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為什麼不參照三國志拍攝?

2025-05-09 02:50:10 字數 1692 閱讀 5181

1樓:今無翰墨相思

因為三國志是一部史實記載體的書,而非**,是以每個人物的傳記來寫的,每個人物之間並不怎麼連貫,導致拍攝非常苦難,所以三國志比較適合於史實考究;而三國演義則是一部**體的書,使用故事把每個武將串聯起來,拍攝也容易。三國志拍成電視劇集會沒有經濟收益,所以沒有攝製組拍攝。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

的區別是,前者是史書,後者是**。

史書是記載真實歷史事件的文獻,除了古春派代被視為國之大事的戰爭外,還要記載教育,農耕,經濟,建築,醫療等方方面面的發展。內容在能夠清晰記事的條件下,需要儘可能的精簡。而經過幾千年文字演化,現在部分內容已產生歧義,難以統一。

史書記載內容幾乎為一筆帶過,使讀者感到乏味,並且史書由於創作時間的緣故,價值觀與現代社會有很大出入,記載的真實歷史並不一定能符合現代觀眾的需求。而且歷史事件與現實生活出入很小,難以產生跌宕起伏的劇情。這種平平淡淡的電視劇集拍攝出來是難以有觀眾收看的,沒有收視率。

自然就沒有經濟收益。

三國演義》是**,裡面的情節都是經過文學加工的,突出的矛盾衝突,甚至為了矛盾衝突而虛構事件。再經由數百年傳承,吸收大量民間傳說,使得**有很深厚的民拍拆眾基礎,容易得到平民的歡迎,拍攝成電視劇集收視率極高,能夠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

其實三國志不是沒有拍攝,臺灣曾經拍攝過一部,但是因為襲森棗收視率太差而流產,年大陸播出的高希希。

版大型歷史劇《三國》

就吸收了很多三國志原始內容。也是高導為《三國志》做的鋪墊,然而收視率依然糟糕。

2樓:晨曦

三國志的內容是正史,因此沒有三國演義,那麼比較生動有趣。

3樓:培培美好心願

三國演義是**,有虛構誇張成分,電視劇集參照演義,是滿足大眾的藝術需求和精神寄託。

4樓:小九七

三國演義的故事比三國志更加精彩,更加振奮人心,受眾悄爛面更廣,而且啟團是四大名啟旁漏著之一,所以拍攝時是按照三國演義進行的。

三國志為何不拍成電視劇集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三國志是一部史實記載體的書,而非**,是以每個人物的傳記來寫的,每個人物之間並不怎麼連貫,導致拍攝非常苦難,所以三國志比較適合於史實考究;而三國演義則是一部**體的書,使用故事把每個武將串聯起來,拍攝也容易。

6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的羅貫中根據三國志,寫了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被拍成了電視劇集。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怎麼拍?全是人物傳記一點連貫性都沒有。

為什麼電視劇集拍三國演義,為什麼不拍三國志?

8樓:因緣而生

三國演義有臆造成分在拍起來有人看。三國志偏史書類。

9樓:匿名使用者

光是整合各個傳就很花時間,現在的編劇導演有這種耐心?

10樓:寧十一

1、三國演義更有可讀性,人物塑造水平很高。

2、三國演義的讀者基數太大了,看過三國演義的人絕對比三國志多。

3、既然要拍電視劇集,三國演義人設、故事是現成的,不用塑造,省事,獲利還大。

4、三國演義作為歷史**,是合格的,優秀的,三國志作為史書,夠不上合格。

1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三國演義,有幾個人會去讀三國志。。。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1 兩者的性質不同 三國志是史書。而三國演義是 2 作者不同 三國志 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書。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 家羅貫中。3 內容不同 三國志 記載三國時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 魏書 三十卷,蜀書 十五卷,吳書 二十卷,主要記載魏 蜀 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三國演義 是中...

三國演義VS真歷史VS三國志

貌似真史上關羽千里走單騎有,但並沒有過五關斬六將。公孫贊沒出現在討伐董卓的隊伍裡,但或許他派劉備做的代表。名槍易躲,暗箭難防,而且張遼和甘寧死的時候都是亂箭,躲得了這支躲不了那支,或許連射判罩箭者都不知道哪一支是自己射出的箭。不象關羽那個大近視,中箭王,逢箭必中。就算只嫌冊有乙個人,對他射出一支箭,...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武將和謀士排行榜

謀士,因各自所學不盡相同,其所擅長方面也不相同,因此要比較也要分類比較。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0343864 謀士,我認為大致可分為三類 1 內政型謀士 主要管理國家內政。統籌規劃 治理經濟 開發土地 招兵買馬 積草屯糧。並細分為四種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