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岩石為什麼會有年齡?因為,岩石並不是本來就有的,而是後來形成的。就像你我是從母親的肚子經過十月懷胎生出來的一樣,岩石也是從地球母親的懷抱中孕育出來的。
但是岩石的年齡卻各有各的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岩石分為三大類。
分別為,變質岩、沉積岩、岩漿岩。我不上圖了,直接知乎文獻:如何分辨生活中常見的石頭種類?
項校長的先8岩漿岩,因為地球上最先形成的岩漿就是岩漿岩。變質岩和沉積岩都咐拿是後期在岩漿岩形成的基礎上出現的。
岩漿仔殲巖:顧名思義,就是由岩漿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形成初期,由於萬有引力導致大家都緊密結合,從而放射性輻射產生大量的熱,地球上為一片岩漿海。岩漿噴發冷卻就會形成岩石,就是念簡衝岩漿岩。
到今天,火山噴發和冰島和阿拉斯加的岩漿溢流還在形成大量的火山岩漿巖,形成壯麗的奇觀。而同樣在海底,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中脊上,同樣溢流蓬髮大量玄武岩,稱為morb(大洋中脊玄武岩),以上皆為噴出岩漿岩。然而同時很多岩漿岩並沒有噴發出來,而是直接侵入於地下,這就是侵入岩漿巖。
2樓:沉夜孤星
衝罩蠢 年齡是指生物或事物存在的時間。作為活得生物體,動植物有年齡很好理解,因為他們有生老病死,他們的年齡就是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年歲。對於那些沒有生命特徵的事物,也是有年齡的,只是有些我們在乎它們的年齡,有些不在乎。
我們會說,這房子都五十年了,是不是該修了;這套瓷器是唐貞觀年間的,價值連城。我們不會問,這牙刷是哪年產的,老讓我牙齦出血;這根簽字筆產了幾年了,字都寫不出來。
對於悶返古董、房子這樣經歷的時間長並且有價值的物體,是要考慮年齡的。對於日常消耗品這樣週期短且沒什麼價值的就不考慮年齡,雖然它們也有年齡。岩石,作為古代地球歷史的記錄,對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散陪意義。
所以對於岩石的年齡我們是很有必要進行研究的。<>
3樓:辰星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岩石的「年齡」。通常把岩石生成後距今的實悄賀際年數稱之為岩石的絕對年齡,地質上通常以ma/ga(百萬年/十億年)為單位。有絕對年齡,自然就有相對年齡了,相對年齡指的是岩石和地層之間的相對新老關係和它們的時代順序(很拗口是不是,其實就是類似於歷史上的朝代名稱,例如我們熟知的寒武紀,侏羅紀等等)。
通常我們把岩石分為三大類,即岩漿岩、沉積岩和變哪運鬥質巖李磨。岩漿岩指的是岩漿噴出地表或侵入地殼後結晶形成的岩石;沉積岩指的是由其他任何岩石的風化產物(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化學、生物的),以及一些火山噴發產物經過搬運沉積而形成的岩石;變質岩指的是岩石受溫度、壓力等條件的改變,在基本保持固態下礦物成分及結構構造都發生改變而形成的岩石。<>
如何確定岩石的年齡?
4樓:網友
1、相對年代的確定方法。
1)地層學方法(地層層序律:1669年,出生於哥本哈根的斯特諾(nicolaus steno,1638-1686)總結出在岩層之間,存在著如下的規律:岩層在形成後,如未受到強烈的地殼運動的影響而顛倒原來的位置,應該是先沉積的在下,後沉積的在上,一層壓一層,保持近於水平的狀態,延展到遠處才漸漸尖滅。
地層形成時是水平或近於水平的,先形成的位於下部,後形成的位於其上部。注意:原始產出的上新下老,並非現在野外見到的地層都是上新下老,其中又有後期地殼運的改造。
對於後期地殼運動使地層變動(傾斜、倒轉)的地層層序可用沉積構造中的層面構造(波痕、泥裂、有痕等)作為「示底構造」恢復頂底後,判斷先後順序。
2)古生物學方法(化石層序律):生物演化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生物種屬由少到多,而且這種演化和發展是不可逆的。因而,各地質時期所具有的生物種屬、類別是不相同的。
時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類別越少,生物越低階,構造越簡單;時代越新,所具有的生物類別越多,生物越高階,構造越複雜。因此,在時代較老的岩石中儲存的生物化石相對較低階,構造較簡單;而在時代較新的岩石中儲存的生物化石相對較高階,構造較複雜。
3)構造地質學方法(切割律):上述兩條準則主要適用於確定沉積岩或層狀岩石的相對新老關係,但對於呈塊狀產出的岩漿岩或變質岩則難以運用,因為它們不成層,也不含化石。但是,這些塊狀岩石常常與層狀岩石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存在著相互穿插、切割的關係,這時,它們之間的新老關係依地質體之間的切割律來判定,即較新的地質體總是切割或穿插較老的地質,或者說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2、同位素年齡(絕對年齡)的測定。
1)銣-鍶法、鈾(釷)-鉛法:主要用於測定較古老岩石的年齡;
2)鉀-氬法:有效範圍大,幾乎可以適用於絕大部分地質時間,而且鉀是常見元素,許多礦物中都富含鉀,因而使鉀-氬法的測定難度降低、精確度提高,所以鉀-氬法應用最為廣泛;
3)14c法:由於其同位素半衰期短,它一般只適用於5萬年以來的年齡測定;
4)釤-釹法、40ar-39ar法:精度高,解像度強。
為什麼科學家能知道岩石的年齡?
