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未履行的合同怎麼辦

2025-05-12 03:13:33 字數 1756 閱讀 1854

1樓:小lin懂法

依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對於未履行完畢的合同,管理人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並且通知對方當事人,管理人自破產申請受理之日起二個月內未通知的,視為解除合同。關於企業破產法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怎麼解決的問題,下面由為你詳細解答。

一、企業破產法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怎麼解決

1、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對於未履行完畢的合同,可以按以下情形處理:

1)、管理人對破產申請受理前成立而債務人和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侍橡慧履行,並通知對方當事人。

2)、管理人自破產申請受理之日起二個月內未通知對方當事人,或者自收到對方當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未答覆的,視為解除合同。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十八條。

二、老答企業破產需要注意什麼

1、企業破產債權申報需要的證據。

債權人申報債權時,應當書面說明債權的數額和有無財產擔保,並提供如下證據:

1)債權證明。即證明債權的真實性、有效性的檔案,如合同、借據、法院判決等。

2)身份證明。債權人自己申報的應當提交合法有效的身份證明,**申報人應當提交委託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和債權證明。

3)擔保證明。申報的債權有財產擔保的,應當提交證明財產擔保的證據。

破產案件受理後,債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新訴訟的,應予駁回。其起訴不具有債權申報的效力。

2、企業破產債權申報要注意哪些問題。

1)債權登記造冊。

管理人收到債權申報材料後,應當登記造冊,對申報的債權進行審查,並編如粗製債權表。

2)債權核查確認。

依照以上規定編制的債權表,應當提交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核查。債務人、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的債權無異議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確認。

3)查閱和異議。

債權表和債權申報材料由管理人儲存,供利害關係人查閱。

依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對於未履行完畢的合同,管理人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並且通知對方當事人,管理人自破產申請受理之日起二個月內未通知的,視為解除合同。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點選下方按鈕諮詢,或者諮詢專業律師。

2樓:王利海

法律分談拍衫析:所謂「破產企業未履行的合同」從理論上講可能有三種情況:

1、破產企業負有履行義務但未履行的單務合同;

2、破產企業未履行但對方已履行的雙務合同;

3、破產企業與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或雖已開始履行但均未履行完畢的雙務合同。

從維護全體債權人利益角度看,含腔前兩種情勢下之合同,破產清算組均應解除而不應選擇履行,因為,一方面,繼續履行無益於破產財產價值的維持;另一方面,相賀耐對人履行完畢後,就處於一種不具有任何擔保利益的一般債權人地位,應當與其他一般債權人一起平等地參與破產分配,破產程式進行的宗旨又在於全體債權人平等分配的滿足,與其他債權人相比,這樣做對其利益的保護並無歧視和不妥。但如果反之,則必然會在該相對人與其他債權人之間產生厚此薄彼的待遇,有違破產程式所應遵守的公平原則。而對於相對人負有義務的單務合同,或者雙方負對待給付義務的雙務合同但破產人已履行完畢而相對人未履行的,應該不受破產宣告效力的影響,清算組對此只能請求相對人繼續履行合同,該請求權行使的結果利益歸屬於破產財團。

如此對相對人的利益並無損害,因為相對人只是履行合同上本來已經確定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二十六條 對破產企業未履行的合同,清算組可以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清算組決定解除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因合同解除受到損害的,其損害賠償額作為破產債權。

企業破產,拖欠的工資怎麼處理

一 企業破產在總則中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破產案件,應當依法保障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二 債務人提出破產申請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企業職工安置預案以及職工工資的支付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情況 債權人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向債務人送達受理裁定後,債務人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述情況。三 債務人所欠職工...

對方拒絕履行合同怎麼辦,拒絕履行有什麼後果

答 按照約定全面履行合同義務是合同履行的一項基本原則。因此,除合同另有約定或出現可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外,無論是合同簽訂後的預期違約還是合同履行期屆滿後的實際違約,如另一方堅決要求繼續履行的,除符合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條規定外,應責令雙方繼續履行。在履行義務的同時,另一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

合同中未約定違約責任怎麼辦

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守約方可以根據實際損失主張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