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求高手

2025-06-16 04:05:21 字數 2116 閱讀 6648

1樓:網友

是奧林巴斯,還是尼康,萊卡?

很簡單的。匹配不同的物鏡,x100,x200,x500被,它會自動聚焦,可以通過目鏡或者電腦上**結果,還可以解圖。

電子顯微鏡如何用?求高人!

2樓:網友

你這個和正常的顯微鏡用法一樣,不過在眼睛目鏡的位置加廳瞎乙個電子放大的**輸出裝置就扮罩空可以了,輸出到顯示器上就可以了,不是專業的裝置,普及型觀察用,一般醫院用的多。好的是電悶鍵子微調的,你的是手動調整的精度不足。國產:

鳳凰牌。底下有個光源。參考意見。

電子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3樓:網友

1、答案:1)首先要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釐公尺的距離。

2)接著把乙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這是為了使光源更好的與物體接觸,方便呈像 ,使影象更清晰,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直到看到較亮的視野再停止。

3)將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這樣可以使影象更加清晰。

4)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眼睛從旁邊看著,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5)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公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這就是電子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3、英文表示:electron microscope

顯微鏡使用順序,高手入

4樓:網友

一提(鏡筒)

二轉**換器)

三調光。四載(載玻片)

五降(鏡筒)

六反向(鏡筒)

簡單解釋一下:

當顯微鏡安放完畢後,操作應該用以上六步,第一,用粗準焦螺旋提公升鏡筒,第二,轉動轉換器,先用低倍鏡,讓光路通順,第三,進行調光,第四,在載物臺上放置載玻片,第五,眼睛從側面注視鏡筒,轉動粗準焦螺旋,讓鏡筒下降到最低位,防止砸片,第六,眼睛看著目鏡中的影象,反向轉動細準焦螺旋,將視野調節清楚。

先低後高——先用低倍鏡觀察,再換用高倍鏡觀察。

先降後公升——先下降鏡筒,再慢慢上公升鏡筒。

先粗後細——先調節粗準焦螺旋,再調節細準焦螺旋。

5樓:金色的光輝

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以及使用。

高中生物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細胞的亞顯微結構。

7樓:花飛雪

首先,電子顯微鏡是非常高階的儀器,高中階段用不到,即使是大學,如果不是科研要求較高也用不到。再著,與普通光學顯微鏡不同,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比普通光學顯微鏡高很多,可以看到普通顯微鏡看不到的東西,比如細胞內的一些結構。

8樓:阿宅先生丶

口腔上皮細胞,洋蔥細胞,葉綠體。

電子輻射少,對樣品損傷小,可用於觀察活細胞的電子顯微鏡

9樓:123我跑跑跑

你說的電子顯微鏡是電鏡嗎?其實活細胞你可以用螢光或者相襯啊。比電子顯微鏡價效比高多了。

關於顯微鏡的使用(細節問題)高手來。

10樓:網友

1全部一定要按照教材,教材怎麼說你就怎麼答,絕對沒錯,千萬不要有自己的想法隨便答題。教材是不會考慮誰是左撇子的問題的,我們現在的教育模式就是不需要學生自己思考。如果你將來繼續深造,經常使用這些裝置的話,你會發現當年中學教材裡教的所謂規範統統都是垃圾。

11樓:網友

其實顯微鏡沒有這麼多規矩,只要做實驗時不損壞顯微鏡,不影響實驗結果,放在左還是右,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喜好。你做什麼試卷,怎麼會出這麼無聊的題?這考試不可能考的。

12樓:多**好

左手不可放在右側。

因為實驗時左眼觀察的同時右眼要看著畫圖。

13樓:網友

現在教育簡直無語,拿一些不嚴格的,還有落後的東西來考。。。哎。

電子顯微鏡分析TEMandSEM是指

成功應用 20世紀30年代末期 為30年後 20世紀70年代初期 在地質學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更為半個世紀後構造地質學學科的突破性進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電子顯微技術的運用,使得構造地質學家得以重新認識眾多構造帶內變質構造巖,尤其是糜稜巖的成因。從而改變了人們在許多方面的傳統認識,也改變了人們在開...

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為何遠遠高於光學顯微鏡

因為電子顯微鏡使用的是電子束,光學顯微鏡使用的是可見光,電子束的波長比可見光的波長短,所以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遠高於光學顯微鏡。顯微鏡的解析度與透過樣品的電子束入射錐角和波長有關。可見光的波長約為300 700奈米,而電子束的波長與加速電壓有關。依據波粒二象性原理,高速的電子的波長比可見光的波長短,而...

高倍鏡下,低倍鏡下,電子顯微鏡下分別能看到哪些細胞結構 或細胞器),不能看到哪些啊?(不要籠統地說

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的細胞,可以觀察到顯微結構有 細胞膜或細胞壁 當版植物細胞發權生質壁分離時可以觀察到二者 細胞核 葉綠體 如果染色的話 在高倍鏡下可以觀察到線粒體 電子顯微鏡下亞顯微結構 線粒體 溶酶體 葉綠體 的可以觀察的 還有更細微如磷脂雙分子層,核孔 染色質的外觀結構 高中生物實驗那些是要用低...