5樓:世紀網路
我們生活的地球已經有近46億年的 歷史 啦,我們是如何確定地球的年齡的呢?
科學家發現岩石中的發射性同位素會以恆定不變的速率衰變為非放射性的子體同位素,這個衰變過程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半數發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就是半衰期,半衰期就可以用來測年。舉個例子,假如一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為一小時,那麼乙個小時之後其原子核還剩下原來的二分之一,兩個小時候為四分之一,以此類推,就可以根據半衰期的長度測定岩石形成時的時間啦。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定法,科學家能夠獲得岩石的絕對年齡值,但是這要求選取的岩石樣本不得出現後期的熱變質作用等影響。利用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測定年代的方法就是放射性年代測定法(radioactive geochronologicdating method)。
目前常用的同位素年齡測定法包括有鈾—釷—鉛法、銣鍶法以及鉀氬法,使用同位素年齡測定法能夠確定岩石的年齡,目前科學家已經測定出的最古老的岩石來自加拿大的acasta gneiss,已經有42億年的 歷史 啦。
說起測定岩石的年齡,還得益於元素放射性的發現。放射性元素有乙個特性,對每一種放射性元素而言,半數原子核發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是特定的,這就是所謂的半衰期。
而且,原子核衰變與半衰期有著密切關係,用公式表示為:n=no*(1/2)^(t/t)。 其中,n為衰變後剩餘的原子核數、no為初始時刻原子核數、t為衰變時間、t為半衰期。
因此,只要弄清楚n、no以及t,就能計算出衰變時間t。
有些元素的半衰期長達幾十億甚至幾百億年,比如鈾衰變成釷,半衰期大約為億年。通過測量岩石中鈾元素衰變的比例,我們就可以較為準確地獲知古老岩石的年齡。
科學家正是利用這種方法對岩石的年齡進行測定的。他們發現地球上一些岩石的年齡居然超過四十億年。
比如,科學家曾經發現,澳大利亞西部傑克山的一些岩石可能有44億年的 歷史 ,而地球上最古老的隕石甚至超過45億年。這為推測地球年齡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科學家就是用最老的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來確定的。
因為科學家乾的就是這行。
也許天知地知反正我們不知。
科學家是通過什麼知道岩石年齡的?
