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茶字找出14個字

2025-05-11 02:42:43 字數 4376 閱讀 7748

1樓:網友

茶字沒有甲骨文。使用甲骨文的商朝,還沒有茶。

在荼、檟、茗、盯枯荈、設五種茶的稱謂中,以荼為最普遍,流傳最廣。但「荼」字多義,容易引起誤解。「荼」是形聲字,從草餘聲,草字頭是義符,說明它是草本。

但從《爾雅》起,已發現茶是木本,用荼指茶名實不符,故借用「檟」,但檟本指楸、梓之類樹木,借為茶也會引起誤解。所以,在「檟,苦荼」的基礎上,凱猛洞造一「搽」字,從木茶聲,以代替原先的檟、荼字。另一方面,仍用「荼」字,改讀「加、詫」音。

陸德明《經典釋文》雲:「荼,埤蒼作搽。」《埤蒼》乃三國魏張揖所著文字訓詁書,「搽」字至遲出現在三國初年。

南朝梁代顧野王《玉篇》「廿部」第一百六十二,「荼,杜胡切。……又除加切。」隋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下·釋木第十四》:

荼,音徒,下同。埤蒼作搽。按:

今蜀人以作飲,音直加反,茗之類。「初加切,直加切,音茶。「荼「讀茶音約始於南北朝時期。

荼「(音徒)形改音未改,「荼」(音茶)音改形未改,所以,荼在讀音上及荼在書寫上還會引起誤解,於是進一步出現既改形又改音的「茶」(音茶)和「搽」。隋陸法言《廣韻》「下平聲,莫霞麻第九;荼,春藏葉可以為飲,巴南人曰葭荼。」「茶,俗」。

茶」字列入「麻韻」,知橋下平聲,當讀「茶」,非讀「徒」。「茶」字由「荼「字減去一畫,仍從草,不含造字法,但它比「荼「書寫簡單,所以,所以「荼「的俗字,首先使用於民間。「荼」(音茶)和「茶」大約都起始於陳隋之際。

茶經》注云:「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茶經》原注者認為「茶」字首見《開元文字音義》。

開元文字音義》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撰的一部分,已失傳。儘管《廣韻》、《開元文字音義》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場合,仍用「搽」(音茶)。初唐蘇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陳藏器撰《本草拾遺》,都用「搽」而未用「茶」。

直到陸羽著《茶經》之後,「茶」字才逐漸流傳開來。

2樓:網友

茶」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該書完成於東漢末期(西元121年至220年)。在《說文解字》中,「茶」(chá)的解釋為:「從艸,由人,寅橡埋漏聲,三人俱斟酌其味,故曰茶。」

在此之前,「茶」並非是乙個獨立的字,而是一種飲品的名稱。據考證,「茶」最早是起源於西南地區,最初被稱為「飴蜜」,然後演變為「荼」。到液或了唐代,茶從其它地區傳梁爛入中原,被稱為「茶」。

茶在唐宋時期逐漸普及,成為了大眾日常飲品。在這個過程中,「茶」字逐漸成為乙個獨立的字,並代表著一種具有濃厚文化特色的飲品。至今,「茶」是中華茶文化中乙個極為重要的符號和代表。

茶字找出14個字

3樓:教育先鋒能手

在荼字中找出14個常見字:一、二、三、才、人、十、八、丁、芋、餘、於、小、荼、茶。

荼由草字頭和餘組成,餘字中下半部分可以找出乙個於,以及乙個小、乙個才,於字中可以找出丁。上面是人,下面是八。草字頭加於是芋頭的芋,荼去掉中間的一橫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茶字,其餘的。

一、二、三、十等都是很容易找到的。

造句

1、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

2、佛能洗心,茶能滌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後甘,人生亦如是,如飲黑茶。

3、客從遠方來,多以茶相待。

4、清茶一杯,親密無間。

5、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華。

茶字有幾個讀音啊??

4樓:阿肆說教育

1、茶

讀音:chá。

釋義:.常綠木本植物,葉子長橢圓形,花一般為白色,種子有硬殼。嫩葉加工後就是茶葉。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經濟作物。

片語:茶葉、喝茶。

2、藥

讀音:yào。

釋義:一種可以治病的物品(多指能吃的、敷的或燻洗的)。

片語:藥材、中藥。

3、蘇

讀音:sū。

釋義:植物名(「紫蘇」或「白蘇」的種子,稱「蘇子」)。

片語:紫蘇。

4、蓉

讀音:róng。

釋義:用某些植物的果肉或種子製成的粉狀物。

片語:椰蓉。

5、繭

讀音:jiǎn。

釋義:某些昆蟲的幼蟲在變成蛹之前吐絲做成的殼,通常是白色或黃色的。蠶繭是繅絲的原料。

片語:蠶繭。

1、老繭[lǎo jiǎn]

同「老趼」。

2、重繭[chóng jiǎn]

厚的絲綿衣。

3、探春繭[tàn chūn jiǎn]

見「探官繭」。

4、生繭[shēng jiǎn]

手掌或腳掌上因摩擦多長出了硬皮。亦用以形容次數太多。

5、繭繭[jiǎn jiǎn]

聲氣低微貌。

中國最早出現茶字的記載

5樓:匿名使用者

茶」字似乎最早見於鍵拍唐代,陸羽在《茶經》

中講「茶」在唐以前還有很多名字:

