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郯國國君「郯子」簡介,郯子的故事

2025-05-11 07:32:49 字數 1373 閱讀 1821

郯子是哪個時期的人物?

1樓:牛思柔郝惠

郯子(生卒年月不詳),已姓,子爵,春秋時期郯國國君,約西元前十一世紀,少昊(姓已,名摯,字青陽,建都窮桑,故號為窮桑氏,也稱金天氏)後裔中的炎族首領就封於炎地,稱炎國。屬人方。炎,古音亦讀談(tan),春秋前後,國名多加「邑」字,從而炎國演化為郯國。

萇弘,字敘,古資中縣人,(前575-前492)。據《圖經》載「萇弘,資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數里之內土色尚青。」又據,《莊子·外物篇》載:

萇弘蜀人,被殺之後,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後化為碧。」成語「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來。

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擅擊磬,也稱擊磬襄。也有一說是衛國樂官,亦稱師襄子。

孔子的老師之一,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

史記》裡說他「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師文曾從他學琴,《史記。孔子世家》、《韓詩外傳》也都說孔子曾從他學琴。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

厲鄉曲仁裡(今河南省鹿邑縣東太清宮鎮)人,有人說又稱老聃。在傳說中,老子一生下來時,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兆彎子,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

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學於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襲銷個很主要的神仙,被稱為太上老君,尊為道祖。

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

拍猜遊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

項橐,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後世尊項橐為聖公。

郯子的介紹

2樓:清淡還睿智灬小蜜蜂

郯子(生卒年月不詳),己姓,子爵,春秋時期郯國國君。約西元前十一世紀,少昊(姓已,名摯,字青陽,建都窮桑,故號為窮桑氏,也稱金天氏)後裔中的炎族首領就封於炎地,稱炎國。屬人方。

炎,古音亦讀談(tan),春秋前後,國名多加「邑」字,從而炎國演化為郯國。

郯國的介紹

3樓:冰杹籠

郯國是春秋時期乙個小國,在今山東郯城一帶。由於歷史資料匱乏,無法考證它具體的邊界線,但從周邊國家的範圍和現在每個行政區劃的歷史沿革資料來分析,大體的輪廓還是能夠找出來的。疆域包括在沂河東岸從李莊到歸昌楊集,東面包括臨沭曹莊大興,以及贛榆部分、東海大部分、新浦部分地區。

但是,一種說法認為,郯國曾經是乙個強大的國家,北抵琅琊,南至長江,東臨黃海,西接徐州,但是後來淪落了。 春秋時期,郯國的周邊國家是鄟國和祝其國。

春秋時期為什麼聖人湧現,春秋時期為什麼聖人湧現

可能是因為春秋時期的時代文化還有經歷有關,正所謂亂世出英雄 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混亂,百家爭鳴 在中華文化中,智慧和道德都極高尚的人,被稱為聖。春秋時期是個需要聖人並湧現聖人的偉大時代。一是 智聖 老子。老子的一生有三件事,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第一件事是 老子師商容 商容對老子實行 不言之教 他張開嘴,讓...

春秋時期齊國和楚國的關係,春秋時期的齊國和楚國是現在的中國嗎

齊桓公稱霸時,尊王攘夷,率領諸侯對抗楚國,齊桓公死後,兩國基本沒有了衝突,晉國崛起以後,齊楚出於共同對抗晉國的共同需要,兩國關係較好,當晉國率領諸侯攻打齊國時,楚國還會出兵攻打魯國 鄭國以救援齊國。當時,齊國和楚國都是比較強大大的國家,但楚國仗著強勢老侮辱齊國的特使,顯示出了楚王的高傲,不把別人放在...

春秋時期,越國用什麼字型,春秋時期是用什麼字型?

在商就有了 甲骨文 這些國家也夾雜著銘文和金銀錯商代的銘文字型和甲骨文類似,在質樸中透著幾分神祕。到了西周前期,銘文的風格變得雄健凝重,中後期則開始趨向端莊規整,都很好的體現了時代的特色。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文字的多樣化發展,具有裝飾藝術的鳥篆體銘文也開始出現。鳥篆也叫做鳥書,是 吳越人 特有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