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是什麼意思,佛法金剛經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為什麼這麼說呢?

2022-12-30 03:55:56 字數 5405 閱讀 2548

1樓:匿名使用者

佛經裡這樣解釋“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爾時世尊知而即告楞伽王言。楞伽王。汝問此二法。

爾時夜叉王更著種種金冠瓔珞金莊嚴具而作是言。如來常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世尊。云何言二法舍。世尊。

何者是法何者非法。世尊。舍法雲何有二。

以墮分別相中。虛妄分別是有無法無大有大。世尊阿梨耶識知名識相。

所有體相如虛空中有毛輪住。不淨盡智所知境界。世尊。

法若如是云何而舍。佛告楞伽王。楞伽王。

汝不見瓶等無常敗壞之法。毛道凡夫分別境界差別之相。楞伽王。

何故不如是取。有法非法差別之相。依毛道凡夫分別心有。

非聖證智以為可見。楞伽王。且置瓶等種種相事。

毛道凡夫心謂為有。非謂聖人以為有法。楞伽王。

譬如一火炎燒宮殿園林草木。見種種火光明色炎各各差別。依種種薪草木長短。

分別見有勝負之相。此中何故不如是知有法非法差別之相。楞伽王。

非但火炎依一相續身中見有種種諸相差別。楞伽王。如一種子一相續生牙莖枝葉華果樹林種種異相。

如是內外所生諸法。無明及行陰界入等一切諸法。三界所生皆有差別。

現樂形相言語去來勝智異相。一相境界而取於相。見下中上勝相染淨善不善相。

楞伽王。非但種種法中見差別相。覺如實道者內證行中亦有見於種種異相。

何況法非法無分別種種差別相。楞伽王。有法非法種種差別相

楞伽王。何者為法。所謂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毛道凡夫分別之見。

從因實物以為根本生種種法。如是等法應舍應離。莫取於相而生分別。

見自心法計以為實。楞伽王。無瓶實法而毛道凡夫虛妄分別。

法本無相。如實知觀名舍諸法

楞伽王何等為非法。所謂無有身相。唯自心滅妄想分別。

而諸凡夫見實法非實法。菩薩如實見如是舍非法。複次楞伽王。

何者復為非法。所謂兔馬驢駝角石女兒等無身無相。而毛道凡夫取以為無。

為世間義說於名字非取相。如彼瓶等法可舍。智者不取如是虛妄分別。

兔角等名字法亦是可舍。是故舍法及非法。楞伽王。

汝今問我法及非法雲何舍。我已說竟。

2樓:愈虹區秋白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佛法都應該放下,不應該執著,何況是其他東西呢?這句話出自《金剛經》。

在這句話的前面,還有一句話:“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意思是:

不要執著於法,也不要執著於非法。二邊都不應執著。有的時候,要捨棄法,有時,要捨棄非法。

佛法金剛經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為什麼這麼說呢?

3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誤解主要是對“舍”字的理解。

首先,“法”在這裡主要是指對事物的分析認識理解的方法,而不是指修行或者解脫的程式步驟。

接下來說“舍”,這個舍,不是捨棄、放棄、不用、無用,而是說不做執著,不受限制和拘束,脫離固有的思維束縛。

所謂應舍法,不是說脫離佛法的正見正道,後面還有舍非法的話,整體而言是說無論對這個事物的正確或者錯誤認識,都是來自一定的認識方法和緣由,需要以佛法的正見正道來分析,並且去發展和重新認識。所以,不是說已經獲得的認知都沒有意義了、需要放棄不用了,而是說需要重新從新的高度去認識和利用,不被舊的認識所侷限。

一切煩惱,都在於我們執著在自我的固有思維體系上而不能超越。

打個比方,我們取水時連“桶”都不知道,也就是工具、智慧尚且未能全部認識和發覺,那麼這就可比喻為“非法”,而開始使用水桶等工具,這就是開始認識正見、把握正見、獲得智慧,這可比喻為知道“法”的“用”。但是如果我們知道取水除了使用桶,就不知道還可以使用其他工具,甚至發展到不知道開拓新的思路和工具,認為只有使用“桶”才是唯一的正確道路,那麼這就是一種執著,就是一種被“法”所束。所以說,非法要舍,法也要舍。