一曰檟,一曰蔎,一曰茗,一曰荈」。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在西元前2世紀,西漢司馬相如的《凡將篇》

中提到的「詫」就是茶,西漢末年,在揚雄。

的《方言》中,稱茶為「蔎」,在《神農本草經》

約成於漢朝)中,稱之為「荼草」或「選」,東漢的《桐君錄》(撰人不詳)中謂之「瓜蘆木」;南朝宋。

山謙之的《吳興記》中稱為「」;東晉裴淵的《廣州記》中稱之謂「皋蘆」;此外,還有「詫」、「茗」,等稱謂,均認為是茶之異名同義字。唐代陸羽在《茶經》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 蔎,四曰茗,五曰」。總之,在陸羽撰寫的《茶經》中,對茶的提法不下10餘種,其中用最多、最普遍的是荼字,由於茶事的發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來越多,生有了區別的必要,於是從一字多義的「荼」字中,衍生出「茶」字,陸羽在定《茶經》(西元758年左右)時,將「荼」字減少一劃,改寫為「茶」,從此,在古今茶學書中,茶字的形、音、悶頌義也就固定下來了。

詩經》先後七次提到「荼」:

誰謂茶苦,其甘如薺。(《邶風穀風》)

採茶薪樗,食我農夫。(《豳風七月》)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大雅綿》)

出其螞亮鄭圈閱,有女如荼。(《鄭風出其東門》)予手拮据,予所捋荼。(《國風豳風鴟鶚》

其鑄斯趙,以薅荼蓼。(《周頌良耜》)

民之貪亂,寧為荼毒。《大雅桑柔》。

但是《詩經》中「荼」是不是「茶」是有爭議的,所以這個問題還沒有定論。

茶字的意思 茶是什麼意思

6樓:健康小知識

茶的拼音是chá,很多小夥伴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那麼茶的意思是什麼?茶字到底有何解釋呢?下面跟隨我一起來看看茶字的意思 茶是什麼意思吧。

茶字的意思:

茶 chá ㄔ

常綠灌木,葉長橢圓形,有鋸齒,經加工製為飲料,就是茶葉;秋末開花,白色;種子可榨油;木質緻密,供雕刻用:茶樹。茶農。

特指「茶葉」:綠茶。紅茶。花茶。沱茶。龍井茶。烏龍茶。

用茶葉沏成的飲料:茶水。茶飯。茶點(茶水、點心)。茶話會。茶博士(善於烹茶的人,亦指賣茶的人或茶館侍者)。茶餘飯後。

泛指某些飲料:茶湯。麵茶。果茶。

特指「茶點」:早茶。晚茶。

茶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茶 chá

名〉1) 茶樹 [tea tree]。山茶科(theaceae)的一種灌木,有披針形的葉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種植茶樹的園圃);茶戶(栽茶的農戶。也指茶商)

2) 茶葉。由茶樹的嫩葉加工製成,供泡取飲料用 [tea;tea-leaf]

前月浮梁買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3) 又如:茶市(茶葉市場)

4) 用茶葉泡製、烹製或煎制而成的飲料 [tea]

唐人煎茶,用姜用鹽。——蘇軾《東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蘇軾《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館為賣茶而設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館)

6) 某些由蒸發或研磨所制的調勻的食用品 [paste]。如:杏仁茶;麵茶。

7) 某些飲料的名稱 [certain kinds of soft drink]。如:奶茶。

8) 舊時訂婚聘禮的代稱 [bretrothal presents]。如:三茶六禮;受茶;茶紅(訂婚時送的禮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詞性變化 茶 chá

動〉飲茶;喝水 [drink tea]。如:茶話(飲茶談話)

茶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茶;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029第04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

喝紅糖薑茶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紅糖薑茶什麼時候不可以喝

最好是在春夏之際的時候喝紅糖薑茶。因為紅糖薑茶是屬於陽氣生髮的,因此在春天和夏天陽氣旺盛時期,尤其是夏天陽氣最旺的時候喝是最好的,夏天喝紅糖薑茶可以更好的促進陽氣的生長。一天之中喝紅糖薑茶的最佳時間是上午7 00 9 00,9 00 11 00,因為這個時候是脾胃的工作時間,因此這個期間喝紅糖薑茶是...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字還有石頭是什麼時候的,字是石頭上的一

可怕,這是墓道里的鎮石,不要亂拿啊,雖然可能是文物 但陰氣很重的,小心啦 你從下面看,就是那個凸起部分的鼻孔對著你,懟你,你扛得住?誰知道一祠八堂是幹什麼的嗎?一祠八堂教化由字道元碼系統研習者賓子及其團隊發起,以字道元碼思維為核心,以人才孵化和專案孵化為支柱,致力於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生態空間。...

給看看喜字罐是什麼時候的,這個喜字罐是什麼年代的?

如果是真的,你發財了。建議你找專業機構鑑定下,但古董這個行業水太深,專家鑑定水平因人而異,所以要多找幾個。不過即使是假的留著做個裝飾品也不錯。這種罐大部分都是清晚,到 初的器物多,雖然寫的是成化,這只是後朝模仿前朝的物件。屬於民窯的器物,有一定的年份,是老的物件。這是現代貼花喜字罐仿品。可以確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