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留客從文中看出陶母是個怎麼樣的人

2025-05-15 13:50:34 字數 1628 閱讀 8998

1樓:匿名使用者

陶侃母親諶氏(243-318年)古代饒州人,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是我的老鄉啊,呵呵。)是我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陶母以身垂範,育子成才的事蹟,千古傳頌。以下為其育兒二事。

截髮延賓 陶侃幼為孤子,家境貧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養陶侃讀書。陶母時常誡子務「使結交勝己」。

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強的人。)古書有載:同郡範逵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

於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罄,而逵馬僕甚多。侃母諶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

諶氏頭髮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斛公尺,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坐諸薦以為馬革。日夕,遂為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知諶氏所為,既嘆其才識,又深愧其厚意,語曰:

非此母,不生此子。」逵至洛陽,遂稱之於羊晫、顧榮等人,大獲美譽。陶母截髮延賓,銼薦餵馬之事鄉里傳談,以為賢良。

官府特為陶母住所立坊,名為延賓坊,命屋邊之橋為德化橋,以此嘉彰這位賢母。北寧范仲淹知饒州時,曾下令於德化橋頭立「延賓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傳陶母「截髮延賓」的事蹟。

封壇退鮓 陶侃少時,在潯陽作主管漁業生產的小官。少小離家在外,謹記母訓,陶侃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待人和善、頗有人緣。有一次,他的部下見其生活清苦,便從魚品醃製坊拿來一罈糟魚答帆給他食用。

孝順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魚,便趁同事出差鄱陽之機,順便捎上這壇糟魚,並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為侃兒一片孝心高興。於是隨口問送信物之人:「這壇糟魚,在潯陽要花多少錢?

那客人不解其意,直誇耀說:「嗨,這罈子糟魚用得著花錢買?去下面作坊裡拿就是,伯母愛吃,下次我再給您多帶幾壇來。

陶母聽罷,心情陡變,喜去憂來,將糟魚壇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魚帶回陶侃,並附上責兒書信。此書言辭嚴厲,書雲:「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惟不益,乃增吾憂也。

陶侃收到母親返回的糟魚與責書,萬分愧疚擾老,深感辜負母訓,發誓不再做讓母親擔憂清李雹之事。從此,陶侃為官公正廉潔,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還鄉,他也一絲不苟將軍資儀仗、倉庫親自加鎖,點滴交公。陶侃的一生業績浸透了陶母諶氏的言傳身教。

助人為樂,不受酬謝。

2樓:淺語

愛子,重視功名,果斷有主見【 我們老師的答案。

陶侃留客中的陶母是怎樣乙個人

3樓:來自波月洞款步姍姍的灰太狼

陶母是乙個重視友情,重視功名,有主見、敢擔當的人;也是乙個疼愛孩子、理解孩子、支援孩子的人。理由:當孩子想款待朋友,卻因家庭貧困受到難為時,陶母竭盡家庭所有滿足孩子的願望。

4樓:匿名使用者

助人為樂,不受酬謝。以身垂範,育子成才 言傳身教。

(四)陶侃留客 中可以看出陶母是怎樣的乙個人?結合例項簡要回答

5樓:李寶屾

陶侃獲得的名聲其實都是他的母親湛氏為他謀得的。他的母親是古代典型的賢妻良母,會持家,善良,聰明,能幹,還有乙個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古人最強調的一點,就是能無私的為家人奉獻。

古代有很多名士,他們的母親也都可以稱得上是名母親,沒有那些母親的辛苦和栽培,**來那些名士呢。

陶侃留客陶母是乙個怎樣的人,試著闡述理由

6樓:廣範明

是乙個好人,他不圖小便宜,只顧自己的兒子。

文言文陶母責子問題,陶母責子文言文的譯文

陶母責子 原文 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書責侃曰 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譯文 陶侃在青年時期作過鑑察魚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醃魚給母親。他母親把原罐封好交給送來的人退還,同時附了一封信責備陶侃,說 你作小官,拿公家的東西來閉塞給我,不但對我毫無裨處,反...

陶母責子文言文的譯文是什麼,陶母責子文言文的譯文

譯文 陶公年紀輕時擔任負責河道和漁業的官吏。他 曾經把一罈醃魚贈送給內母親。母親說 這是哪容 出處 南朝宋彭城 劉義慶 世說新語 原文 陶公少時為魚梁吏,嘗以一坩鮓餉母。母曰 此何來?使者曰 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書,責侃曰 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惟不益,乃增吾憂也。意義 世上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孝敬他...

陶母責子原文譯文陶母責子文言文的譯文

原文 陶侃,東晉之大將軍也。於國為棟樑,於民若父母,世人重之。其少時為魚梁吏,嘗以一坩鮓餉母。母曰 此何來?使者曰 官府所有。母封酢付吏,反書責侃曰 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惟不益,乃增吾憂也。譯文 陶侃,是東晉的大將軍,對於國家來說,陶侃 是擔負國家重任的人,對於百姓來說,陶侃 像父母 愛護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