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解釋下列文言文中的詞的意思

2025-06-09 02:21:03 字數 4372 閱讀 7399

1樓:策士吧問道鬼谷

以下例句的原文,全出自於《荀子·勸學》中的內容,即:

1、取之於藍 之( 它 )

之:他稱代詞,指稱其前的「靛青」,可譯為:它。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從蓼藍草中提取它。

2、水為之 為( 成為 ) 掘灶之( 它 )為:動詞,可譯為:成為;之:他稱代詞,指代其前的「冰」,可譯為:它。

所以,原文直譯的大意是:水使它成為的(用使動法解)3、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之( 不譯 )

之:助詞,連線定中短語,其中:時間複音詞「須臾」充當定語,所字短語「所學」充當中心語。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不如片刻學習的。

4、登高之博見也 之( 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詞義。)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詞義。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登上高處看得遠。

5、善假於物也 於(詞綴,可以不譯 )

於:則巨集詞綴,可以不譯。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

6、青於藍 青( 形容詞,黑色 )

青:形容詞,青色。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比蓼藍色更黑。

7、鍥而舍之 之( 他稱代詞,可譯為:它 )之:他稱代詞,指代其前的雕刻行為,可譯為:它。

所以,原文的直譯的大意是:用刀子雕刻孫散冊卻又放棄了它。

8、筋骨之強 筋骨( 名詞,韌帶及骨骼)

筋骨:名詞,指韌帶及骨骼。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強健的筋骨。(按定語後置翻譯)

2樓:1317喜羊羊

音節助詞 無義。

造就 拍返 代詞,代冰粗賀跡。

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向。

藍,顏色深。

代巖並詞,代事情。

定語後置的標誌。

文言文翻譯:?(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翻譯下列句子。

3樓:劉立偉

1.通「增」

2.犯過錯。

3.赦免。4.勞動。

翻譯:你難道忘記了會稽的恥辱嗎?

解釋下列文言文裡面的字的意思。

4樓:亥洲俟臻

吾:我。之:①代詞。

語末助詞,不譯。

的。乎:①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③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

者:……的人。

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

矣:可以表陳述語氣,解釋為「了」。

子:①你 ②先生。曰:說。

其:代詞,他。弗:不。

乃:於是,就。

何:為什麼。

上述是常用意思,希望能幫上點忙^_^

語文文言文題目: 解釋下列句中詞語的用法及含義 用法和含義都要啊!!

5樓:愛我づ法術

1.計日以還 以 是連。

詞 可以表示為「而」不作確切翻譯。

2.走送之 之 代詞 不過這裡要注意一點 「走送之」是倒裝句,原為走之送,所以之才能帶「書」

3.策之不以其道 其 代詞 它的,代指「千里馬」

4.不以前成也 以 憑藉 動詞。

5.雖有千里之能 雖 即使。

6.葛天氏之民歟 之 助詞 「的」

6樓:愛吃糖的么么

雖有千里之能 雖 即使。

計日以還 以 用來。

錄畢,走送之 之 代詞。

策之不以其道 其 它的。

不以千里稱也 以 用。

7樓:匿名使用者

(1)來 (2)代詞,書。

3)代詞 (4)把。

5)即使 (6)的。

求下列古文的解釋。

8樓:網友

古時之所以稱之為古,沒有什麼奇怪的原因,只不過時間上在前面而已。今時所以不被稱作古代,沒有別的原因,不過是時間上處於後面而已。遠古時代的人,和禽獸又相差多少呢?

聖人對於這種情況很憂慮,所以創造典制以別於禽獸。

9樓:願為你淚墜紅塵

古人之所以為古人,沒有其他原因,因為他們是以前的 今人之所以為今人、沒有其他原因,因為他們是現代的,遠古的人,不和禽獸做朋友是為什麼?聖人討厭他,做這個那裡要有其他的。

10樓:網友

1.古之所以為古,無異焉,由前而已矣;今之所以不為古,無異焉,由後而已矣。《原教》

之所以:……的原因。

古代稱為古代的原因,沒有不同的,因為(時間)在前面罷了,現在不稱為古代的原因,沒有不同的,因為(時間)在後面罷了。

2.太古之人,不與禽獸朋也幾何?聖人惡之也,製作焉以別之《太古》

太古:遠古。

朋:同類。聖人:品格高尚的人。

制:撰寫。遠古的人不和禽獸同類多久了?品格高尚的人厭惡這樣(與禽獸同類),撰寫作品來和遠古的人區別開來。

個人之見,若有不妥,請指出來,謝謝。

求下面這段文言文和詞語的意思

11樓:子房志亡秦

原文出處。

韓非子·說難》:彌子名瑕,衛之嬖大夫也。彌子有寵於衛。

衛國法,竊駕君車,罪刖。彌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彌子轎駕君車出,靈公聞而賢之曰:「孝哉!

