽修的詩詞,關於歐陽修的詩句

1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宋代 歐陽修。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

歐陽修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什麼精神,歐陽修苦讀中。歐陽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是什麼

歐陽修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雖然家裡貧窮,但他克服重重困難,勤學苦讀,終有所成。歐陽修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有著遠大志向和吃苦精神,就一定會成功。歐陽修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讚賞和學習。歐陽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促進他成長的原因是 家長的善於教育,嚴格要求。擴充套件資料 歐陽修的科舉...

歐陽修做過什麼對不起蘇軾的事,蘇軾和歐陽修的故事

嘉佑元年 1056年 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在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 刑賞忠厚之至論 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高中進士。蘇軾是新黨的,支援變法。而歐陽修是舊黨,不希望變法,雖然蘇軾很有才氣,但是治國理念上的不同註定他們走不到一起,特別是王安石失敗後,舊黨執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