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九華賞析

2022-12-22 20:01:34 字數 1415 閱讀 9411

1樓:善逸焮

王十朋《望九華》

餘過池陽,登郡樓,望九華,僅見一峰。舟出清溪,始見之,然猶滅沒於雲霧之間。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見諸峰也。

九華之勝,不在山中,從江上望之,秀逸清遠,夕波落日,邈然於懷。又得太白嘯歌,每舟泊林岸,便覺九子依依向人。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仁德的人喜愛山,聰明的人喜愛水,指人各有所好。

)山水景物,曾經引起了古今無數文人墨客的無限情思,他們為我們奉獻了大量的歌頌自然山水的優美篇章。

1、對作者的瞭解

他是南宋詩人,浙江溫州樂清人,如果想進一步瞭解,推薦:韓靜怡、張瑞雪、朱怡卿、王妍雯、孫曉茹、徐嘉、徐菲佳七人查詢的資料最為詳盡。

2、譯文

我訪問池陽郡,登上城樓,眺望九華山,僅能望見一座山峰。我乘船從(郡正南通遠門外的)清溪出去,才望見了九華山,但是九華山仍舊在雲遮霧繞之間或隱或現。到了傍晚,船停泊在梅根港時,才清清楚楚地望見了九華諸峰。

九華山的勝狀,並不在於九華山中。從江上遠望九華山,九華山俊秀飄逸,清麗悠遠,夕陽餘輝落在江面上(增添了九華山的情致),更讓人在心中留下悠遠的記憶。又記得李太白有讚美九華山的詩歌,每當船停泊在江岸時,便覺得九座山峰依依不捨地向人而立。

3、詩人觀賞九華山的各個角度(定景換點)

過、登、望→僅見一峰

乘船從清溪出去後→始見之,然猶滅沒於雲霧之間

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見諸峰也

(模糊到清晰、樓上到水上、遠望九華在雲霧間隱隱約約到近觀諸峰此顯彼隱)

視角不同,景色各異,扣住了「望」字做足文章,使沒有生命的山水,竟然帶著情趣漸漸地凸現出來。

4、詩人心目中「九華之勝」的理解

九華山景色優美,古剎如林,可以說是勝境誘人,但作者有自己獨到的感受。

作者認為欲得九華之勝應在傍晚從江上望九華:在「夕波落日」映襯下的有著「秀逸清遠」不俗之姿的九華山才會讓人「邈然於懷」。最後用擬人表現對九華山的感情,他移情於物,寫九華的山峰依依不捨向人而立,就是寫自己對九華勝狀依依不捨的深情。

作者體悟到真正的九華之勝——物我相悅,物我兩忘。

2樓:張俊逸

餘過池陽,登郡樓,望九華,僅見一峰。舟出清溪,始見之,然猶滅沒於雲霧之間。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見諸峰也。

九華之勝,不在山中,從江上望之,秀逸清遠,夕波落日,邈然於懷。又得太白嘯歌,每舟泊林岸,便覺九子依依向人。

譯文是:

我訪問池陽郡,登上城樓,眺望九華山,僅能望見一座山峰。我乘船從(郡正南通遠門外的)清溪出去,才望見了九華山,但是九華山仍舊在雲遮霧繞之間或隱或現。到了傍晚,船停泊在梅根港時,才清清楚楚地望見了九華諸峰。

九華山的勝狀,並不在於九華山中。從江上遠望九華山,九華山俊秀飄逸,清麗悠遠,夕陽餘輝落在江面上(增添了九華山的情致),更讓人在心中留下悠遠的記憶。又記得李太白有讚美九華山的詩歌,每當船停泊在江岸時,便覺得九座山峰依依不捨地向人而立。

《春望》句子賞析

春望 結構鑑賞編輯本段 全篇圍繞 望 字,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以寫長安城裡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起首一 國破山河在 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 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

望嶽賞析哪句抱怨

杜甫 望嶽 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 泰山 南嶽 衡山 西嶽 華山 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736年 開元二十四年 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 裘馬清狂 的漫遊生活。該詩即寫於北遊齊 趙 今河南 河北 山東等地 時,是已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全詩沒有一個 望 字,...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賞析,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賞析

註釋 夜思 一作 靜夜思 郭茂倩 qian欠 把它編入 樂府詩集 新樂府辭 並說 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辭實樂府,而未嘗被於聲,故曰新樂府也。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3 舉頭 抬頭。望明月 一作 望山月 晉 清商曲辭 子夜四時歌 秋歌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4 低頭 形容沉思的神態。思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