4樓:仵依白

這個是佛經裡面的一句話,具有很深刻的內涵。大概意思就說,咱們作為人什麼都應該能夠放的下。何況這個東西本來就不是屬於你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能知道宇宙和眾生當初是因為什麼而生出來的就不會有這個疑問了。多看楞嚴經

6樓:匿名使用者

是讓放空。因為心裡裝任何東西都是汙染。

所以,佛反覆慈悲的開示。反覆的提醒。

眾生染濁習慣了,總恢復不到清淨的本心,而證得本然。

故而佛慈悲的說: 佛法是船,是藥。那是**凡夫的染濁習氣的。當染濁習氣了卻的時候,,佛法也要捨棄啊。何況不是佛法的世間法呢

7樓:世間法多浮雲

就理上講,即便透徹,不能依法修行實證,肯定會退轉懷疑,所以古聖賢教導我們解行相應。才能體會真實智慧。恢復真實智慧,自然能夠理事相應。

所以修行貴在隨緣精進,理解一分,做到一分,攀求不得。祝仁者六時精進,取捨自在。南無阿彌陀佛!

8樓:宗陽子

你已經到了彼岸,心已經明白一切了,怎麼還可能退步? 佛所說的應該捨棄的法,是對達到一定境界的人說的,對於沒有明白的眾生,還是需要有個法可得的。人類的世間法,和出世法不同。

凡夫所學世間法是積累的,所以不能捨棄,如果捨棄,當然會造成退步。而究竟的世出解脫法,人人本來具有,等你用佛法把他重新發現以後,就不需要了再執著有法了,否則就是法執,揹著船走路。

9樓:阿阿丫丫丫丫丫

從法學上說,和尚應該施捨,更何況不從法學上說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解脫的境界是佛都難以言喻的,所以用了折衷辦法就是創立了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有高下,每一種持之以恆身體力行都能最終實現去除我執,擺脫束縛,了悟大道的目的,真正達到去除我執(及他、眾生、壽者)的目的後,你會發現前面那些方法其實都是折騰,你都上岸了,還會回河裡折騰嗎?

其實學佛是一種心理改造的過程,把一個凡人的心理改造為聖賢。改造必然有方法,改造完成了,中間用的方法確實什麼用都沒有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空表自性。自性具足萬法,萬法不離自性。

一切有為法都是方便說,都不究竟。佛最後說我一法未說一法未生。佛是隨眾生祈求因緣而說,這是大自然本來具足之法,佛哪有法可說?

當然現在用上我們必須依直佛的教言實修實證。。

你這些都是妄念。佛性具足一切。融入本性一切自性妙用,那就不可思議了。

法是什麼?一切都是法!聖人一切轉為道用。愚痴眾生迷執所以有了痛苦。。。

12樓:大哥唐僧

佛的意思是以幻說幻,你及你所在環境是幻象,法也是幻象,你的真如本性是非幻的,佛在幻象中給你這個幻人說如何離幻迴歸真如本性,為了讓你理解,需要用幻象的語言來解釋,所以來一步一步說如何離幻,法就是指導你離幻的步驟,但是這些都是幻象中說如何離幻的法,修行到最終要了知這些仍舊是幻因為你離幻了就發現幻象中的步驟也不離幻象。所以佛說如筏喻者,就是隻能給你比喻來讓你理解離幻的步驟來達到最終的非幻。

如手指月來解說,以手指天上月亮說此為月,目的是讓你順著手的方向看天上的月亮,而不是說手就是月亮,如果你迷惑了,在告訴別人的時候,在沒月亮的時候也伸手對別人說此為月亮。原本是讓你順著手指的方向去看天上的月亮,你卻誤解為伸出的手就是月亮。法就是伸出的手,目的是讓你順著這個方向看天上的月亮,當你看到月亮,伸出的手就無用了該捨棄了。

你的真如本性如明珠,幻象如明珠散發出的絢麗光芒,絢麗光芒不是明珠,但是來自明珠,所以說幻象不離自性,幻象和離幻是不二的,但是應知幻象是幻不應執著,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什麼不執著可以生心,就是這樣,幻象不離自性所以可以生心不是罪過,但是是幻象,所以不應執著執著了就難離了。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怎麼理解?