6樓:萬能小知道
科學家他其實是利用碳-14衰變來判斷古代化石的年代,宇宙射線中的中子與大氣中大量穩定的氮-14核素與n(n,p)c反應,n(n,p)c可產生碳-14,碳-14將經歷 β 衰變為半衰期t = 5730的氮-14,從而構建核素平衡。由碳-14和氧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被生物圈接收,活生物體中碳-14和碳-12的濃度比是確定的。
而且經測量碳-14的同位素丰度為1.2 × 10 ^(12),只有當生物體死亡時,碳迴圈才會中斷,碳-14逐漸衰變為無,取樣並測量化石標本中碳-14的丰度,並與1.2 × 10 ^(12) 進行比較,可以計算出出生年齡。例如,如果化石樣品中包含的碳-14丰度為4.3 × 10 ^(13)。
然後可以計算出化石的生存年齡為t = ln(no/n)t/ln2 = ln[1.2 × 10 ^(12)÷ 4.3 × 10 ^(13)]×5730 ÷ ln2 ≈ 8483.9861年的資料,在該領域工作的地質學家主要依靠地層,岩石,古生物學和古地磁等研究方法,根據地層序列和沉積結構等特徵來區分哪些地層形成較早,哪些地層形成較晚。
在不同的地層中,儲存下來的生物化石是不同的,根據生物的進化順序,可以區分地層沉積的順序,同時,全球生物具有相似性,因此我們可以比較全球地層。一些含有特殊岩石或礦物的地層可以作為確定相對地質年齡的標誌。
關於科學家是通過什麼知道岩石年齡的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裡。
7樓:路息
通過同位素測年:利用礦元素的半衰期來測量同位素比值、計算礦物的生成年齡協和曲線,進而測出岩石的年齡,常用的是鋯石測年。
8樓:網友
用岩石裡的同位素進行測定,一些同位素每年會丟失總量的百分之比,於是可以根據剩下的同位素測年齡。
9樓:古橋寒雪
科學家是通過碳14檢測來確定岩石的年齡的。這種方法普遍應用於對以往事物年齡的判斷。
岩石的年齡是什麼?
10樓:科普中國
相對地質年代學主要依靠地層、岩石、古生物和古地磁等研究手段。依據地層層序、沉積構造等特徵,辨別哪些岩層形成較早,哪些形成較晚;不同的地層中,儲存的生物化石不一樣,根據生物的演化順序,可以辨別地層沉積的先後順序;同一時期全球的生物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對比全球的地層;一些具有特殊岩石或礦產的岩層,可作為確定相對地質年代的標誌,比如條帶狀磁鐵石英岩只形成於18億年前和距今8億?7億年之間;地球磁場改變的順序也可以用在測定相對地質年代上。
相對地質年代學無法得知岩石的精確年齡,因而有著不可忽視的侷限性。而且,地層和生物化石的方法主要針對沉積岩,可另兩大類岩石——火成岩和變質岩大多不是以地層形式產出,要確定它們的相對新老便顯得困難多了。一直到20世紀初,當相對地質年代學走到了這樣的瓶頸期時,物理學的大突破為地質學帶來了新的曙光——絕對地質年代學誕生了。
11樓:瘋子難不難
早其地球是熔融態的,到現在也只有表面很小一部分凝固了。而這些固體物質都是太陽的前身一顆早期恆星爆發後留下的,相對內行星都是由較重的物質組成,冷卻後就形成岩石。地球內的放射物一直在衰變中,但當所在的岩石凝固後,放射物和衰變產物才會留在同一地顯示出比列,就能用半衰期算出年齡。
補充一下,液體時放射物和衰變產物會隨液體流動而分開,不如固體中穩定,我們要的是普適效果。你的例子中如果那塊液體未與他物混合就可以,但這是特例。因放射物存在的不均勻,測出的時間也並不相同,46億年的年齡是測量出的最高值,被認定為地球最小年齡。
海邊的岩石表面為什麼會有蜂窩狀的痕跡
地質上成為海蝕凹槽。是海洋地質作用 具體來說是剝蝕作用 的結果。海邊的岩石為什麼是像切割過一樣的,一層一層的 因為不論 的巨大的岩層都是一層一層的 只是海邊的露出來了而已 就像大峽谷邊都岩石也是一層一層的 石頭表層為什麼是蜂窩狀的 很多型別的石頭抄 表面都會出現蜂襲窩狀的,看 bai你是什麼石頭才能...
為什麼山上岩石中會夾著一些奇怪的貝殼化石
寫這類觀點類的文章,一般都是這幾個套路 1.先回答同不同意以上觀點 內 可有可無 批駁容下對方觀點,比如說貝類離不開水,爬不了那麼高 遠方的遊客閒的蛋疼才把貝殼帶進山什麼的 2.提出自己的觀點 3.為什麼 你可以寫上大陸板塊運動,板塊擠壓之下變成高山,比如唐古拉山脈。以前一些在大陸板塊邊沿的地段,本...
保護岩石和礦產資源我們能做什麼,人類如何保護岩石和礦產資源
放慢開採的程序,開發新能源。利用風能 太陽能 水能。1 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回,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礦答產資源的最優耗竭 2 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亂採濫挖,防止礦產資源的損失,浪費或破壞 3 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全過程控制,將環境代價減小到最低限度 4 保護礦區生態環境,防止礦山壽命終結時淪為荒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