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隱居士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該著作中有許多著名的道家名句,以下是其中一些:
1.道可道,非常道。
2.名可名,非常名。姿櫻。
3.無,名天地之始。
4.有,名萬物之母。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7.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8.穀神不死,彎雹是謂玄牝。
9.天長地久。
10.上善若水。
11.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4.無為而無不為。
15.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6.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
17.希言自然。
18.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0.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2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2.信不足,有不信。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4.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25.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26.天長地久。
27.上善若水。
28.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2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30.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31.無為而無不為。
32.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33.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
34.希言自然。
35.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3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7.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跡鬧叢。
3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道德經名句有哪些?
2樓:教育知識小科普
道德經名句有: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摘自《老子·道經·第八章》
解釋: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摘自《老子·德經·第四十一章》
解釋: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稜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越悠遠潛低,越好的形象越飄渺巨集遠。
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摘自《老子·道經·第五章》
解釋:「芻」讀作(chú)。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摘自《老子·德經·第四十五章》
解釋:正直的人像屈服,靈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遲鈍,指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顯露自己。
5、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摘自《老子·德經·第六十三章》
解釋: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道德經十大名句
3樓:歆如談教育
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
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
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輕易許諾別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難就一定多。
四、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寬厚仁慈,人民就會變得純樸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會恐慌,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五、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委曲就會能夠保全自己,彎曲就能夠伸直,低窪的地方就會變得充滿,破舊的東西反而會生彎蠢帶出新的東西,少反而會變得多,多反而會生出迷惑。
六、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經·第九章》。咎:災禍。遂:成功。金玉財寶堆滿堂室,沒有誰能守藏得住;富貴了就驕橫,是給自己留下了禍根;功成身退,才是順應天道。
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於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
八、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們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失敗;在快要完成、結束時能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壞事。這是說無論做什麼事,從頭到尾都要兢兢業業、謹慎對待。
九、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總是有利於萬物的生長檔團,卻不與萬物相爭而以平埋蘆靜自持,甚至甘心處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地方。
十、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八章》。真正的勇士不會勇武鬥狠;善於打仗的人也不會發怒;善與敵人交戰的人不要與之交鋒;善於用人的人甘心居於他人之下。
道德經十大名句
4樓:王老師教育科普
道德經十大名句如下: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花草樹木橡物段,山川河流,一切自然萬物,本來就是和諧共存的一體螞飢,如果非要定出個善惡美醜的標準來,那就會打亂這個平衡,造成不和諧了。
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都是對立統。
一、共同存在的,沒有這個,就沒有那個,缺了哪個都不行,這才叫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人如果能放下分別、執著,那就真正得「道」了。
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往往可以駕馭最剛強的東西。比如水和空氣,還有女人和男人,男人雖然很陽剛,但往往屈服在溫柔的女人面前。所以做人要懂得能屈能伸,這才符合天道。
4、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太在乎名利了,往往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太樂於斂財了,往往會遭到更大的損失。所以做人要懂得知足,才不會受到屈辱;要梁譽懂得適可而止,才不會遇到災禍;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的平安喜樂。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越是正直的人,越是經常委曲求全;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顯得很笨拙;越是口才好的人,越不輕易發言。
6、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生最大的災禍,源自不知足;最大的罪過,來自於貪慾。所以只有懂得知足的人,才能得到長久的安樂。
7、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知識學得越多,分別執就越多;修道修得越久,煩惱習氣就越少。等煩惱習氣全部去除以後,就回歸本性,放下一切分別執著,無為而無不為了。
8、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聖人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自己的想法,不會說「我想怎麼怎麼樣」,他完全是隨順眾生的根機,隨順眾生的想法,對症下藥,利益眾生。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世事無常,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只要用言語表達出來,就已經和事實真相偏離了,所以不會輕易發言;而沒有智慧的人,分別執著心很強,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就喜歡誇誇其談,高談闊論。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禍和福是一對孿生兄弟,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人在遇到災禍的時候,如果處理得當,往往會否極泰來,因禍得福;人在享受福報的同時,往往也為災禍埋下了伏筆,樂極生悲。所以修行人都追求中道,要把一切順逆看淡,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道德經名句
5樓:陌離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颳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道德經》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慾。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請點選輸入**描述。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道德經》中有哪些關於堅持的句子
道德經這本書的話,有稍微去做一點點了解,在印象中堅持的句子用,千里之足始於行,這是根據自己的瞭解,才覺得這句話是,還有的話,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我覺得這句話就一直讓我受益匪淺,不管做什麼事情我都記得這句話?所以我做很多事情都可以堅持到最後,並且結果都是我想要的樣子。在這個作品中有很多關於堅持的句子,...
《道德經》全文,道德經 全文及譯文
第一章道可道 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 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 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 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 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 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範圍 兩者同出異名 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
道德經全文是什麼??道德經原文和解釋
老子 一書的章節劃分,各章的句法排列,每句的句讀,是千古以族拿燃來被人懷疑的問題,而且很難下乙個確切不移的答案。因為秦漢以前的書籍,到秦漢以後,都重新整理過。秦漢以前,紙 墨 筆 硯還未流行,當時的書籍,連牛皮 羊皮寫字也沒有,更談不上線裝書,大多數都是刻在竹片上的所謂 竹簡 放置時,東一堆,西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