13樓:哈怎麼肥四

此句出自《金剛經》,原文是:“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白話譯文:因為這個緣故,我經常說,你們這些比丘,知道我所講的法相,就像渡河的船一樣。不應該執著法相,更不應該執著於空性。

取:取著,執著。

法:法相。

非法:空性。

比丘:指出家受具足戒者。

筏喻:筏為船。即用船打比方。佛祖曾用船比喻佛法,認為佛法只是渡船,不是彼岸。

擴充套件資料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金剛經》在印度有唯識家(無著、世親)的論釋。傳入中國,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然而中國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響,各宗表面上闡揚《金剛經》,實際上闡揚常住佛性和如來藏。

又在三教合流環境下,明清以來,三教九流都來註解《金剛經》,雜合濃厚的真常理論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響,《金剛經》被附加密咒形成讀誦儀軌。此外,民間還出現各種離奇的靈驗感應錄。

般若經典《金剛經》被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國特別的盛行起來。

14樓:那麼挑剔

這是如來的話,意思是:你們這些比丘們,應該知道我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就象船筏之喻一樣,佛法尚且應該捨去,何況非法之法。

屬於金剛經裡的句子,意在解空。

15樓:天高任鳥飛

你們這些比丘啊,你們要知道我所說的佛法就好像渡人過河的木筏,最終上岸之後,木筏/佛法也要捨去!何況那些不是佛法的東西呢?

本文的前提是佛說人空,法空,諸法空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總之就是,佛法是教育凡夫一切都應該捨棄,因為原本就是虛幻不實的!只是眾生眼花看到的虛幻境界的結果而已!

16樓:

佛法如舟,行過則棄,佛法尚需捨棄,何況佛法以外的事情呢,重心在於不要執著,世上沒有不能放下的事。

17樓:臀後武工隊

如來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汝,你,你們,

比丘, 佛教指和尚。梵bhiksu。比丘,梵語bhiksu的音譯,一般意譯為“乞士”,俗稱“和尚”。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討飯的乞丐)

知,知道,

我,我(第一人稱,指它本人,也就是佛陀)。

說法,說的法,說的道理,說的佛法。

如,比如,如果,如何(這裡放在前面,就是比如。如果是放在後面就是“如何”的意思。)

筏,竹筏,木筏,渡河之用(這裡就是 過度的意思。)

喻,比喻,

者,在這裡的意思就是 這,這樣。佳怡擬人化後,就成了者,這樣的人,所以這裡的意思就是這樣的,

後面兩句是白話,不用解釋。

連起來,就是,你們這些叫花子,要知道我說的,就是渡你們比喻,這些說法你們都不要當真,更何況本來就是你們自己理解的而已。(和我說的,不是一回事。)

如來說法,如筏喻法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這句話源自 金剛經 是什麼意思

18樓:匿名使用者

如shootergm所說,法是船,我們乘著著船到智慧的彼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我們既然能到達,上了岸就不必在揹著船走了。

祝六時吉祥!

南無阿彌陀佛!

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是什麼意思

新都寶光寺的名聯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人間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法外人者,不受法之約束,超然於法之外,故以 無法 為法,以變為不變。人間之事,因果報應,永無了結,不如以 不了 而了之。嗚呼!夢中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迷路之人,法無定法,回頭知非法法也!放也放不下,擔也擔不...

退避三舍的舍是什麼意思,退避三舍是什麼意思

這個成語的抄出處是 左傳 僖公襲二十三年 晉bai公子重耳 晉文公du 逃亡在楚國zhi時,楚王問他將dao來怎樣報答自己。重耳說,如果將來晉楚交兵,將 退避三舍 後來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撤九十里。舍 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 故事出自 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 成語 退避三舍 比喻不...

退避三舍,三舍是什麼意思,退避三舍是什麼意思

三十里為一舍 成語典故 舍 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成語出處 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 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退壁三舍的故事 公元前655年,晉國發生爭立太子的鬥爭,公子重耳被迫逃到狄國他姥姥家。一住12年,狄國也不提為他復國之事.於是他離開狄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