為母之故犯刖罪。」異日,與靈公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以其餘鮮靈公。靈公曰:

愛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瑕色衰而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嘗轎駕吾車,又嘗食我以餘桃者。

釋義:彌子,名瑕是衛國的嬖大夫。彌子瑕在衛靈公前很得寵。

衛國的法律,私自駕國君車子的要處以斷足的酷刑。彌子瑕母親病了,有人乘空隙連夜去告訴彌子瑕,彌子瑕假傳命令駕著國君的車子出去了。國君聽說了認為他很賢德,說:

好孝順呀!為了母親的原故,忘了他犯了斷足的酷刑了。」另一天,(彌子瑕)同國君一起在桃園遊玩,他吃到乙個很甜的桃子,便把這個沒吃完的桃子給了國君。

國君說:「這是多麼愛我呀!忘記了他已經吃過了(這個桃子),來給我吃。

等到彌子瑕年紀老了,寵愛淡薄了,得罪了國君,國君說:「這個人本來就曾經假傳命令駕駛我的車子,後來又曾經給我吃剩下的桃子。」

有:與「無」相對。

轎:矯,假託。

忘其口味:忘記了他已經吃過了(這個桃子)

於:介紹動作行為發生時間、處所,可譯為「在」、「到」、「從」等。

12樓:初級道士

有:某,哪一夜。

轎:馬車前座。

忘其口味:忘掉了味道。

於:到,得罪到你。

求下列文言文的 翻譯 詞字解釋 練習題 。。。。。。

13樓:網友

原文 子思言苟變於衛侯曰①:「其才可將五百乘②。」公曰:

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於民③,而食人二雞子④,故弗用也⑤。」子思曰:「夫聖人之官人也⑥,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⑦,良工不棄。

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⑧,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⑨,此不可使聞於鄰國也。」公再拜曰:「謹受教矣⑩!

本段譯文。子思向衛國國君提起苟變說:「他的才能可統領五百輛車。」衛侯說:

我知道他是個將才,然而苟變做官吏的時候,有次徵稅吃了老百姓兩個雞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說:「聖人選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幾尺朽爛處,高明的工匠是不會丟棄它的。

現在國君您處在戰亂紛爭之世,正要收羅鋒爪利牙的人才,卻因為兩個雞蛋而捨棄了一員可守一城的大將,這事可不能讓鄰國知道啊!」衛侯一再拜謝說:「我牢記您的指教!

註釋 1: 子思:姓孔,名伋,孔子之孫,戰國初期哲學家。

衛侯:衛國國君。 2:

將:率領。乘(shèng):

古代馬車的單位名稱。一車四馬為一乘。 3:

賦:收稅。 4:

雞子:雞蛋。 5:

弗:不。 6:

聖人:明智之人,這裡指英明的君主。官人:

用人。官,任用 7: 杞(qǐ):

樹名,即杞柳。梓(zǐ):樹名。

連抱:合抱 8: 爪牙:

指猛將。 9: 干城:

保衛國家。幹,盾牌,引申為保衛。城:

城郭 10: 再拜:連拜兩次。

表示尊敬。謹受:虛心接受 11:

謝:感謝 12:曰:

說 13:五百乘:表約數。

14樓:來自龍珠閣乾淨的行星

周宅豐、鎬,近戎。幽王與諸侯約:為高堡於大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近,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嘗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人喧馬嘶,褒姒視之大說,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

諸侯兵數至而無寇。至其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驪山之下,為天下笑。

文言文解釋孫臏減灶,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 明日 過一天,第二copy天 素 平bai日,素來 固 本來,固來 2 dud a 代詞,代這件事 到,去zhi b 代詞,代他dao的 代詞,代他 c 表遞進 錶轉折 d 在 在 3 因勢導利 折戟沉沙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長風破浪 不求甚解 心曠神怡 4...

文言文中的繫有哪些意思文言文中系翻譯意思是什麼

在文言文中,系 有兩種讀音,一是讀 j 一是讀 x 無論是哪種讀音,系 都充當實詞。系 在不同的語義環境中,意思也不相同。即 一 當 系 的讀音是 j 時 系 通常是動詞,不同的意思如下 1 拴 繫結。例如 陸游 過小孤山大孤山 忽風雲騰湧,急繫纜。又如 鬼谷子 捭闔 吉凶大命系焉。2 約束 羈絆。...

文言文中窮的意思窮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走投無路,處境困窘.指南錄 後序 餓無聊,追購雙急.不得志 不顯貴.涉江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 荊軻刺秦王 樊將軍以 困來歸丹.窮盡 用盡.赤壁賦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 促織 而心目耳力俱 絕無蹤響.走到盡頭 尋究到底.桃花源記 復前行,欲 其林.貧困 貧乏.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倒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