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百合花的種植要點和栽培技術,另外,開過花後改如何養護

2025-05-28 06:00:20 字數 3593 閱讀 3058

盆栽百合花開花後栽培管理方法

1樓:網友

①促成栽培。11月翌年2月上旬開花。用中球先在13℃處理2周(14天),再在3℃下處理4—5周(28—36天),這樣可在11—12月開花。

如要求1—2月開花,可先在13℃處理2周,以8℃處理4—5周(28—36天),這時定植後夜間溫度較低,應加溫保持15℃左右即可。

百合在促成栽培中,當花芽長到1—2釐公尺時,如光照不足,容易發生消蕾現象。消蕾常發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過人工照明補光,方法是每8—10平方公尺懸掛一盞40瓦高壓鈉燈,或普通防水白熾燈,補光始期由花芽0·5—1釐公尺前開始加光一直持續到採收為止。溫度16℃條件下,大約維持6周光照,每天從夜間8時至翌晨4時,對防止消蕾、提早開花和提高切花品質效果甚佳。

光溫控制。為獲得優質百合切花,適宜的光溫條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發育期,如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適溫為15—20℃,此時若小於10℃或大於30℃,生長較慢,極易發生裂萼現象。亞洲百合在蕾後若出現低溫會發生消蕾現象,光照不足也會消蕾。

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夜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生長初期控制低溫(9—13℃)有利髮根。

但強光的月份,應用50%遮光網遮蔭至開花,以免溫度超過30℃而造成花莖過短,花朵品質下降。

百合花喜涼爽,較耐寒。高溫地區生長不良。喜乾燥,怕水澇。

土壤溼度過高則引起鱗莖腐爛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

根系粗壯發達,耐肥。

春季出土後要求充足的氮素營養及足夠的磷鉀肥料,n:p:k=1::1,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忌連作,3~4年輪作一次,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

百合花怎麼種植 百合花的種植技巧和注意事項

2樓:捷學岺賀昭

我國是百合的重要原產地,百合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怕高溫和溼度大。

百合的生長適溫為15~25℃,溫度低於10℃,生長緩慢,溫度超過30℃則生長不良。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晚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

百合對水分的要求是溼潤,這樣有利於莖葉的生長。如果土壤過於潮溼、積水或排水不暢,都會使百合鱗莖腐爛死亡。盆栽百合澆水應隨植株的生長而逐漸增加,花期供水要充足,花後應減少水分,地上部分枯萎後要停止澆水。

盆土過溼,同樣導致鱗莖腐爛。

百合喜柔和光照。也耐強光照和半陰,光照不足會引起花蕾脫落,開花數減少。光照充足,植株健壯矮小,花朵鮮豔。

百合屬長日照植物,每天增加光照時間6小時,能提早開花。如果光照時間減少,則開花推遲。

土壤要求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土壤ph在5.5~6.5最好。盆栽土壤以腐葉土、培養土和粗沙的混合土為宜。

百合耐寒,但最適生長溫度在15--25度之間,低於10度或高於30度均生長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為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公尺以下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蔭環境,但過度廕庇會引起花莖徒長和花蕾脫落。

多數品種的百合花喜光照,南方一帶宜栽種在遮陽半陰處。百合花適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對腐殖質要求不太高,ph值為中性或偏酸性,百合花為短日照植物,要求暖溼冷涼氣候,怕高溫炎熱。

首先要選擇充實、健壯的種鱗莖,亞洲系列的種鱗莖周徑必須在10~12釐公尺,東方系列的種鱗莖周徑在12~14釐公尺。種鱗莖越大,花蕾數也多,見表。但品種不同,著蕾數也有一定差別。

因此,好的種鱗莖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對盆栽百合十分重要。

盆栽百合常用12~15釐公尺深盆,每盆栽乙個種鱗莖。或用15~18釐公尺深盆,每盆栽3個鱗莖,開花時形成茂密的花叢。栽植時,盆底多墊碎瓦片,然後加土,鱗莖頂芽離盆口2釐公尺,頂芽上覆土1釐公尺。

目前,在荷蘭都採用催芽鱗莖,催芽部分必須露出上面。如果種植前鱗莖已萌發則無需催芽,如尚未發芽,可將鱗莖排放在盛木屑的木框內,置放在8~23℃溫度下,約4~5天萌芽。生長過程中保持盆土溼潤,使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或15-15-30盆花專用肥。

白天溫度保持21℃,夜間15℃,約90~100天花朵著色,將盆移至10~12℃溫度下,可使花朵開得好而持續時間長。

百合花的種植技巧 你學會了嗎

3樓:農人紅星哥

1、整地、施肥百合適應性較強,以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為好。土壤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粘土次之,澇卜盯窪積水的土地不宜種植。種植時選好地塊,每畝施圈肥、土雜肥4000公斤及過磷酸鈣40公斤作底肥;翻耕20~30cm,耙細、整平;做畦,畦寬130cm,畦長因地勢而定,雨水特多地區要堆畦拿弊扮做壠,壠寬80~100cm,開排水溝,排水溝深為10~15cm,以防積水。

