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裡常用「一停的工夫」這種說法,就像「彈指間」、「一盞茶」、「一炷香」之類,其實就是個泛指的概念,與現代計時概念並沒有特別明確的對應關係。我個人人為,就段舉一般語境來講,「一停」握讓碧也就是指一瞬間、一剎那、一轉眼、幾秒鐘的滑世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十里為一亭,這一亭時間是走完十里友咐所需要的大致時間,古代的裡很短,《含告遊說文談銷解欄位注》引《穀梁傳》曰:「古者,三百步為裡。」走三千步的時間就是一亭了。
3樓:網友
不是表示時間吧, 東漢強盛時一亭有五千到一萬人。
古代時間代表多長
4樓:遊客軍團
一盞茶(10分鐘)或者分鐘 說法一: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週,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2小時)有四刻,一刻(30分)有三盞茶,一盞茶(10分鐘)有兩柱香,一柱罩賀段香(5分鐘)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彈指,一彈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說法二: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
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公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分鐘。
參考資料。一刻鐘:以前我國沒有今天這樣的鐘表,古代計時的工具叫「銅殼滴漏」。它是靠銅壺裡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來計算時間的長短的。
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壺中裝滿水後,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
一天一夜為24個小時,這樣,箭上的乙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就是24個小時除以100,等於14分24秒。直至清初,將100刻改定為96刻,每刻時長變為15分鐘整,相傳成習,一直沿用到今天。 這是因為時間的計算都十分相似的緣故。
西方的計時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乙份是乙個小時,而我國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乙份是物譽乙個時辰,另外我國古代還有一種叫做日拍冊晷的計時工具,它把乙個時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乙份叫做一刻,而根據上面的分析來看,乙份正好是西方計時方法中的十五分鐘。 參考資料。
給你一**。
5樓:love56暘愐
1盞茶 是10分鐘 1刻鐘是15分鐘 一炷香的時間」是古代的一種計拆液氏時方法。根據北京鼓埋局樓的相關資料,一炷香的時間是乙個時辰,乙個時辰等於現在旅散兩個小時。
古代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分別代表什麼時間?
6樓:e拍
古代十二時辰分別是。
1)子時:23點至凌晨1點。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
2)丑時:凌晨1點至3點。
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3)寅時:凌晨3點至5點。
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4)卯時:凌晨5點至7點。
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
5)辰時:上午7點至9點。
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6)巳時:上午9點至11點。
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7)午時:中午11點至13點。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8)未時:下午13點至15點。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9)申時:下午15點至17點。
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
10)酉時:晚上17點至19點。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11)戌時:晚上19點至21點。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
12)亥時:晚上21點至23點。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8樓:金蛇魔童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時辰 相等於現在的時間 配上的動物 原因。
子 下午 11 時正至上午 1 時正。
鼠 鼠在這時間最躍。
醜 上午 1 時正至上午 3 時正。
牛 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
寅 上午 3 時正至上午 5 時正。
虎 老虎在此時最猛。
卯 上午 5 時正至上午 7 時正。
兔 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
辰 上午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
龍 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 上午 9 時正至上午11時正。
蛇 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 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
馬 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 下午 1 時正至下午 3 時正。
羊 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申 下午 3 時正至下午 5 時正。
猴 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 下午 5 時正至下午 7 時正。
雞 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 下午 7 時正至下午 9 時正。
狗 狗開始守門口。
亥 下午 9 時正至下午 11 時正。
豬 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9樓:網友
我不用答了,沒樓上的好。
古時候時間怎麼表示?
10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十二時辰對照表。
子時 23點—
1點丑時 1點—— 3點。
寅時 3點——5點。
卯時 5點——7點。
辰時 7點——9點。
巳時 9點——11點。
午時 11點——13點。
未時 13點——15點。
申時 15點——17點。
酉時 17點——19點。
戌時 19點——21點。
亥時 21點——23點。
另外,每一時辰又細分為初和正,如23點為子初,半夜24點為子正,中午12點為午正,下午1點為未初。
古代的乙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多長時間
11樓:暮然說
古代的乙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
時辰是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乙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讀音:子(zǐ) 醜(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12樓:網友
三、時辰的歷史意義時辰在我國歷史上具有著深遠的意義,它讓人類知道如何劃分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事實上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知道是陳紅才知道幾點起床,幾點該睡覺,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多的事情。
13樓:愛連君
兩個小時。
時辰,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然後依次分為丑時 ▪ 寅時▪ 卯時▪ 辰時▪ 巳時▪ 午時▪ 未時▪ 申時▪ 酉時▪ 戌時▪ 亥時。
下圖為古代十二時辰與現在24小時對照:
14樓:浮霞月
古代的乙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
15樓:逝水流雲
乙個時辰換算為現在 兩個小時。
16樓:夢斷尺素
兩小時,古代十二個時辰是一天。
古代的乙個時辰,是現代的多長時間?
17樓:白瑜牢榮
因為一天有12個時辰,所以乙個時辰相當於2個小時。希望對你有幫助!
18樓:柳春泉恩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代表兩個小時。
19樓:祿飛馬欣榮
大約是2個小時、我們一天是24小時,一天為12個時辰,所以就是這樣的。
古代首代表多少年?部代表多少年?
20樓:的人
首,最先,開始,第一年的意思。
部是古代監察或行政區網域名稱。
河東二十八縣,分為兩部。——漢書·尹翁歸傳》
如:部縣(所轄之縣,屬縣)
古代時辰等於現代多少時間,還有古代一刻,一盞茶,一注香是現在多少,一里,一尺,一丈等於多少米或
一晝夜12個時辰,所以一個時辰為2小時 一個時辰有中間8個刻度,所以一刻是15分鐘 一盞茶是飲一盞熱茶的時間,一炷香是點完一炷香的時間,都只是大略時間,不一定的。古代一尺大概相當於現在的8寸,鄒忌修八尺有餘 講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候齊國的大臣鄒忌的身高,達兩米左右,身材魁梧的美男子啊!說法一 一年有十...
古代關於時間的詞語古代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間 一會兒。曉 清晨。頃之 過一會兒。久之 很久。旦 早晨。暮 傍晚。尋 不久。頃刻 一會兒。未幾 沒多久。旋 立刻,馬上。瞬息 一眨眼。俄而 一會兒。少頃 一會兒。夜闌 夜深。既而 不久。是時 這個時候。即 立刻。立 立刻。日 天天。已而 不久。曩 從前。旦旦 天天。旦日 第二天。爾來 從那時以來...
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古代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韶華易逝 光陰似箭 紅顏易老 白駒過隙 斗轉星移 逝者如斯夫 時不我待 光陰似箭 三年五載 度日如年 一日三秋 1.日積月累 2.日暮途窮 3.日日夜夜 4.日新月異 5.日以繼夜 6.分秒必爭 7.千鈞一髮 8.千秋萬代 9.千載難逢 10.窮年累月 11.日落西山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