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詩原文 翻譯及賞析,獄中詩全詩及註釋

2025-05-12 05:18:35 字數 1599 閱讀 4910

1樓:教書育人蘇玉

《獄中詩》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翻譯:在人世間漂泊不定難免回憶起舊事,那些革命老朋友們稿寬不管生死都永垂不朽。我已經摒棄了個人的得失,即便**也還是要保持革命者的氣節。

典故解釋:千秋」指不朽。

已擯憂患指」已摒除個人得失。

楚囚」本指楚國被囚之人。出自《左傳·成公九年》,春秋時,楚國人鍾儀做了晉國的囚犯,但還是戴著南冠,使晉國人為之動容。這裡代指作者雖然**了,但是不會丟失革命者的氣節。

《獄中詩》賞析

在黑暗的監獄裡,惲代英寫下了這首七絕。

詩的第一句,回顧了自己的一生,「浪跡江湖憶舊遊」,作者的一生,為革命事業奔走於大江南北,從參加五四運動到加入中國共鍵粗亮產黨;從領導青年運動到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總教官;從五四運動到革命失敗後投入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往事歷歷在目,自己的一生無愧於革命,無愧於黨。

第二句,由自己的革命生涯聯想到一起戰鬥過的戰友們,「故人生死各千秋」,曾經有過許多朋友,有過許多同志,他們今在何方?也許已倒在敵人的屠刀下,也許正在繼續革命事業,但生也罷,死也罷,他們的事業永恆,他們的生命永恆。

第三句,又是寫自己,「已拚憂患尋常事」,這一句是他坦誠胸懷的流露,乙個凡人,總有些個人的瑣事,個人的煩惱,但他現在準備把這一切都拋在腦後,為什麼呢?

下一句他告訴我們,是為了「留得豪情作楚凳做囚」,這一句是全詩的中心,是全詩的要旨所在,前面的一切都是為這句作鋪墊,一生為革命奔波,眼看著許多戰友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現在要拋棄一切個人的得失,用滿腔的豪情,做一名「楚囚」,誰沒革命氣節,哪怕把敵人的牢底坐穿!

整首詩體現了作者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獄中詩。

獄中詩全詩及註釋

2樓:小楠愛教育

惲代英《獄中詩》原文如下:

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翻譯:浪跡於天涯海角時想起了老朋友,大家都有自己的歸宿。都已經摒除了私人的雜念,把個人得失看得很小,雖然此時成為階下囚,但是依舊掩飾不住散發出來的豪情。

註釋:1、浪跡:行蹤飄泊不定。

2、舊遊、故人:原意都指老朋友,此指革命同志。

3、千秋:不朽。

4、已擯憂患:已摒除個人得失。

5、尋常事:把個人得失看信滾得很平常。

6、楚囚:本指楚國被囚之人。《左傳·成公九年》:春秋時,楚國人鍾儀做了晉國的囚犯,但還是戴著南冠,使晉國人為之動容。

《獄中詩》賞析

詩的第一句,回顧了自己的一生,「浪跡江湖憶舊遊」,作者的一生,為革命事業奔走於大江南北,往事歷歷在目,自己的一生無愧於革命。第二句,由自己的革命生涯聯想到一起戰鬥過的戰友們,「故人生死各千秋」,曾經有過許多朋友,有過許多同志,他們滑仿餘今在何方。

第三句,又是寫自己,「已拚憂患尋常事大睜」,這一句是他坦誠胸懷的流露,乙個凡人,總有些個人的瑣事,個人的煩惱,但他現在準備把這一切都拋在腦後,為什麼呢。下一句他告訴我們,是為了「留得豪情作楚囚」,這一句是全詩的中心,是全詩的要旨所在。

《獄中題壁》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譚嗣同的《獄中題壁》這首詩寫於哪個朝代?是明朝還是清朝?

1 背景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直入光緒皇帝寢宮,將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臺 然後釋出訓政詔書,再次臨朝 訓政 戊戌政變 成功。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下令捕殺在逃的康有為 梁啟超 逮捕譚嗣同 楊深秀 林旭 楊銳 劉光第 康廣仁 徐致靖 張蔭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

求駱賓王《在獄中詠蟬》全詩,在獄詠蟬的全文解釋

駱賓王在獄bai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 du思侵。那堪玄鬢影,zhi 來對白dao頭吟。露重飛難專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屬,誰為表予心。賞析 獄中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內 露重飛難容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西陸 指秋天。南冠 指囚犯。玄鬢 即蟬鬢...

杜甫的詩及賞析,杜甫的詩和賞析有什麼

杜甫 泊岳陽城下 欣賞 江國逾千里,山城近百層。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此詩是杜甫晚年兵荒流離時乘舟從湖北初到岳陽所作 768年,作者於此大約兩年左右後病逝於湘江孤舟之上 是逢國破家衰的流亡之時,面臨危難,貧病交加。而即便如此,詩人仍不忘滿腔報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