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兔祥運追少年的下聯是什麼啊?

2025-05-30 11:40:27 字數 3245 閱讀 8695

1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上聯:玉蟾靈光啟春夢。

下聯:瑞兔祥運追少年。

詩詞常用的對仗詞。

副詞對:還對再、就對將、偶爾對時常、方才對恰巧、必定對應當。

連詞對:及對與、而對或、除非對倘若、雖然對即使、因為對如果。

介詞對:同對往、被對朝、由於對沿著、自從對為了、除了對依照。

助詞對:的對地、啦對吧、罷了對是嗎、哎喲對完了、似的對等著。

嘆詞對:嘿對喂、哦對啊、嘿嘍對哇啦、哎呀對嗨喲、哼哼對哈哈。

象聲詞對:轟對嗡、當對譁、叮咚對桌球、咣噹對撲哧、唏哩對嘩啦。

聯綿對:阡對陌、貅對貔、璀璨對旖旎、氤氳對灩瀲、翡翠對琉璃。

常用的虛字對。

但覺——何曾。

只為——豈因。

已是——況值。

只知——誰道。

何似——未忍。

有願——無緣。

漫道——豈緣。

似聞——恐是。

莫道——只緣。

幾度——也曾。

尚想——徒憐。

豈聞——始信。

忽逢——頓覺。

但見——焉知。

自是——何須。

誓老山欲——休將。

猶自——何曾。

慢嗟——且喜。

未必——難為。

但得——何須。

幾處——誰家。

幾日——一番。

幸有——不須。

任是——也應。

尚有——應憐。

莫向——何妨。

那知——從此。

時有——更無。

何處——此間。

權借——欲憑。

常用虛實對。

a: 先虛後實。

一自——終教缺哪。

一去——獨留。

一從——幾度。

任是——不隨。

徒令——終見。

但得——即是。

可知——足資。

既定——篤信。

誰將——鋪就。

應憐---欲渡。

似聽——幾度。

幸有——但無。

不因——那得。

誰知——又到。

莫道——自有。

但期——愧然。

安得——招來。

但見——不知。

肯於侍扮中——不堪。

昔曾——自可。

縱是——從知。

每羨——定看。

莫為——合將。

若非——會向。

似聞——恐是。

自顧——空知。

試問——別意。

安能——願借。

欲試——驚看。

但恨——喜看。

但留——換得。

縱然——依舊。

料得——莫是。

誰將——知儂。

b: 先實後虛。

暗隨——一任。

周覽——猶存。

我亦——曾效。

借問——總為。

億昔——誰復。

寄語——莫因。

自謂——安知。

還似——何如。

不懼——何辭。

他年——莫望。

剛被——卻教。

2樓:溫柔又柔滑灬榜眼

瑞兔祥執行森追少年孝攜的下聯是「新巧帶伏冠鐮刀割老者」。

3樓:五戒之印

下聯:猛虎歸山吾老矣。

祥兔迎春至下聯

4樓:天天在看**的我

祥兔迎春至下聯:黃鶯報喜來。對聯:1.上聯:丁年歌盛世;下聯:卯兔耀中華。

2.上聯:玉兔蟾宮笑;下聯:紅梅五嶺香。

3.上聯:玉兔迎春至;下聯:黃鶯報喜來。

4.上聯:玉兔迎春到;下聯:紅梅祝福來。

5.上聯:卯門生喜氣;下聯:兔歲報新春。

6.上聯:卯門生紫氣;下聯:兔歲報新春。

7.上聯:紅梅迎春笑;下聯:玉兔出月歡。

8.上聯:紅梅迎歲笑;下聯:玉兔伴娥歡。

9.上聯:紅梅香小院;下聯:玉兔下人間。

10.上聯:紅梅迎雪放;下聯:玉兔踏春來。

11.上聯:兔歸皓月亮;下聯:花綻春光妍。

12.上聯:兔歸月影笑;蠢隱下聯:花綻春光妍。

13.上聯:兔毫推趙地;下聯:麟管錫張華。

14.上聯:兔歲添福氣;下聯:龍人奮雄程。

15.上聯:虎去威猶在;下聯:兔來運更昌。

16.上聯:虎去雄風在;下聯:兔來喜氣濃。

17.上聯:虎躍前程去;下聯:兔攜好運來。

18.上聯:虎威驚盛世;下聯:兔翰繪新春。

19.上聯:虎嘯青山秀;下聯:兔奔碧野寬。

20.上聯:虎聲傳捷報;下聯:兔影抖春暉。

21.上聯:金雞爭唱曉;下聯:玉洞悔兔喜迎春。

22.上聯:金雞迎曙色;下聯:玉兔攬春光。

23.上聯:耕田能獲寶;下聯:養兔不守株。

24.上聯:雪消獅子瘦高嫌;下聯:月滿兔兒或行肥。

25.上聯:寅年春錦繡;下聯:卯序業輝煌。

26.上聯:新春迎戚檔手玉兔;下聯:華夏壯金甌。

27.上聯:蟾宮降玉兔;下聯:庭院綻紅梅。

28.上聯:兔歸皓月亮;下聯:花綻春光妍。

29.上聯:兔歸月影笑;下聯:花綻春光妍。

30.上聯:兔毫推趙地;下聯:麟管錫張華。

虎歸兔到發祥光下聯

5樓:來自梯田機智的茄子

上聯:寅去卯來騰瑞氣,下聯:虎歸兔到發祥光。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者歷沒貼、春聯、對子、楹聯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一說起源於桃符。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爛旦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對聯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首納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

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