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之國文言文閱讀答案,《治國先富民》課外文言文閱讀答案

2025-05-14 11:31:02 字數 2059 閱讀 5580

《治國先富民》課外文言文閱讀答案

1樓:樂燕鈮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塌蔽碧其然也?

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

是以並談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選自《管子·治國》)

註釋:管子:又稱管敬仲,名夷吾,字仲。

春秋初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哲學家。他輔佐齊桓公對內減輕農民負擔,發展武裝力量,增加財政收入:對外採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

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

閱讀團舉訓練1、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

1)是以善為國者()

2)民富則安鄉重家()

3)奚以知其然也()

2、翻譯句子。

1)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2)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

3、上面簡短的文字中。體現了管仲什麼樣的遠見卓識?

4、請結合初中歷史知識,說乙個管仲的故事。

1、(1)……的人。

2)就。3)這樣。

2、(1)大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2)所以,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的`,亂國必然是窮的。

3、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4、老馬識途——管仲;管夷吾舉於市——《孟子·生於憂患》;管鮑之交。

5、略。譯文:大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貧窮就難以治理。

憑什麼這樣說?人民富裕就安於鄉居而愛惜家園,安鄉愛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貧窮就不安於鄉居而輕視家園。不安於鄉居而輕家就敢於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

所以,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的,亂國必然是窮的。因此,善於主持國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來,然後再加以治理。

富人之子文言文原文翻譯

2樓:成大文化

富人之子》出自《艾子雜說》 諷刺了那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更說明了有其信仔父必有其子的道理,孩子不可以嬌生慣養,否則對他很不利,因此教育方法也很重要。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富人之子文言文原文翻譯,歡迎閱讀。

富人之子宋代:蘇軾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公尺,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

其父愀然改容曰:「帆逗子之愚甚也!彼公尺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譯文及註釋譯文

齊國有個富人,家裡有很多錢,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很笨,兒子的父親又不教他。一天,艾子對富人說:「您的兒子雖然很好,但(您的兒子)不通事務,他日後怎麼能夠持家呢?

富人大怒道:「我的兒子,聰明並且具有各種本領,怎麼會不瞭解世間的。各種事務呢?

艾子說:「不如試一試他,只要問你的兒子,公尺是從**來的,如果知道,我承擔造謠的罪名。」父親就叫他的兒子來問他,兒子笑嘻嘻地說:

我怎麼會不知道呢?公尺是從布袋裡取來的。」富人神情變得嚴肅,改變面容說:

兒子(你)太笨了,難道不知道公尺是從田中來的嗎?」艾子說:「不是他的父親不生他的兒子(有這樣的父親,兒子怎麼會不笨呢)。

註釋

累:積攢、擁有。

克:勝任。敏:靈敏,聰明。

多能:多種本滑轎汪領。

妄言:亂說,造謠。

愀然改容:神色變得嚴肅。改容,改變面色。

恃:依靠,指具有。

當:擔當,承擔。

曷﹕何,怎能。

愀然改容:神色變得嚴肅。改容,改變面色。

甚:十分,很。

以:從。

治國如栽樹閱讀答案,閱讀文言文《治國猶栽樹》,回答下列問題。唐太宗謂侍臣 曰 「往昔初平京師 ,宮中美女珍玩,無院

唐太宗舉了隋湯帝的事例,目的在於什麼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12分 治國猶栽樹唐太宗謂侍臣 曰 往昔初平京師 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 小題1 1 滿足 2 導致 招引 引來 小題2 d 小題3 百姓不堪 小題4 勤懇治國 以民為本 意思相近即可 閱讀文言文 治國猶栽樹 回答下列問題。唐太宗謂侍臣 曰 ...

《狼子野心》文言文閱讀答案《狼子野心》文言文閱讀答案

狼子野心目錄 隱藏 成語資料 成語示例 簡要概括 典故典故寓意 文言知識 編輯本段 成語資料 發音 l ng z y x n 釋義 狼子 狼崽 野心 野獸的本性。狼有 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出處 左傳 宣公四年 諺曰 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近義詞 野心勃勃 心狠手辣 狼心狗...

文言文課外閱讀答案,課外文言文閱讀

課外文言文閱讀 1 向 明亮。2 暮指時間晚,遲了。他有這樣的擔心是因為他怕來不及學,學了沒用了3 暮指天黑,夜晚。師曠借題發揮,引出 秉燭 之喻。4 達到勸說的目的。從文中 善哉!可以看出。5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活到老,學到老。或學無止境,終身學習,受益終生。1 解釋加點的字。2分 1 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