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因為他們覺得早伍頌孔子橘殲和孟子只陸鄭是文人。這些名言只能夠教給他們一些大道理,卻不能夠在戰場以及軍事政治上面運用。
2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因為君王覺得他們就算再厲害,也只是一些文人。只是會耍嘴皮子,但並不能夠做出實際的行動。
3樓:無能為力大蒜
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只能聽聽而已,但如果真正要實施起來的話,是非常有難度的,並且不符合當代朝政。
關於孔子以禮治國還適用於現在嗎
4樓:
摘要。親,您好,孔子以禮治國用於現在於現在肯定是適用的。孔子認為,「以禮治國」是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
今天,**和社會各界都應該以禮讓的態度來治理國家,以實現和諧社會的目標。只有將禮儀作為治國的基本原則,才能夠使社會秩序更加規範,使社會進步,使國家繁榮昌盛。
親,您好,孔子以禮治國用於現在於現在肯定是適用的。孔子認為,「以禮治國」是前告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今天,**和社會各界都應該以禮讓的態度來治理國家,以實現和諧社會的目標。
只有將禮儀作為治國的基本原則,才能夠使社會秩序更加規旁悔純範,使社會進步,使國運咐家繁榮昌盛。
光靠禮儀就夠麼。
孔子的以禮治國 指的是以「禮」為支柱的治人之學實際上就是孔子的治國思想。這就是原意。
孔子孟子都能得到君王的禮待,為何得不到重用呢?
5樓:冰雹呼叫狍子
雖然孔子和孟子都有非常大的威望,但是他們宣揚的仁政並不適合當初的時局,所以會得不到重用。
6樓:喬松情感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戰國的賢者,因此諸位君王都非常願意接待他們。但是孔孟之道的儒家學說不適合當時的政局,因此諸侯們都不重用孔子和孟子!
7樓:小張啥也說
因為當時君王覺得他們這種人只知道傳播思想,並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好的影響。
8樓:牧馬人
孔子孟子雖然都受到君王的禮待,但是當時的君王覺得他們的學說根本就不實用,他們又特別的名聲大,所以只能禮待,但是不會受到重用的。
9樓:小羊v青草
他們是很好的文人,可以教育人們的思想品德,但是不能重用,因為他們非常的迂腐。
孔孟思想貫徹古今,為何孔子和孟子卻得不到君王的重用?
10樓:網友
其實孔子和孟子生活在戰亂時代,那個時代社會動盪不安,人心惶惶。人們都希望能夠過上國泰民安的日子,所以很多美好的東西都是單單幻想出來的,比較不切實際。而他倆雖然思想境界高,可是隻適用於思想不適用於政治。
11樓:南魚北轍
孔孟之道講究的是以仁愛治國,追求天下大同,皇帝想要的是唯我獨尊,一統天下,他們的思想上矛盾的。
孔子和孟子的,孔子和孟子的資料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 農曆八月廿七 前479年4月11日 農曆二月十一 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 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 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
孔子孟子老子名言
孔子名言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 巧言令色,鮮矣仁!3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4 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5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6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7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第一點,孔子是從 人 出發闡述問題的,孟子則是從 性善 出發闡述問題的。第二點,孔子有很深的貴族情結,孟子則有明顯的精英情結。第三點,孟子實際上拋棄了中庸之道,表現得銳利耿介 疾言好辯,這跟孔子一生 忠恕 溫良恭儉讓大異其趣。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