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閒者得之誰寫的

2025-06-05 05:30:21 字數 1607 閱讀 9814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的意思是什麼?

1樓:阿炎談三農

這句話的意思是隻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

該句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赤壁賦》第四段,該段全文如下: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白話文釋義:

蘇軾說: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不斷流逝的就像這江水,其實並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並沒有增加或減少。

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

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這是造物者沒有窮盡的大寶藏,你我儘可以一起享用。

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出自** 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出自哪首詩

2樓:剛陽文化

1、出自蘇軾所作《前赤壁賦》。

2、部分精選: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3、翻譯:只有江上的睜喚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改祥聽到便成了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核早搏是大自然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出自**

3樓:哲哥聊歷史

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出自:《赤壁賦》,作者是蘇軾。《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歲纖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

此賦記敘了作者歷碰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蘇軾(乎爛仿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出自**

4樓:哲哥聊歷史

江上之清風與裂信瞎山間之明月出自:《赤壁賦》,作者是蘇軾。《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

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坦閉,歷史治水名肆空人。

「山間明月,江上清風」的全詩是什麼

首先要了解 蘇軾寫這首詩時的背景。當年因為王安石變法,耿直敢言的蘇軾成了官僚們政治傾軋的犧牲品遭到逮捕。被朋友多方搭救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賦。在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裡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築屋,躬耕其中,號 東坡居士 蘇軾在黃州思想是...

抱琴懷古清風入心是什麼意思,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什麼意思

懷抱古琴,彈幽幽古曲,清風入心,蕩世俗繁雜。指的是一種想要拋卻世俗繁雜,只與清風細雨為伴,一種逍遙自在的心態。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隻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該句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 前赤壁賦 第四段,該段全文如下 蘇子曰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

秦時明月之萬里長城什麼時候出,《秦時明月之萬里長城》什麼時候出? 具體時間

第四部 秦時明月之萬里長城 正在製作,預定38集,由於電影版已改為30集,每集約22分鐘 秦時明月第四部 秦時明月之萬里長城 玄機科技最早將於2011年年底推出第四部 萬里長城 秦時明月之萬里長城 將於2011年年底製作完成完成,目前完成進度70 左右 估計明年年初 哎,秦時明月我從高二看的,現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