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林還耕政策怎麼補償,農村土地退耕還林如何補償

2025-05-23 13:00:03 字數 3318 閱讀 5821

1樓:百里沛亦

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補助政策為: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600元,分三次下達,每畝第一年900元(含種苗造林費4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退耕還草每畝補助1000元,分兩次下達,每畝第一年600元(含種苗種草費150元)、第三年400元。

農村土地退耕還林如何補償

2樓:東莞鄭萌

一、農村土地退耕。

1、國家按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500元其中**財政專項資金安排現金補助120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種苗造林費300元、退耕還草每畝補助1000元其中**財政專項資金安排現金補助85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種苗種草費150元;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在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給予獎勵。

二、退耕還林一直有補貼嗎。

有的。退耕還林補償標準如下:

1、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按該土地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倍計算;

2、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的補償費用,按規劃部門批准時所核對的具體使用功能、性質重置成新給予補償;

3、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費,可參照企業上年度月平均生產成本以及重置固定資產、技術改造和安置職工等費用支出情況確定;

4、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農村土地退耕還林如何補償

3樓:北京馬鋒

法律分析:國家按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500元(其中**財政專項資金安排現金補助120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種苗造林費300元)、退耕還草每畝補助1000元(其中**財政專項資金安排現金補助85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種苗種草費15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 在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給予獎勵。

退耕還林補償怎麼發放

4樓:律臨李立木

法律分析:1、當地(縣區)財政局負責發放,具體操作是在鄉鎮財政所。2、 退耕還林屬於林業部門負責的專案,鄉(鎮)裡有林業工作站或農業服務中心,縣裡有林業局,可以先到這些部門諮詢政策,先問清楚當地是否有上級下達的退耕還林建設任務,然後問清楚自己的耕地是否符合退耕還林條件(現在的退耕還林要求的條件相當苛刻)。

3、只有將符合退耕還林條件的退耕地納入建設範圍,完成後經驗收合格,方可按照規定領取補助。

法律依據:《退耕還林條例》

第三十五條 國家按照核定的退耕還林實際面積,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提供補助糧食、種苗造林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具體補助標準和補助年限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尚未承包到戶和休耕的坡耕地退耕還林的,以及納入退耕還林規劃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只享受種苗造林補助費。

第三十七條 種苗造林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由***計劃、財政、林業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下達、核撥。

第三十八條 補助糧食應當就近調運,減少**環節,降低**成本。糧食補助費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處理。糧食調運費用由地方財政承擔,不得向**補助糧食的企業和退耕還林者分攤。

第三十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應當根據當地口糧消費習慣和農作物種植習慣以及當地糧食庫存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補助糧食的品種。補助糧食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不得**給退耕還林者。

退耕還林補償標準

5樓:梁克秀

法律分析: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公升埋廳計有保障。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吵隱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佈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係、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佈一次。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對其中的農村液山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應當將被徵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徵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

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退耕還林補償標準

6樓:賈寶驊

法律分析國家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造林林種、樹種為喬木或灌木,以農民自願、**引導,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為前提。**補助退耕還林資金每畝1600元,其中:財政專項資金補助現金1200元,預算內投資補助種苗造林費400元;補助資金分三次下達,每畝第一年900元(其中:

種苗造林費4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政策宣傳、作業設計、技術指導、檢查驗收、政策兌現、確權發證、檔案管理等工作所需經費,主要由地方財政承擔,國家給予適當補助。總的來說,只要具備條件、農民自願,應擴大退耕還林規模,能退多少退多少。

尚未承包到戶及休耕的坡耕地、沙荒地,不納入退耕還林的範圍,可作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範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範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多數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2025年退林還耕政策怎麼補償農民不同意怎麼辦?

沒有補償,退林還耕是指在農村耕地上面違法種植樹木的,應當恢復耕地,農民不同意可以強制執行。現在貌似沒有退耕還林了,政策早沒了,你的去當地的有關機構進行具體的諮詢,如果你覺得吃虧了,可以去法院起訴。如果是退靈魂跟政策,是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制定的,那麼,按照政策裡進行補償是沒有問題的。2021年退休還跟政...

停耕還林和退耕還林有什麼區別,退耕還林和退耕還草有區別嗎

從字面意思來講,停耕還林和退耕還林都是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退耕還林自 內1999 2000年開始實施,屬容 於國家重點林業工程,以國家計劃調控為主,退耕還林農戶在退耕還林過程中能夠享受國家政策補助 而停耕還林農戶主觀能動性較強,也許沒有國家補助,但是停耕還林是國家積極倡導的,農戶自願的退耕還...

土地徵用後不能還耕怎麼補償?

徵地補償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衫兆含 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或笑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