2、栽培技術百合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採挖,採挖後埋於稍潮溼的細沙中儲存,但也可留在地裡不消灶挖,隨栽隨挖,到9月~10月份之間,取出根芽,將根芽分開,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5~30cm,株距5~20cm,將根芽芽頭向上栽在溝內,平畦可覆土4~5cm,起坑種植可覆5~7cm,栽種時如果土地過幹可少量澆水,畝用根芽130~150公斤。

3、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秋栽百合當年苗不出土,根系發育好,第二年開春苗即可出土。注意中耕除草,中耕宜淺不宜深,百合在生長前期消耗本身養分,中期因有底肥,後期開花。在花蕾出現時,及時摘除,減少養分消耗提高產量,百合在整個生長期間基本無病害,如發現病害根腐病,發病時用退菌特50%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灌注根部。

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常用低毒殺蟲藥防治。

4、收穫加工秋栽的百合第二年7月份收穫,去掉莖稈挖出鱗莖,去淨泥土,剝下鱗片,將鱗片放入沸水中燙5分鐘左右,然後撈出放到清水中,洗去黏液,立即曬乾,未乾時不要隨便翻動,如遇雨天,可炕幹。全乾後,即可供藥用。每畝可產幹品300~350公斤。

百合花的種植方法和管理

4樓:農人紅星哥

當春季氣溫回公升,百合出現萌芽後,土壤的溼潤與充足的光照都要得到保證,此時不用施肥。盆土隨莖葉的生長而適當增加,加至盆土離盆沿約1釐公尺處時。此時可以進行追肥。

百合的生長在初夏進入旺季,也是即將開花的時期,水肥的施用在開花期尤為重要。某些初夏降水多的地區,澆水量應根據盆土的乾溼情況進行調整薯鎮並。

開花後,可把百合移入陰涼處進行觀賞,對延長的花期有幫助。花敗後,為促進新鱗莖的生長,要剪掉殘花,以免營養被過度的消耗而抑制了鱗莖正常的生長發育。

百合會在夏季高溫時逐漸進入休眠狀態。要及時剪除地表上枯死的莖葉。若有條件,還應把旅餘百合挖出,移入溼度適宜的泥炭土裡,在低溫下進行貯藏。沒條件的在花盆中休眠即可。

可在秋末溫度降低後把百合球挖出,按大小的不同進行「分級」栽種。

種養盆栽應當每年對其進行盆和土的更換。土壤優先選用疏鬆且富含腐殖質的排水效能優良的。

栽種時第一步在盆底留1-2釐公尺的土層,第二步大致在盆的**處放置百合球根部,根部不是垂直向下,球頂垂直向上進行栽種,是讓根球呈向外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來栽種。

球莖最好離盆口約10-12釐公尺,先少量加土,隨著葉長的不斷生長再進行新增。

若百合是在秋季栽種,則冬季僅會長根而不會長葉,因此只需溼潤的土壤保證生長。

百合耐寒性差,在南方,冬季在能見陽光的陽臺上培養即可;在北方,由於氣溫很低,必須在保持5℃以上的室內進行培養。

一年的四季對大多數花兒來說就是乙個輪迴,自數跡始至終都需要我們的精心呵護,365個日日夜夜的陪伴,也會讓你們之間有更多美好的回憶。

百合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百合花的種植方法和管理

百合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養殖百合,澆水不要過於頻繁,在生長期間每週澆水 次,保持盆土略幹,入盆前要施足基肥,後期生長逐漸減少施肥次數。 百合花可以地栽,也適合盆養,重要用球莖栽種繁殖,一年毀遲唯開花一次。 中耕追肥 第年春季出纖培苗後,用鋤頭傍蔸開淺段,每平方公尺淋大糞千克,淋後覆土。以後旦改中耕 ...

百合花的外形和特徵是什麼,百合花的外形和特點是什麼?

百合花姿雅緻葉片青翠娟秀,莖幹亭亭玉立,是名貴的切花新秀。多數百合的鱗片為披針形,無節,鱗片多為復瓦狀排列於鱗莖盤上,組成鱗莖。莖表面通常綠色,或有棕色斑紋,或全棕紅色。莖通常圓柱形,葉呈螺旋狀散生排列,少輪生。百合花素有 雲裳仙子 之稱。由於其外表高雅純潔,天主教以白百合花為聖母瑪利亞的象徵,而梵...

求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全文

林清玄的 心田上的百合花 全文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裡,有一個高過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剛剛誕生之際,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裡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 我是一株百合,惟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